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開肯尼迪遇刺案文件,你能看清世紀懸案的謎底嗎?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屠晨昕

發生於60多年前的肯尼迪遇刺案,是20世紀對全世界影響最大的刑事案件之一。這樁「世紀懸案」的更多真相,似乎馬上要被揭開了。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7日在華盛頓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宣布,他將於18日公布與前總統肯尼迪遇刺案相關的8萬頁文件,且不會刪節任何內容。當被問及是否會提供這8萬頁文件的摘要時,特朗普回答「不會提供摘要」,讀者將「自行作出判斷」

圖源:央視新聞

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簡稱肯尼迪,或jfk)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於1963年11月22日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巡遊時被退伍軍人奧斯瓦爾德槍殺。多年來,圍繞此案的猜測、傳聞乃至陰謀論層出不窮。

1992年,美國會通過法案,要求所有與肯尼迪遇刺案相關的文件必須在25年內、即2017年10月26日之前向公眾公開。在2017年即特朗普的上一任期,他曾下令公開2800份保密檔案。

2025年1月23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一併解密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1968年遇刺)和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1968年遇刺)案件的剩餘檔案,顯示其推動歷史懸案透明化的決心。

61年前,達拉斯傳出震驚世界的槍聲

1964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時任總統肯尼迪從1963年開始便把注意力轉向了謀求競選連任的問題。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時得克薩斯州民主黨內以亞巴勒為代表的自由派與以州長康納利為首的保守派矛盾十分尖銳。肯尼迪為調節兩派之間的關係,爭取在競選中得到該南部大州的支持,在1963年11月22日攜夫人傑奎琳前往該州。

當天上午,46歲的肯尼迪與夫人在康納利的陪同下,乘敞篷豪華轎車前往達拉斯中心街區,接受市民歡迎。

遇刺現場。圖源:環球人物

據新民周刊報道,就在總統車隊經過迪利廣場右側的輔路時,廣場上響起了沉悶的槍聲。根據調查報告,槍手射出了三顆子彈,第一顆子彈射偏,第二顆子彈從肯尼迪的後頸射入、從喉嚨射出,繼而射中康納利州長,致命的第三顆子彈擊中肯尼迪的後腦勺,打飛了他的一小部分頭蓋骨。司機全速駕車開往醫院,但因傷勢過重,肯尼迪未到醫院就過世了,而康納利則幸運地活了下來。

嫌犯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在案發後僅80分鐘被捉拿歸案。僅僅兩天後,他在被押送途中突然遭遇一名酒吧老闆傑克·魯比的槍擊而死亡。警方稱,魯比對肯尼迪之死悲傷過度,所以殺了奧斯瓦爾德。1967年,魯比因肺癌死於醫院。

一周後,負責調查肯尼迪遇刺案的沃倫委員會成立。在10個月調查後,他們發表長達20萬字的《沃倫報告》,結論是奧斯瓦爾德就是暗殺肯尼迪的兇手,屬於單獨作案,動機是「對一切權威根深蒂固的憎恨……」

獨狼作案?美國民眾始終不買賬

60餘年來,美國民眾對於聯邦政府對此案「精神不穩定的退伍老兵獨狼作案」的結論不甚滿意,相信官方定論的美國民眾從未超過四成。

據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調查顯示,51%的美國民眾認為刺殺肯尼迪是由一個秘密組織策劃執行的,只有25%的人相信奧斯瓦爾德是單獨行動。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達拉斯保守派勢力、時任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古巴流亡人士、黑手黨等相關的「陰謀論」傳說版本甚多,莫衷一是。

魯比被捕。圖源:環球人物

1992年,美國國會要求在25年內公開案情文件,之後相關人員審查了大約32萬份文件,公布了其中99%,相信美國官方說法的民眾比例也隨之小幅上升。

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有關該遇刺案包括超過600萬頁的記錄、照片、影像、錄音和文物,其中大部分已解密,可在線查閱。

到2017年,關於該案調查檔案的約98%都已經公開。特朗普上一個任期公開的只是一小部分內容。特朗普原來準備公開所有相關文件,但因情報部門的強烈反對,在公開前的最後一刻做出了「留一手」的決定,公開了3100多份檔案中的2891多份,理由是公開全部檔案「對國家安全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特朗普高調解密檔案,背後藏著政治算計

時隔7年多,特朗普為何要一口氣公開這8萬頁文件檔案?在浙江外國語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王沖看來,其中有諸多原因。

美國現任衛生部長、肯尼迪的侄子小羅伯特·肯尼迪曾是民主黨人,但在上次美國大選期間轉投共和黨的特朗普,幫特朗普爭取到了不少搖擺票。作為回報,特朗普在2024年大選期間承諾當選後給他一個內閣職位,並解密肯尼迪刺殺案。

「如果沒有猜錯,兩個人之間應該有交易,特朗普承諾解密檔案。這就是某種政治交易。」王沖告訴潮新聞記者。

2023年5月,小羅伯特·肯尼迪對媒體聲稱,「有大量證據表明中情局(cia)參與了謀殺案,我認為這已經不僅僅只是懷疑而已了」。他表示,政府對其叔叔的遇害進行了「長達60年的掩蓋」。

特朗普上任後,在其命令下,美國成立了一支「揭秘工作組」用來曝光美國黑料。該工作組顯然深諳民眾對於肯尼迪遇刺案的疑慮,在宣布成立的發布會上,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安娜·保利娜·盧納當場放出大瓜表示:「根據我目前所看到的情況,國會當初在肯尼迪遇刺案所持的觀點是錯的。我認為有兩名槍手。當時fbi報告,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初步屍檢中發現異常情況。但所有這些證據都被清洗了。」

此外,對剩餘的檔案進行解密,或許有利於提高民眾對特朗普政府的支持率。「民間用陰謀論來解讀,學界則試圖通過研究來解開諸多謎團。」王沖說,「當各種不同的說法和猜測甚囂塵上時,大家都需要一個能夠一槌定音的重磅答案,因此把目光盯在了解密檔案上。」

新華社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解密檔案樹立公開透明的形象,緩解公眾對政府隱瞞真相的疑慮,也可轉移輿論對其政治爭議的注意力。

去年10月9日,小肯尼迪在費城的一場競選活動中發表講話。圖源:央視新聞

「特朗普和他的得力幹將馬斯克當前正在精兵簡政、大動干戈,難免要動華爾街以及軍工複合體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的乳酪,觸動『深層政府』的利益。美國各界相信,當年正是這些『深層政府』的利益受損,是肯尼迪遇刺的背後因素。」

王沖說,特朗普在去年7月競選的時候就曾經在賓夕法尼亞州遇刺,但他遠比肯尼迪幸運,只是耳朵受傷。「他也擔心自己遭遇肯尼迪的命運,公開檔案就是他對於『深層政府』的某種威懾手段。」

那麼,這次公開的8萬頁內容能否讓世人看清該案真相?

8萬頁沒有摘要的原始文檔,量太大了,需要學者到檔案館一點一點解讀,把不同信源對比研究,再去採訪相關人員或其後代,像偵探一樣去抽絲剝繭,才能有個大致結果。」王沖說,「但這是不是完全的真相?不好說。因為有很多可能沒有記錄在案。我們看到的歷史不是全部的歷史,能夠大致還原,就已經是很難得了。」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