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要注意了!達曼人的遭遇充分說明和中國打仗,早晚成為中國人

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印度雖然也是第三世界國家,但卻把英國的那一套帝國主義擴張思維繼承了下去,試圖想當次大陸的霸主。因此,印度在它的所有鄰國境內都開展過軍事行動,盡顯咄咄逼人的囂張本色。

而這其中,中國也是和印度發生過軍事衝突的鄰國之一。印度以繼承所謂《西拉姆條約》為由,要求中國將麥克馬洪線以南大片土地的主權交給印度。

不僅如此,印度還經常利用邊界的季節變化和疏漏,出兵越過麥克馬洪線,向喜馬拉雅山脈縱深處前進。甚至於,上世紀60年代,印度一度提出了要將邊界線推進到岡底斯山脈的瘋狂計劃。

為此,中國與印度一度發生了1962年戰爭,並在邊界與印度時常發生一些小規模摩擦。如今,距離上一次中印戰爭已經過去了63年,兩國邊界地區的樣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活在中國邊界一帶的居民明顯比在印度一側的生活環境更好,尤其是達曼人的遭遇,成為了其中的典型代表。

1,達曼人的遭遇

達曼人所聚居的地方是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的吉隆縣吉隆鎮。吉隆縣位於喜馬拉雅山北麓,與尼泊爾國,以及印度隔山相望。這裡的居民自古以來是以藏緬語族群為主,同時和尼泊爾交往密切。達曼人亦是如此。

對於達曼人的祖先是誰,說法不一。有說他們的祖先是從尼泊爾逃荒,一路討飯到西藏來的,也有人說他們是從尼泊爾出走的打鐵族群。

還有一種說法是,達曼人的祖先是1791年入侵西藏的廓爾喀軍人後裔。那一次,廓爾喀人第二次入侵西藏,出兵3000人一路攻下聶拉木日喀則等地,還攻陷了班禪駐紮的扎什倫布寺。所幸乾隆皇帝於次年派遣海蘭察福康安率索倫精兵入藏,才將其擊敗,廓爾喀人也就此臣服於清朝

而混戰之中,一部分廓爾喀騎兵沒有回家,而是留在了日喀則,變成了達曼人。

上述三種說法誰真誰假,已經難以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達曼人的祖先來自尼泊爾,而且,不論他們的祖先是打鐵的,討飯的,還是戰敗的敵軍士兵,他們在舊西藏的社會地位都比較低。畢竟,舊西藏和尼泊爾都盛行嚴密的封建等級制度,這三種人的身份都比較低,僅高於奴隸。甚至於,尼泊爾的塔芒人松贊干布在尼泊爾的駐軍後裔)也不和他們通婚。

也正因為是社會地位不高的外來者,達曼人過去的日子過得很苦。他們在西藏不被認為是「自己人」,沒有合法身份,也沒有自己的財產,更沒有土地,牲畜和牧場,主要以打鐵,幫藏族人當長工為生。

藏族人因此也把他們稱為「鐵匠」。

不止西藏沒有認同他們,就連尼泊爾後來也對他們缺乏認同感。這種情況,一直到20世紀末都沒有發生改變。

而這種身份缺失帶來的負面後果要比很多人想像中更可怕。

畢竟,在古代,西藏,內地追求的是編戶齊民的統治模式。一群沒有被編入戶口,又長期居住的「外人」,也就沒有官府,部族和領主為他們提供庇護。他們實質上就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人」,理論上來說,其它族群的人侵奪他們的財產,權益會更加輕鬆。

而在新時代里,沒有中國的戶口身份,也沒有被尼泊爾承認,就意味著他們是「無國籍者」。無國籍者同樣也難以享受中國公民享受的社會福利,生育,子女受免費義務教育,養老,貸款等沒辦法進行,甚至出遠門坐個車,住個酒店,開個銀行賬戶,辦個電話卡都會非常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達曼人大多只能以「借住」的方式生活在吉隆縣的藏族人房屋裡,甚至是牛圈,羊圈裡,生活環境有待改善。

幸運的是,新世紀年以來,隨著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展開,日喀則市和西藏自治區政府也終於知道了達曼人的存在,達曼人的問題也被提交到國務院處理。最終,國務院在2003年5月批准達曼人獲得中國國籍,並歸類為藏族。

