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是戰死的,何來投降一說,有毒教輔為何屢禁不止?

環球網近日披露了一則關於問題教輔書的消息,有孩子家人在網路上曬出了一套小學歷史讀本,其中一幅畫竟然是「丁汝昌投降圖」。

凡是受過正統歷史教育的人都知道,丁汝昌是北洋艦隊指揮官,是他帶著全艦隊官兵與日寇決一死戰,戰鬥至最後一刻,自殺殉國的,這樣的民族英雄何來投降一說呢?這幅教輔書的插畫,赫然是在篡改歷史,誤人子弟,更是在醜化民族英雄,實屬毒教材。

而出版這套歷史讀物的不是外國人,而是北京的一家高校出版社,高校出版社出版這樣的教輔書,其目的和出版流程都十分令人生疑。針對教材的錯誤和有害內容,出版社應該在日常的編輯和審核過程中,及時發現並糾正。

但事實上,一些出版社出於種種因素,疏於審核,以致有毒教材教輔書得以出版。這也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

歷史並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教材應該如實呈現歷史事實,傳播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近年來部分毒教材的泛濫,基本上渲染的都是精美精日與自我醜化的內容,其行為已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了,已經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成長和身心健康。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不容褻瀆。但設計毒教材的人,難道是要毒殺這些花朵嗎?

為了不讓有毒教材教輔書再流入社會,需要有關部門加強日常監督,出版單位也需盡到社會責任,嚴格審核教材內容,捍衛歷史真相。同時,家長和整個社會也應保持高度警惕,共同抵制毒教材的侵蝕。

原本這類的書籍,是樹立正確的歷史認知,傳承民族精神,這是時代賦予書籍的歷史責任。而毒教材的泛濫必須遏制,不能允許其危及國家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