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孫立人為何被調離東北?只因他犯了職場錯誤得罪了2個人

1947年8月份,孫立人「黯然」離開東北,作為當時「藍鷹部隊」新一軍的軍長,孫立人被認為可以在東北為國民黨改觀部分的戰局。雖然這是國民黨軍的幻想,但當時孫立人作為剛剛從遠征軍出來的將領,他的名氣比較響亮,然而為何會在這種光鮮亮麗的背後忽然間被黯然調離,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呢?原來是他不小心得罪了兩個人。

很多人都說這個可能跟陳誠有關,因為陳誠來到東北之後立即以外行人指揮內行人的態度進行了所謂大刀闊斧的人事改革,他不但將新一軍進行拆分,還將廖耀湘新六軍當中的一些重火炮也給抽離了出來,這也給當時的兩支主力部隊相當於是折斷了翅膀,將他們的所有核心優勢都給剝奪了。

然後有傳言說孫立人對此很不滿,所以請求南京方面將自己調離東北戰場,也就相當於不幹了了。

然而這只是其中的一個說法,事實上孫立人在東北戰場上不僅僅跟陳誠之間關係微妙,而且跟他的老長官杜聿明之間也經常鬧矛盾,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事兒是發生在四平戰役之後,有一次杜聿明下令要求孫立人馬上將他的部隊開赴長春,打算與長春的東野幾個主力縱隊再次發生戰略決戰,可這個時候孫立人卻極不願意,甚至還果斷在電話當中拒絕了杜聿明的軍事命令,這一下杜聿明非常生氣,最後不得已,他只能和鄭洞國一起來到了孫立人的指揮部。

要知道鄭洞國曾經在遠征軍造成的時候擔任過新一軍的軍長,而當時孫立人還是個師長,鄭洞國也算作是孫立人的老長官了。這一下兩位老長官同時來到他的指揮部請求他出兵(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命令了,是說服他),可是孫立人依然不買賬,隨後杜聿明和鄭洞國兩個人只能拂袖而去。

事後孫立人儘管勉強答應出動部隊,但他的部隊總是慢吞吞的一直都跟在廖耀湘的隊伍之後,杜聿明和鄭洞國兩個人當然是看在眼裡,但對孫立人卻毫無辦法。

隨後杜聿明只能暗中向南京方面做出了相關說明,認為孫立人在東北戰場作戰態度非常消極,屢屢抗命,他沒有辦法再繼續擔任東北保安司令了。

蔣中正在看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本來在抗戰期間就對孫立人和所謂的盟軍之間走得太近心生不滿,此時聽到了杜聿明發來的報告後更加對孫立人在東北的戰場表現不滿,於是最後孫立人只能被調離東北。

而新一軍在失去了孫立人的指揮之後,也被陳誠進一步拆分,而之前由孫立人一手帶起來的新編38師的老底子這個時候戰鬥力也急劇下降。

就這樣杜聿明、陳誠在東北的作戰力量進一步被削弱,而東野實力正在加強,後面整個在東北的國民黨軍連連敗退。

當然這裡不是說孫立人離開了他們就失敗了,而是孫立人當時在東北戰場的時候態度一直是比較消極的,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他為自己的這種選擇付出了相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