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民國二年(1913年)至民國五年(1916年),喀什銀元局用土法機具打造有一種特殊的銀元,就是喀什民國餉銀銀元,面額只有五錢一種,鑄額甚多,版式龐雜。此種餉銀銀元是民國二年停鑄前清的喀什背龍餉銀五錢後接著開始改鑄的。銀元正背面圖文均系創新。

喀什民國餉銀五錢銀元正面為漢文,內圈中寫「中華民國」四字,外圈左右側的小花飾有小五角星、六瓣小花朵、帶枝蔓的大花和帶底座的小花束等,構成不同的版式。外圈上半部有「餉銀五錢」四字,自右至左,依逆時針方向讀。下半部有「新疆喀造」四字,自右至左,依順時針方向讀。背面為雙五色旗交叉圖案,旗面作五豎條,顯系仿照省城迪化的壬子餉銀背面圖案而來,因喀什地理位置偏僻,相比迪化距離內地更遠,消息更為閉塞,凡事均需參照省城迪化的情形來辦理。

所以省城把五色旗畫錯了,下面的喀什道也就依樣畫錯。銀元背面中間上下方均為老維文,上方維文自上而下逐行讀,為漢文「中華民國」之音譯,下方維文自下而上逐行讀,為漢文「餉銀五錢」之音譯)或漢譯:餉銀(音譯)五錢。維文之間嵌有阿拉伯文小字紀年(回曆1331年至1334年),有的版式維文之間還有暗花。

喀什民國餉銀五錢是新疆銀元體系中比較特殊的一種銀元,它把清代的「餉銀」二字和中華民國的紀年運用到同一枚銀幣上,顯得格格不入,這也體現了中華貨幣文化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