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關注】成為鐵粉,這樣才能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費了解黨史熱點、領袖過往等相關內容。
前言
眾所周知,葉群為了兒子林立果成婚,下了大功夫,為此還驚動了海陸空,可以說是非常的高調了,與之相反,上世紀60年代,王光美也曾出面給自己的繼子劉允若相過幾次親,但是她沒有用任何的特權手段,她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安撫劉允若,一方面也是為了消除劉少奇的心病,迫於無奈才親自出馬的。
劉少奇插手兒子戀情
劉允若的小名叫毛毛,他是劉少奇和他的前妻何寶珍生的第二個兒子。
劉允若從小就失落街頭,吃過不少的苦頭,一直到抗戰勝利之後才被黨組織找到。王光美和劉少奇結婚的時候,劉允若還在晉察冀邊區讀中學。
在聽到劉允若經歷的苦難童年後,王光美和丈夫說:「等生活安定下來,一定叫毛毛回家住,讓她好好享受家庭的溫暖。」
全國解放以後,劉允若就回到了北京,王光美踐行了自己的承諾,立刻將他接到中南海,讓他長期居住在家裡,而且不偏不倚,如同對待其他幾個孩子一樣的關愛他,對他童年失去的幸福進行補償。
劉允若高中畢業後,被公派到蘇聯留學。允若本身就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他平日里愛好文學和新聞學,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允若就被分配到莫斯科航空學院飛機無線電儀錶專業學習。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允若感到自己的這個專業同愛好實在是大相徑庭,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毫無關聯,所以對於學習的熱情大大地減退,再加上他和同學搞不好關係,所以就主動向組織提出要轉系、轉校,他接連給劉少奇寫了三封信,一再申訴理由,要求轉系。
不過,劉少奇並沒有動用自己的權利私下去干預這件事,而是給允若寫了三封長信,從祖國需要的原則出發,幫助允若分析問題,教育他正確對待個人興趣,努力學好一門專業技術,回來為祖國建設服務。
在劉少奇的教育幫助之下,允若逐漸提高了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安心在飛機儀錶專業堅持學習。1960年,劉允若學成歸國,被分配到七機部某研究所工作。
然而,劉允若回國之後,還給父母帶回來一件非常令人頭痛的麻煩事,在留學期間,他同一位叫做麗達的蘇聯姑娘相識,兩人迅速地墜入愛河。但是,當時的中蘇兩國關係已經趨於惡化,兩人之間的愛情越來越不現實,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甚至還利用這對小年輕的戀愛關係,攻擊中國共產黨。劉少奇一氣之下,要剪斷兒子和麗達之間的關係。
可是劉允若對此卻非常地執拗,和父親對著干,並揚言非麗達不娶。看著這對父子對峙,王光美也非常地焦慮。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她只能和丈夫做出同樣的決斷,但作為一個繼母,王光美還是非常同情繼子的遭遇,她衷心的希望孩子能夠得到自己應有的人生幸福。
王光美也嘗試著勸說繼子,卻幾次都沒有成功,她只能寄希望於繼子能夠和本國的女性接觸,並能夠萌生出新的戀情,以此來撫平他和麗達分手的心靈創痛。
王光美為繼子相親
在王光美的請求之下,劉允若所在單位的領導出面,給他介紹了幾位漂亮的小姑娘,但是,對此,劉允若根本就不動心。
就在這時,王光美髮現,繼子在看過一部反映少數民族生活的影片之後,對片中的一位女主角很有好感,她一拍大腿表示,一定要促成這件事,於是,她急吼吼的託人去了解這位姑娘的情況,然而,對方聲稱自己已經有男朋友了,得知這一結果後,王光美只能放棄。
不過,王光美還是繼續留意著合適的姑娘。有一次,她看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影片,對片中的一位女配角的印象不錯,所以又託人調查了這位演員的情況,在得知她還沒有男朋友,而且社會關係也沒問題,於是跑去試探繼子的態度。
對於自己的繼母,劉允若還是非常敬重的,為此還專門到電影製片廠去看了那位,女演員,也表示滿意,但是讓人遺憾的是,當他向那位女演員表示進一步發展關係時,女方認為兩家的家境相差太過懸殊,婉言拒絕了。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允若慢慢的走出了感情的低谷,在工作中振作了起來。對於兒子的轉變,劉少奇夫婦也非常地欣慰,但是,劉允若直到去世都終身未娶,對此,王光美心裡總覺得有些愧疚。
她的兒子劉源最能體諒母親的心情,他說:「爸爸不得已的選擇給毛毛帶來的情感傷害,始終讓媽媽牽念,凡是能做的她都不遺餘力,以使毛毛獲得情感補償,可毛毛婚姻之事格外蹉跎,因此他內心一直存著一個結。」
對不起,當時我不該不喊你媽媽
不僅對繼子好,王光美對繼女也好的沒話說。
1949年8月,劉少奇的大女兒劉愛琴跟著父親從蘇聯回國,在北平清華園火車站,王光美第一次見到這個漂亮的繼女,其實,王光美之比她大6歲,所以對於這個繼女,王光美既當女兒照顧,又當作朋友對待。
在接到劉少奇的信後,王光美就得知劉愛琴要回國,所以她立刻在中南海的萬字廊住所為她騰出了房間,布置一新,讓孩子一回家就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剛開始的時候,劉愛琴叫王光美「媽媽」有點難為情,因為自己實在是叫不出口。劉少奇知道這件事以後,批評她不懂事理。王光美馬上就出來打圓場:「叫不出來就不叫了,沒什麼!」雖然這樣,王光美仍舊像照顧女兒一樣關心著劉愛琴的生活和學業。
劉愛琴12歲就離開了中國,在蘇聯生活了10年,回來的時候,中文已經忘得八九不離十,就連自己的中國名字也寫不好。為此,王光美專門給她請了一位老師,每天為她補習半天中文。
1949年底,劉愛琴臨產,王光美又為她聯繫了北京最好的醫院,親自將她送進醫院,進產房,一直陪在她的身邊照料和安慰她,劉愛琴順利地生下了一個兒子、
沒過多久,劉愛琴就被王光美的母愛所打動,開口叫王光美「光美媽媽」。
1978年,王光美出獄,51歲的劉愛琴拉著她的手,哭著說:「媽媽,對不起,當時我不該不喊你媽媽,請你原諒我!」
劉愛琴晚年的時候回憶說:「我剛剛回國時,光美媽媽為我的生活和工作忙上忙下,比如哪個房子,都是她親自帶我去看,完全像個媽媽。當時我還覺得有點彆扭,但是她覺得她是應該關心我的......作為一個後媽,她照顧得實在是太周到了。」
王光美晚年的時候在北、。回老家、去開封,劉愛琴夫婦總是會陪在她的身邊,對她照顧有加,他們仍舊親昵地稱王光美為「光美媽媽。」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點贊、評論、轉發),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