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操控美國甚至全世界?財富、權力、揭開猶太人的神秘面紗!

引言

國際社會向來有一種說法:美國人掌控世界,猶太人控制美國。此言非虛。

走在美國最大城市紐約的街頭,隨處可見猶太文化的影子。

美國人常穿的卡爾文牌內衣、愛用的赫蓮娜化妝品、喜歡喝的星巴克、外出居住的凱悅酒店,這些都是猶太人創辦的品牌。

僅佔據美國總人口不到3%的猶太人,儼然已經成為美利堅的主人。當然,猶太人對美國最大的影響,數財富和權力上的操控!

美國猶太人的由來

猶太人遷居美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中期。1654年,葡萄牙殖民者擊敗荷蘭人,奪取了荷蘭在巴西的殖民地。

這一年,23名猶太人被葡萄牙殖民者驅趕出巴西,他們輾轉來到物產豐富、地廣人稀的北美,這是猶太人移居北美的最早記錄。

自此,猶太民族拉開了向北美遷移的序幕。1776年美國成立後,猶太人移民北美的數量,相較殖民地時期有了顯著增加。

僅1820-1840年間,就有超過75萬猶太人從歐洲來到美國。猶太人之所以大規模移民美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歐洲社會對猶太人的迫害與歧視;二是美國這一時期領土擴張和西部開發,讓歐洲猶太人看到了建立家園的希望。

三是美國的自由、民主、經濟環境,吸引了天生崇商的猶太人。再到19世紀70年代,東歐猶太人也開始瘋狂湧入美國,再度掀起移民浪潮。

此前半個世紀,從東歐遷移到美國的猶太人,一共也不過7500人。但19世紀七八十年代,新來的猶太移民就有4萬多人。

不過到了20世紀初期,美國政府在移民政策上開始表現出消極態度。美國雖被稱作民族大熔爐,可在針對猶太人的移民上,並不是一直坦然接受。

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種族歧視思想,猶太人被視作「次等人」。1924年,美國更是實施了限制猶太人遷入的移民法,從而結束了東歐猶太移民的浪潮。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希特勒上台、二戰爆發後。彼時,德國納粹開始推行種族主義政策、瘋狂迫害猶太人,使猶太人生存環境急劇惡化。

僅1933年-1935年,德國境內的50萬猶太人就有15萬遭受迫害。他們或是慘遭屠殺,或是流離失所。

大量猶太難民湧入歐洲其他國家,給這些國家帶去一系列社會問題。

1933年9月,荷蘭政府在國際會議上呼籲,希望成立一個國際難民組織,解決德國猶太難民問題,美國政府對猶太人的態度也有所改變。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每年接收的猶太人數量,從8000到60000人不等。

這些猶太人落戶美國後,逐漸融入到當地社會,構成了現如今美國猶太人這一整體。

不過,美國人或許怎麼也不會想到,僅僅佔據美國總人口不足3%的猶太人,有一天竟然會掌控美國的財政、政治大權,成為這個國家的真正話事人。

美國的「錢袋子」

眾所周知,「富有」向來是猶太人的一大標籤,這並不是空穴來風。全世界最富有的企業家中,猶太人佔據一半。

美國百萬富翁群體,超過三分之一是猶太人。福布斯財富榜前40名,猶太人常年有十幾人上榜。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華爾街高盛雷曼兄弟、「金融巨鱷」索羅斯,這些叱吒國際金融界與實業界的風雲人物,身體里全部流著猶太人的血。

正如美國總統羅斯福所言:「美國經濟大權掌控在200多家巨頭企業手中,而這些企業的背後,卻只有6、7個猶太人。」

猶太人之所以富有,除了因為該民族天生聰慧、智商超群之外,更與猶太人曾經的悲慘命運息息相關。

有著獨特信仰的猶太人,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不受待見。

為了在其他民族的驅逐和歧視中艱難求存,猶太人只能通過掌握更多謀生技巧、積攢更多社會財富,來應對未知的風險。

從1657年開始,猶太商人獲得在北美從事商業的權利,可以不受干擾的從事商貿行業。

這為美國猶太人敞開了經商的大門,也為猶太人日後在美國商界的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猶太人基本進入中產階層。

