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377公里卻修了107年!宜萬鐵路究竟有多難修?今天終於知道了

有這樣一條鐵路線,前前後後耗時了107年才修成,它就是連接了湖北省宜昌市,和重慶萬州區的「宜萬鐵路」。

這條鐵路全長僅有377千米,為何卻修了107年呢?

早在1903年,孫中山提出了修建川漢鐵路的設想,也就是宜萬鐵路的前身。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國力的衰落,導致川漢鐵路的建設被一拖再拖。直到1914年,詹天佑延續了這一想法,並重新勘探了川漢鐵路的線路。但又因為當時的政治動蕩,再加上資金困難,川漢鐵路的規劃再一次被擱置。這一擱置就是80多年,直到2001年,川漢鐵路更名為宜萬鐵路,終於被列入了國家「十五」計劃中,並在2003年正式開工。僅7年後的2010年12月22日,宜萬鐵路正式通車。

回顧宜萬鐵路的整個發展歷史,會發現它修建的時長用了7年。那為什麼說它是我國最難修的鐵路呢?先來看看它所處的地理環境吧。

宜萬鐵路建設於湖北省西部山區,要穿越喀斯特地貌岩溶發育的地區,沿線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地質條件極為複雜。且不良地質現象頻發,可以說是集「西南山區鐵路艱險之大成」,是我國施工難度最大的山區鐵路。

在整個宜萬鐵路線上,工人們打通了159座隧道和253座橋樑。在377千米的全長中,隧道和橋樑佔據了278千米,佔總路線的74%。這其中有70%的隧道處在石灰岩地區,還有34座高風險岩溶隧洞。每向前推進幾米,地質就會發生變化。

所以,工程師就需要不停的更換施工方案,使每公里的造價達到了0.7億。因此,宜萬鐵路的總造價達到了255億。

歷經了千難萬險才建成的宜萬鐵路,如今的發展如何了呢?

宜萬鐵路全線共設有13個車站,開通後,湖北恩施、利川巴東等縣市,從此告別了不通火車的歷史,極大改善了中西部地區的交通狀況。以前從恩施宜昌要10個小時,而現在僅需2個小時就能到達。使過去的「蜀道難」,變成了如今的「半日可往返」。雖然速度是提上來了,可卻成為了乘客口中「最難熬」的鐵路線。

這又是為什麼呢?

上面我們提到過,在宜萬鐵路的整個線路中,隧道和橋樑佔據了總長的74%。這也就意味著幾乎在整個行程中,都無法接收到網路信號,讓乘客無法與外界溝通彷彿置身於一座信號障礙的孤島。同時又因為列車穿越山洞隧道頻繁,還會導致不少乘客出現耳鳴等不適感。

那為什麼列車在高速穿越隧洞時會耳鳴呢?

這主要還是因為耳朵內外壓差所導致的,車速過快再加上隧道面積較窄,內部的空氣被快速擠壓形成氣壓差,就會使人體出現耳鳴、耳悶等情況了。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大家張大嘴、打哈欠、做吞咽動作,就可以大大緩解這種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