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將,百姓看不起,群臣嗤之以鼻,最後一家人以死衛國

南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漢人政權受北方少數民族侵擾較為慘痛的時期。儘管南宋在文化上有顯著成就,周邊民族也崇尚漢文化,但為了避免戰亂的侵害,南宋每年都向外族支付歲幣,甚至割讓領土。看似是對鄰國的獎賞,實際上是為了維持「和平相處」的幻想。

南宋曾經與遼國抗衡,並有過一段和平時期。然而,南宋政策失誤導致金國與遼國合力擊敗遼國後,南宋悔不當初。其中,靖康之變湧現了一個民族叛徒,秦檜。秦檜被俘至金國後,卻獲得完顏昌信的信任。回到南宋後,他主張與金國和解,成為叛國之人。尤其令人唾棄的是他對岳飛的迫害,秦檜冤枉岳飛,最終導致岳飛的冤獄,被後人唾罵至今。

然而,秦檜的罪行一半也應歸咎於宋高宗,如果沒有宋高宗的示意,秦檜怎敢加害岳飛?若不是秦檜,也可能有其他人站出來與宋高宗合謀,岳飛同樣難逃厄運。這並非為秦檜開脫罪行,只是試圖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

秦檜的曾孫秦鉅卻為秦家改寫了叛國的罪名,成為宋朝的忠臣烈士,與他的祖輩截然不同。秦鉅及其家族為南宋獻身,以身殉國。秦家雖然聲譽不佳,但秦鉅等人的奉獻讓人不禁感嘆,上樑不正下樑歪,秦檜雖然有才華、創立宋體,但道德修養不佳,連養子秦熺、養孫秦塤也不具備高尚情操,僅仗著秦檜的地位獲得官職。

秦熺曾濫用國史編纂職權,篡改秦檜叛國的歷史,秦塤則擠掉了當時頭名的陸遊,倚仗秦檜的關係在科舉中得以晉陞。然而,秦鉅與其家族為國捐軀,令人刮目相看。他的堅守和忠誠感動了南宋寧宗,秦鉅證明了英雄無需考究出身,即便是奸臣後代也能借忠誠贖回榮譽,只要真誠待人,實事求是。秦鉅這位忠臣,我們應該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