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靜謐並存,一次沉重的歷史之旅—虎門海戰博物館(一)

5月7日,在煙雨蒙蒙中,三年之後,我再一次踏上了虎門炮台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土地。每一步行走,彷彿都能聽到歷史的呼吸,感受到炮台威嚴的存在。






第一站便是海戰博物館,博物館以鴉片戰爭古戰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虎門炮台舊址為依託,利用文物史料,向人們展示當年中國人民抗擊英國侵略者史實。





這是一座專題性與遺址性相結合的博物館,佔地面積20.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由陳列大樓、宣誓廣場、觀海長提等組成紀念群體。館名由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






海戰博物館是虎門炮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三大禁毒教育基地之一。基本陳列有《鴉片戰爭海戰陳列》和《虎門海戰》半景畫。《鴉片戰爭海戰陳列》形象地表現了鴉片戰爭時期中英軍事力量的對比及中國軍隊英勇抗擊從海中入侵的事實!











如果說炮台遺址是先烈們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那海戰博物館絕對是歷史與藝術寶藏的薈萃之地,歷史與文物在這裡「活」起來,讓人類文明得以保護和傳承。




















這座博物館宛如一個時光隧道,帶人穿越到鴉片戰爭時期。這裡的展品,每一件都鐫刻著歷史的烙印,講述著那段硝煙四起的歲月!











出門即是廣場,雨中的虎門大橋美輪美奐。海風拂面,坐在海邊,看著浪花拍打岸邊,感受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寧靜。


(旅居嶺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