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美國人當上新教皇,特朗普曾揚言:我想當教皇

羅馬新一任教皇終於成功當選,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美國人當選為羅馬教皇,特朗普興奮不已,然而,事情可能不是他想的那樣。

5月7號晚上,天主教100多名樞機主教在西斯廷教堂舉行了下一任教皇的選舉。為了保證選舉結果的公平,他們進入這裡後,就變成了與世隔絕的狀態。外界要想第一時間知道選舉的結果,只能通過西斯廷教堂的煙囪:如果冒出的是黑煙,代表著選舉失敗;如果冒出的是白煙,那就表明新教皇誕生了。當晚,第一輪秘密選舉進行,煙囪冒出了滾滾黑煙,這代表著選舉失敗。

這也很正常,在新教皇的歷史選舉中,第一輪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為何會出現選舉失敗的結果呢?按照教會的選舉規則,新任教皇需要獲得2/3以上選票,這個條件其實是很難的,教廷內部很少產生如此德高望重的權威人物。歷史上教皇在世俗政權上有很大影響力,選舉會稍長,最長的一次甚至超過了2年。進入現代社會後,時間變短,上兩任教皇都是在2天就成功選了出來,首輪失敗後,大家湊在一起,商討幾輪,就能確定結果。這次也不例外,8號,西斯廷教堂就冒出了白煙,羅馬各地的教堂鐘聲響起,迎接新教皇的誕生:羅伯特·普雷沃斯特當選新一任教皇,尊號利奧十四世。

這一次選舉也創造出來了另外一個紀錄,史無前例,第一次有美國人當選為教皇。這可把美國總統特朗普給高興壞了,他在社交媒體上祝賀普雷沃斯特當選,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是美國的至高榮耀。他還期待與新教皇的會面,這將是非常有意義的歷史性一刻。

儘管普雷沃斯特是美國籍教皇,但是他可能會讓特朗普失望。首先,普雷沃斯特出身於美國芝加哥,但是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國外,主要是羅馬和秘魯,而他的職業生涯主要是在秘魯渡過的,對於自己的美國人身份,可能沒有多大認同。

其次,普雷沃斯特現年69歲,他有近40年的時間都在秘魯進行宗教工作,2014年至2023年還在秘魯當起了奇克拉約主教。後被方濟各提拔為聖座主教部部長,召回了梵蒂岡。在秘魯期間,他倡導邊緣群體權益、維護移民權利等立場。這與特朗普驅逐移民的政策無疑是對著干。他還多次轉發反對特朗普政策的帖子,帖子內容對美國副總統萬斯以及特朗普進行了批評,指責他們的政策違背了教會的普世價值觀。

特朗普原本以為一位美國籍教皇出現,會有利於樹立美國的道德權威,萬萬沒想到,對方高舉反特朗普的大旗。至於雙方會面,可能也會不愉快。特朗普此前把自己給p成教皇,把這圖發表到社交媒體上,還叫囂「我想當教皇」,這對教會的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不過好在,特朗普的夢碎了。

這件事情,你怎麼看?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分享,參與到互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