皇帝的大便龍遺丸,吃了長生不老?

近來,網上流傳一個說法:皇帝的大便,叫龍遺。當年,每天早晨,北京同仁堂專門派人到故宮的西華門,從太監手裡購買皇帝的新鮮龍遺,摻進去硃砂、百合,除去臭味,再放山楂和蜂蜜,合成藥丸,取名「龍遺丸」,高價賣給北京的達官貴人們。雖然一顆龍遺丸售價500兩銀子,但供不應求。因為,據說吃了龍遺丸,就可以和皇帝一樣,萬歲萬歲萬萬歲。

收購者是名滿天下的製藥業的龍頭大哥——同仁堂,先就讓人肅然起敬;收購地點西華門,是連接京城和皇宮的重要樞紐,太監進出皇宮,多由此門。時間是清晨,也符合人們出恭入敬的習慣。總之,言之鑿鑿,有鼻子有眼,不太像胡謅。連炮製過程的細節,都顯得那麼真實。

然而,這無疑是挖空心思地扯淡,智商掉到了茅廁板以下,也不會相信。

首先,「龍遺丸」一詞,似乎是忽然從某個地方冒出來的,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如果真有龍遺丸,該見諸史料,即便作為皇皇巨著的正史不屑述及,最喜歡搜羅奇聞趣事的野史總該有所記載吧。可是,誰能夠從浩如煙海的野史里,查得到有關龍遺丸的蛛絲馬跡來?

再說,皇帝雖然號稱「萬歲」,但大家知道,所謂「號稱」,只相當於扯淡,不大靠得住。考察歷史可知,皇帝的命,就沒普通老百姓長。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兩千多年來,總共有400多位皇帝。其中生老病死可查的約有200人。平均下來,才活了39.2歲。

咱最尊奉「好死不如賴活著」信條的中國老百姓,哪怕憋屈成烏龜模樣,只在爛泥里討生活,也要熬著,不肯痛痛快快地去死,怎麼會甘心只活39歲呢?

而且,皇帝也罷,老百姓也罷,無論吃的龍肝鳳髓,還是五穀雜糧,五穀輪迴之後,化作排泄物,沒什麼分別,都是聞之掩鼻,見之欲嘔的穢物,避之唯恐不及,除了當做肥料,澆灌莊稼,再沒其他用途。

但「龍遺丸」的傳言,能夠產生,且廣泛流布,有其現實基礎,因為,我們太把皇帝當回事了。

在古代,皇帝是天之驕子,簡稱「天子」,不僅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且高高在上,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說文解字》釋「臣」,曰:豎目也。大史學家郭沫若,有精闢闡釋,道,人在匍匐於地,抬頭上看的時候,眼睛是豎著的,所以,「臣」即匍匐於地者也。

雖然我始終想像不出「豎目」的樣子,自己也曾試過匍匐著身子仰面看天,也沒感覺到眼睛會豎著。但既然是郭沫若所說,我不信也得信,誰叫他是權威呢。不信郭沫若,就好比不信現在的司馬南張召忠孔慶東,那還了得!

總而言之,皇帝不是凡人,而是外星球穿越過來的怪物,高高在上,俯視眾生,地位尊崇得很。他說的話叫「聖旨」,是「金口玉言」,一句頂一萬句,一旦違抗,是掉腦袋、滅九族的罪名。他走起路來,哪怕東倒西歪,不成人形,沒一點看相,就如舊戲裡演的正德皇帝,一付地痞無賴模樣,也叫「龍行虎步」。他吃的叫「御膳」,睡的叫「龍床」,連吐的痰唾,也是珍貴至極的珠玉,成語叫「咳唾成珠」。總之,一切的一切,和咱普通老百姓,有本質的不同。因此,他的大便,叫「龍遺」,也就肯定和普通老百姓的不一樣。至於「龍遺」里,是否包含了世間罕見的氨基酸、維生素或其他的道不清說不明的能祛病強身的微量元素,有包治百病、延年益壽的特殊功效,也難說得很啊。

一部怪誕的《西遊記》,自古以來,人們都以為是人世的影射,所謂的仙和妖,神和魔,只是現實世界的幻象。其中一回書,叫朱紫國行者三折肱,恰說到了一味葯,和龍遺丸有三分彷彿,叫「烏金丸」。

話說唐僧師徒四個,一路西行,迤邐來到朱紫國,碰上國王重病,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於是,孫猴子隨便取了一兩巴豆,一兩大黃,碾為細末,再颳了半盞鍋灰,用馬尿團成了丸子,合成了救命靈丹。

別小看了馬尿,那是白龍馬撒的。據白龍馬說:「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採去長壽。」功效當然可起死回生。

果然,國王吃了馬尿團成的丸子,立馬心胸寬泰,氣血調和,精神抖擻,健步如飛。

白龍馬還只是西海龍王之子,而皇帝呢,本來就是真龍天子,和龍王一個輩分,比起兒輩,當然更勝一籌。兒輩的尿,能起死回生,那麼,皇帝的屎,吃了能長生不老,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