至於為什麼沒有把達曼人單獨劃為一個「達曼族」,而是劃入藏族,主要原因無非是這麼幾個。

首先,中國在劃分民族方面非常慎重,族群規模不夠大,獨特性不是特別明顯的話,盡量不會突破56個民族的界限增設新民族,而是會把相應族群劃分到與之聯繫緊密的相關族群中。比如,白馬人劃入藏族,摩梭人分別劃入蒙古族納西族

達曼人與藏族長期生活在一起,按就近關係的原則,納入藏族是最合適的。

其次,達曼人雖然也有一些不同於藏族的習俗,如以前會有用肉類和血製品祭祀,以及殯葬不請僧侶的習慣。但他們的母語已經是藏語,且起名也按照藏族方式運作,和藏族同化程度較高。

達曼人獲得中國國籍後,不僅可以和其他中國公民一樣享有合法的公民權益,有了合法身份,還能以此為跳板,去往更廣闊的世界生活。

西藏自治區政府也非常關心達曼人的民生狀態,為達曼人分了農田,讓他們有了自己土地和1個「達曼村小組」。

自治區政府還投資150多萬元給他們蓋了房子,不用再住牛圈羊圈和簡陋的石壘房子。後來,2011年錫金大地震,日喀則很多民房也倒塌,或變成危房,達曼人原先的房屋亦是如此。為此,日喀則政府又投入560多萬元對其進行了危房改造,還修了水泥路,文化設施。經過多年經營,達曼人務農的年純收入已經超過了1萬元(大於1364美元)。

可以說,自從加入了中國國籍,達曼人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會非常珍惜中國國籍,對國家的認同感也越來越強。

2,誰對民眾更有吸引力?

在中國邊疆民族對中央向心力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印度邊界地區的居民生活條件卻遠不及中國。

印度把在中國藏南邊界地區的爭議領土劃入了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和所謂的「阿薩姆邦」。這其中,前者佔主要部分,該地區人口超過100萬,大部分都是信奉佛教的藏族,珞巴族門巴族傣族,米濟族和一部分傈傈族等40多個民族。

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印度人的態度卻充滿了偏見和歧視。印度社會中本來就有一些人受反華情緒影響,對黃種人有一些歧視。欺凌黃種人面貌,對當地居民進行歧視的現象非常常見。

比如,2014年,一名當地19歲男青年僅僅因為長著一張「中國臉」,就在新德里街頭被眾人圍毆打死。

而類似這種毆打當地居民,強姦當地女性的情況還有很多。在當地經濟發展落後,許多青年不得不前往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等大城市尋找工作,居住的情況下,這種歧視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許多印度人會嚷嚷著讓他們「滾回中國」。

不僅如此,印控藏南地區的經濟民生也遠不如中國西藏地區。所謂「阿魯納恰爾邦」2023年的GDP總量僅為44億美元,人均GDP僅2300美元,還有超過30%的人是文盲。

而西藏自治區同年的GDP是338億美元,人均GDP高達8809美元,比印控區高太多了。與印度接壤的林芝市,日喀則市同年人均GDP分別也有1.33萬美元和7000美元。

論經濟產業,印控藏南地區除了少數農產品加工廠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工業設施,當地居民主要以務農,放牧和伐木等為生。

甚至於,當地儘管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但年發電量也才2.7萬兆瓦。很多人住的還是石壘房子和木屋。

論交通條件,印控藏南地區直到2013年才有第一條鐵路,鐵路總里程僅214公里。

可以說,印控藏南地區的經濟民生幾乎完全被西藏各地碾壓。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中國政府承認藏南地區為自身領土,因此印控藏南地區的居民進入中方實控區的並沒有嚴格的簽證限制,且為了消除他們的麻煩,中方還會通過另紙的方式消除他們的訪問痕迹,有利於鼓勵該地區民眾來中方實控區造訪。

在這種種族歧視嚴重,經濟民生又不如中國的情況下,印控藏南地區的許多民眾實際上都不想待在印度生活。他們都不傻,知道跟著中國能過上比印度更好的生活。但因為國際局勢的影響,這片短時間內被中方實控的可能性並不高。

但如果中印之間發生戰事,這些生活在邊界的印控區居民恐怕很難會支持印度。達曼人,以及山那邊是同族過著比他們更好的日子他們也是知道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絕不會支持印度,而是更有可能更公開的擁有中國身份。

參考資料:

1,2014.2.6-鳳凰衛視-藏南青年因長相不同在新德里被圍毆致死 民眾上街抗議種族歧視

2,2024.12.16-新華網-行走喜馬拉雅——雪山環繞下的達曼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