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從落寞秀才到清朝首富,究竟怎麼完成了這麼大的轉變?

大家好,我是無憂南北。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晚清的首富:盛宣懷

盛宣懷,江蘇常州人,按照以往對歷史人物的介紹,尤其是封建時期的,都免不了說一下這個人字什麼,號什麼,但在他身上,實在是介紹不了,因為他的字和號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估計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

他這個人也十分的有意思,每見到一個人就說自己是明朝大將盛庸的後人,就像那劉備,總是稱呼自己為中山靖王之後。但經過考證,他這個盛庸之後,是真的。不像日本的那個崗村寧次,硬說自己是開國大將徐達的後人,凈扯。

盛宣懷出生在常州,常州這個地方是人傑地靈,在明清兩朝,共出了將近兩百個進士。但這個光環似乎並沒有到他的身上,直到22歲,才勉強考上了一個秀才的稱號。似乎老天也在告訴他,你並不是一個讀書的料子,在之後的數年,他雖然一直都在往舉人這個目標奮進,可每次都名落松山。他也不鑽這個牛角尖,也可能是數次的失利,讓他認識到了科舉這條路並不適合自己,從而轉辨方向,希望可以找到一個新的人生出路。

在1870年,已經26歲的盛宣懷遞點銀子,走動一下關係,去做了李鴻章的幕僚。也是李鴻章眼光獨到,已經26歲的盛宣懷在別人的眼中只是一個文憑底下的愣頭青年,畢竟李鴻章是什麼人,他是站在清朝這個「權力金字塔」中塔尖上的,就算是一個幕僚,估計也得進士起步。可在李鴻章的眼中,這個盛宣懷息怒不形於色,有城府,是咋看咋喜歡,覺得是個能成大事的人。

他在李鴻章的手下,剛開始是做軍隊秘書的工作,在工作期間,已經26歲的盛宣懷錶現出了比普通人不一樣的一面:做事沉穩,和同事相處也是八面玲瓏,遠沒有同齡人該有的年輕氣盛。

他在李鴻章的手下,不到兩年就從軍營秘書干到了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市委書記,從四品的大員。兩年時間,他走完了別人一輩子都可能走不完的路,除了自己有真本事,還因為他有李鴻章這個強硬的後台,他的連續升任,離不開李鴻章的舉薦。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開始對西方除了政治制度之外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習。可說著容易,怎麼開始成了難題,畢竟萬事開頭難。這個時候,盛宣懷找到了李鴻章,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在上海開辦輪船招商局

上海輪船招商局大樓

他明確指出在:上海,航運是最賺錢的一個航運,也是覆蓋了整個上海的航運,現在上海的航運被牢牢的掌握在洋人的手中,我們也可以成立一個輪船航運公司,這樣既能夠賺到錢,還能夠搶回被洋人佔據的市場。

李鴻章聽完之後,也認為他說的十分有道理,但搞航運,是一個很費錢的事。現在的清政府還欠著西方列強不少戰爭賠款,連稅收都賠出去了,是一個子兒都給不出來。面對這個問題,盛宣懷是早就想好了,他壓根就沒打算清政府能夠出錢,或者說他根本就不希望清政府來出這個錢。

盛宣懷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輪船章程綱領》。由此可見他之所以能升遷那麼快,是有點真本事的,他能想到自己領導的前面,不僅能夠提出問題,更能夠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正是一個領導希望看到。他提出:既然政府拿不出來錢,但是政府可以給我們權力啊,朝廷知道能給我們輪船招商局政策支持,商局的資金從民間商人那裡來籌集,到了年底的時候給朝廷分紅,就是說朝廷以政策入股商局,民間商人以資金來入股,年底根據股份來進行分錢,他給這種方式起名為「官督商辦」。

就這樣,「官督商辦」成功開啟了中國洋務運動的發展,而第一個官督商辦的企業正式建立。

雖然商局是按照盛宣懷的建議和方法建立起來的,但他並不是商局的第一任領導,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論資排輩的社會,這個時候的盛宣懷還太年輕,無法服眾。李鴻章選定了唐廷樞徐潤來領導,自己當背後大老闆,盛宣懷當幫辦,可以理解成現在的老闆秘書,雖然僅僅只是一個幫辦,但因為大老闆的支持,在商會中相當的有話語權。

商會上有李鴻章在朝堂上不停美言創造政策,下有盛宣懷管理執行,商會發展的有聲有色,僅僅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商會就成功的從洋商的手中搶回了千萬兩白銀的市場份額,不僅如此,商會還積極的走出去,成功收購洋商的外國企業,壟斷了上海的航運。李鴻章和盛宣懷的通力合作,成功的證明了,只要資本能夠在權力面前低下高傲的頭,兩者就能永享魚水之歡。畢竟有政策支持的生意最好做。

幾年後,徐潤因為挪用商局公款投資房地產,結果全賠了進去,造成了巨大的資金缺口,東窗事發之後進了局子,唐廷樞因為連帶責任,被撤去了經理職位,盛宣懷成功上位,他上位之後,除了繼續對漕運實行壟斷經營,還轉投了其他行業,像紡織,鐵廠,銀行,鐵路都有他的身影。而他本人也從中得到了巨大的好處,成功躋身晚清中國的頂級富豪,當上了晚清首富。

從輪船招商局開始,李鴻章和盛宣懷這對絕妙的洋務搭檔在往後的幾十年里,兩人在中古的歷史上完成了多個第一:第一個官督商辦企業,創建第一所軍校,創辦第一支近代海軍,開辦第一所大學,修建第一條鐵路,,,,,

由此可見,盛宣懷雖然當上了知府,但他的本質上則更像是一個徹底逐利的商人,而不是一個政客,他從商人的道路上,走上了一條強軍富國的道路,雖然作為商人有本身的局限:偷拿卡要。但是真正的為國為民做了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