1955年,有工作的猶太人55%都從事專門職業,如醫生、律師、執行官、技術專家等等。

而美國非猶太人群體,這一比例只有23%。

再到1967年,69%工薪階層猶太人,年收入就達到7000美元以上,而美國僅有47%的天主教徒、38%的新教徒,能夠達到這個收入水平。

1988年的美國人均收入調研表明,47%的猶太人年收入超過4萬美元,非猶太人群體只有25%。

在最高收入群體中,猶太人同樣佔據著很大比重。

20世紀80年代之後,猶太人開始向電子業、餐飲業、娛樂業、石油業等重要領域全面進軍。

在金融領域,猶太人顯得格外突出。

美聯儲前任主席格林斯潘,他的影響力遍布全球,一句話便可引起全球金融業的動蕩。

「金融大鱷」索羅斯,獨身一人便能在東南亞掀起一場金融風暴,讓無數股民血本無歸。

除此之外,還有「股神巴菲特、「紅色資本家」阿曼德等諸多金融界、實業界巨頭,他們無一不來自猶太民族。

經過幾十年的積累,佔美國總人數不到3%的美國猶太人,卻控制著美國7成社會財富,堪稱是美國人的「錢袋子」。

政治上的掌控

猶太人儘管富可敵國,但以往的悲慘歷史,讓他們始終缺乏安全感。

為了避免再度遭受屈辱,甚至走向種族滅絕,富裕起來的猶太人,開始狂熱的投入到美國政治中。

猶太人參與政治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利益遊說和政治捐款。

猶太人試圖通過向美國官員講述猶太民族的苦難經歷,為建設自由民主美國付出的努力,迫使官員做出有利於猶太人的決策。

白宮、行政部門、國會,這些機構都是猶太人的重點遊說目標,在遊說美國人的過程中,猶太人成立了政治影響力強大的「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

它對美國國會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力,白宮方面凡是有關猶太人和以色列的決策,都繞不開該組織。

不過,猶太人對美國政壇最大的影響,還要數政治捐款。美國猶太人在政壇掌握著兩大武器,一個是選票,一個是鈔票。

猶太人向來喜歡精打細算,但在政治捐款這件事上,他們是出了名的慷慨。

金錢在美國政界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轉化為政治力量,影響候選人、政黨、乃至白宮的政策。

精明的猶太人,自然將這筆賬算得清清楚楚。

據統計,美國民主黨絕大部分競選經費、共和黨四分之一競選經費,都來自猶太人的捐助。

從州縣官員到國會議員,再從最高法院法官到總統大選,美國政壇處處遍布猶太人的身影和鈔票。

事實證明,政治捐款這一招也確實好用。

1982年,猶太人資助的31個參議員候選人中,28位最終當選;73名眾議員當中,57位走馬上任。

奧巴馬成為首位美國黑人總統、柯林頓的連任成功,背後都離不開猶太人的捐款支持。

就連一些政壇新秀,也會受到猶太人的扶持,他們剛剛從政壇起步,在猶太人的幫助下一旦走上要職,勢必會對猶太人有所回報。

通過政治捐款,猶太人成為美國政客爭相討好、巴結的群體。

為了爭取猶太人的資助,許多議員、官員、乃至總統候選人,都願意站隊猶太人的政治立場。

在最近的巴以衝突中,一些美國政客的積極表現,比猶太人更像猶太人,他們對以色列表現出的迫切和關懷,簡直到了讓人汗顏的地步。

可考慮到2024美國大選在即,這些人的表現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而這也證明,猶太人對美國的影響和掌控,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美國似乎已經不是美國人的美國,而是猶太人藉以安穩生存、繁衍生息的伊甸園

結語

向來橫行霸道的美國人,背後卻被猶太人牢牢掌控著。不管是社會財富還是政治大權,無一不受到猶太人的控制。

這是美國不得不無條件偏向以色列的原因,也是美國人的無奈和悲哀。


參考資料

[1] 譚新木.猶太人掌控美國?[J].領導文萃,2002(12):37-40.

[2] 許德亮.猶太人控制的美國[J].中國人才,2009(2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