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線 | 出品
熱點 | 欄目
邊江 | 作者
價值線導讀
今天是五一小長假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兩市成交連續第二十個交易日突破萬億。
雖然上證大漲,但市場分化特徵十分明顯。具體來看,傳媒板塊集體狂飆,大金融、中字頭表現搶眼,1700億市值的民生銀行更是時隔近八年罕見漲停,前期熱門的半導體、軟體、通信等出現大跌。
aigc的大行情,傳媒成為了「最後的倔強」,背後都有哪些原因?
今天還有一個大消息:浙江省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朱從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朱從玖此前在證券系統闖蕩20年,歷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幹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證券監管專員辦專員、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等。
猛拉「中特估」,銀行「起飛」
今日a股市場,銀行成為了焦點,連跌三年的民生銀行竟然漲停,中國銀行罕見地拉出近7%的漲幅,其他幾大國有銀行的漲幅也都在4%左右。
消息上, 民生銀行4月28日發布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該行股東的凈利潤142.32億元,同比增加5.08億元,增幅3.70%;實現營業收入367.73億元,同比增加1.39億元,增幅0.38%。不良貸款總額、不良貸款率比上年末「雙降」。
銀行股整體有何利好呢?
申港證券近日的研究報告認為,從已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和一季報來看,受到宏觀經濟下行的衝擊,銀行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放緩,主要受貸款投放節奏、凈息差下行以及中間業務收入增速放緩的影響,部分銀行資產質量方面亦出現一定擾動。預計 2023年一季度為全年業績的低點,後續隨著一季度貸款投放逐漸形成實物工作量,企業貸款需求和零售客戶貸款需求逐漸回暖,銀行營收端和資產質量方面將得到提升。
民生銀行,曾經是銀行中被市場詬病最多的,今天居然漲得最好,多少有些千年等一回的味道了,不過細品,動態估值只有3倍,基本面開始好轉,這或許就是戴維斯雙擊最好的詮釋了。
整個「中特估」今日基本是全面猛拉,中國太保漲幅一度接近9%;早盤一度大跌的中石化和中石油皆翻紅,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核電、華能國際等股票的漲幅也非常不錯。
aigc,為何傳媒笑到最後?
今天,傳媒娛樂板塊指數以7.19%的漲幅,成為了全行業漲幅的第一名,整個行業漲停的股票就有20多隻,絕對是兩市「最靚的仔」。
為啥四月以來,傳媒股的爆發力如此之強呢?又為何本輪aigc行情,傳媒板塊能笑到最後?
大的邏輯上:隨著gpt技術的橫空出世,數字內容的構建效率與迭代速度被大幅度提升。其中文化傳媒行業中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數字內容創造龍頭,這類公司具有未來時代性的技術革新力與市場延展力,是資本與市場青睞的時代嬌寵。
具體來說:傳媒股具盈利預期高彈性、低估值、籌碼結構乾淨三重屬性。
1、盈利預期高彈性
傳媒是tmt行業中2023年業績改善彈性最顯著的方向,且政策、產業周期及aigc浪潮提振下,盈利預測增速大多不斷上調,如遊戲、廣告、影視等。
從剛剛披露完畢的一季報來看,整個傳媒板塊中出現了不少公司的業績同比、環比均大增。
板塊內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環比增幅均達到30%以上的公司就有37家。
未來,aigc浪潮更是增強了業績想像前景。
2、低估值
即便經過了本輪aigc行情的陡峭上漲,傳媒多數行業的估值仍在低估水位。
以ps來主要度量當前的估值水位,傳媒多數行業估值位於歷史中樞以下,如遊戲、營銷、教育等。因此儘管經過了年初以來的陡峭上漲,歷史空間對比來看傳媒當前的估值壓力仍不大。尤其是在ai產業鏈之間橫向對比來看,傳媒也有估值優勢。
儘管大漲過後,目前pe(ttm)低於30的傳媒娛樂公司仍有25家:
3、籌碼結構乾淨
傳媒處於過去若干年基金配置底部,籌碼壓力較輕。
由於連續數年在a股表現欠佳,從2022第四季度最新基金持倉數據來看,傳媒配置比例已基本下降至2010年以來的底部,且大幅低配。雖然2023年以來機構持倉有所上升,但在多年低配的情形下加倉需要過程,目前籌碼結構應該不構成行情壓力。(這一點是半導體等板塊不具備的)
(傳媒娛樂月k)
從月線級別來看,本輪傳媒上漲很可能能還未結束。投資者可以結合盈利預期彈性、估值、籌碼結構這三個維度去篩選標的。
環比增長,業績為王
不管是銀行的大漲、還是傳媒娛樂的大漲,背後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業績支撐且低估。
換句話說就是,投資者在跟蹤熱門板塊的時候,不斷通過年報數據和季報數據去挖掘業績正反饋的公司。
數據統計顯示:a股100億元市值以上公司中,一季度凈利潤環比增幅均達到50%以上公司有603家;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環比增幅均達到30%、40%、50%以上的公司分別有254、197家、165家。
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環比增幅均達到50%以上的公司,今年1-4月漲幅前20名如下:
總之,業績披露期前後,不管什麼投資模式,投資者在做決策的時候需要多結合業績相關數據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