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地理原因,促使廣西桂江桂林段發生超歷史實測紀錄洪水?

今年入夏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使得我國南方多省份發生洪澇災害。近日,地處我國南部沿海地區的廣西,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根據水利部消息,受降雨和上游來水影響,廣西桂江上游幹流控制站桂林水文站,在6月20日0時55分測得洪峰水位148.88米,超過保證水位1.88米,相應流量6380立方米每秒,水位和流量均列1958年有實測資料以來第1位。

廣西桂林發生超歷史記錄洪水

那麼,桂林桂江段此前的最高水位是什麼時候測得的呢?沒錯,那就是發生長江流域特大洪水的1998年6月,當時最高水位為148.6米,流量為5890立方米每秒,而這次就是打破了這個洪水記錄,可見今年桂林洪水災害十分嚴重。那麼,從地理的角度來分析,有哪些地理原因,促使廣西桂江桂林江段發生超歷史實測紀錄洪水?

廣西政區圖

廣西地形圖

我們先來看看桂林的地理位置,桂林地處廣西東北部,處南嶺山系西南部,湘桂走廊的南端,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桂江是珠江幹流西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廣西第一高峰貓兒山,海拔2141米,自北向南流動至梧州匯入西江,全長426千米,桂林位於桂江的上游,桂江桂林段也被稱為「灕江」。洪澇災害可以分為洪水和雨澇兩大類,此次桂林大水,是洪水和雨澇相結合的洪澇災害。

桂江幹流示意圖

從地理角度來看,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氣候氣象因素。桂林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夏季風帶來海洋豐富的水汽,也就是說夏季本身就是桂林的雨季,桂林年平均降水量達1800毫米,而雨季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四成。此外,桂林的地形為東北西三面高向南開口,有利於夏季風的進入,然後抬升多地形雨,加劇了降水。最後,由於今年夏季風偏弱,雨帶長時間停留南方地區,增加了雨季降水量。

中國降水量分布圖

桂林洪澇航拍圖

第二個原因是地形地勢因素。從地形來看,桂林地處桂林至陽朔岩溶盆地北端的中部地區,東北西三面為山地地形,地勢較高,向南開口。桂林以東為海洋山,最高峰寶界嶺海拔1935米;桂林以北為越城嶺,最高峰貓兒山海拔2141米;桂林以西為天平山,最高峰蔚青嶺海拔1778米。地勢東北西三面高,落差大,一旦降水來臨,水往低處流,區域內的降水都會往盆地內的桂林匯聚,匯水速度極快。

桂林洪水

第三個原因是地質地貌因素。從地質角度來看,我國的西南地區廣布石灰岩,加上高溫多雨的季風氣候,從而形成了大規模的喀斯特地貌。廣西也是一個喀斯特地貌廣布的地區,桂林地區廣布喀斯特峰林,岩溶地貌,峰奇水美。不僅如此,由於流水的溶蝕,在地表形成了大量的裂隙,從而塑造了大規模的地下河流,全國長度超過80千米的地下河中,70%都位於廣西。大量地下河流的存在,在雨季時,對於位於盆地內的桂林來說,會增加匯水的速度,從而加劇洪澇災害。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圖

桂林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