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強大不可否認,蘇聯的精神永遠偉大!

1991年,聖誕節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給美國送上了一份最好的聖誕禮物,在對全國人民的電視講話中宣布蘇聯的解體,一個超級大國瞬間分裂為15個國家。

蘇聯解體,紅旗落地

時隔31年,即使戈爾巴喬夫已經去世,人們關於蘇聯卻從未停止,人們一直在思考這麼強大的一個紅色巨人會在幾年間崩潰瓦解?有些人說戈爾巴喬夫是一個又蠢又笨的醫生,葉利欽是一個又壞又蠢的野心家。人們也會講些蘇聯笑話,聊聊大清洗、卡廷慘案等。現在一種主流印象便是蘇聯就是一個外強中乾、蠻橫專制的國家。但是請大家想想要真要這樣,那怎麼成為一極,和美國硬剛了46年?難道美國也是內虛。難道僅僅依靠蠻橫就可以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讓赤色的旗幟在亞洲、歐洲、美洲飄揚。蘇聯的強大不僅在於它有數以數十萬計的坦克,數以萬計的核彈,數以萬計的戰鬥機等強大的武力,這些都是蘇聯強大的表象,因為解體前他仍然擁有這些可以摧毀一切的力量。

蘇聯強大的本質在於共產主義

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什麼1917年作為帝國主義中最薄弱最弱小的國家,從扶著木犁耕種的農業國成為令法西斯聞風喪膽的鋼鐵洪流?成為引領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叫板的世界一極?說實話,美國自誕生以來,沒怕過獨立時期鎮壓起義的帶英,沒怕過二戰瘋狂的納粹,沒怕過襲擊珍珠港的日本,就只怕過蘇聯!到現在,美國電影主要的大反派還是蘇聯人(俄羅斯人),即使今天俄羅斯早已和美國差幾個級,但它還在不遺餘力抹黑和鞭屍,因為蘇聯是令美國心中恐懼的魔鬼和揮之不去的噩夢!

美國真正害怕的從來都不是蘇聯的鋼鐵洪流,它能夠直接威脅只是歐洲,而且美國的核力量並不比蘇聯的弱小。美國真正害怕的赤色,是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這才是蘇聯真正威脅所在。有些人喜歡把蘇聯比作大號的俄羅斯,其實並不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自成立起就是一個沒有民族國家區分色彩的聯盟,這是人類歷史是獨一無二的,共產主義是它的立國之本。

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

也正是這種紅色的熾熱,讓數千萬人願意為之獻出生命,在中國的平原上,在西歐的城市中,在拉美的森林中,在非洲的高原上,不同語言、不同民族的同志能夠高唱同一首歌曲。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仰和奮鬥目標——共產主義。他們可以不遠萬里去支援另一個國家的同志。白求恩、加繆海明威還有我們最可愛的人,不辭辛勞為救治同志犧牲在華北平原,為了以前從未謀面的同志在西班牙敢與法西斯拼刺刀。這種精神我們很難理解,但這卻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了全球的話事人,美式自由民主成為普世價值觀。殊不知爭取平等是一戰後工人高呼的口號,自由是冷戰時殖民地國家尋求解放為之而奮鬥的目標。可是,冷戰結束了,蘇聯解體了。民主與自由成為美國的專利,美式民主自由成為唯一的普世價值

今天的人們很難想像冷戰時期兩種意識形態的爭端究竟有多麼激烈,要知道美國的制度自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戰後美國逐漸意識到了制度優勢,二戰後美國堅定了制度優勢,冷戰勝利,美國便認定自己的制度是普世價值,自己的制度是人類走向光明前途的唯一道路。你可以嘲笑美國社會的混亂和動蕩,但是沒有一個人敢去嘲笑美國人的自由民主價值觀,他們一定會暴跳。而當自由遇見了公平,當普世價值遇見了人類解放時,才是美國人最恐懼的時刻。

在蘇聯解體以前,美國的吸引力並不比美國差,至少在七十年代以前絕對是這樣的。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俄國誕生了一個由勞動人民創造,勞動人民當家作主,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國家,這是人類數千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偉大國家。後來,在敵人的封鎖中發展,一個個五年計劃將一個落後的工業國變為世界第二的工業國,是全球經濟大危機中唯一保持高速經濟增長的國家。這是什麼逆天改命。而且,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用鋼鐵洪流壓碎了不可一世的德國橫掃整個歐洲,解放千萬人民,讓赤色的旗插遍東歐。

是蘇聯紅軍解放柏林不是美英法

冷戰時期,更是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火箭上天、潛艇入海、人類第一個載人火箭、人造衛星空間站月球探測器,15個諾貝爾獎,440枚奧運金牌。縱使西方如何抹黑,這鐵打的事實誰也不能否認。加加林不僅是蘇聯的英雄,他更是人類的英雄,他在歐美依然受到了空前的歡迎。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難以體會蘇聯給給全世界勞動人帶來的巨大鼓舞,難以體會工人和農民能夠成為國家的主人,工農群眾能夠坐在富麗堂皇的大會堂里為國家發展計劃而表決,能用自己雙手建立一個世界強國。蘇聯建立以後,世界上無數的左派知識分子把蘇聯作為勞動者創造的天堂。無數的歐美高級知識分子嚮往共產主義,心甘情願為蘇聯提供情報。在雅爾塔會議上,杜魯門斯大林說美國正在研製威力巨大的武器,斯大林呵呵一笑。杜魯門以為斯大林土包子啥也不懂,但實際上斯大林早就通過情報得知得知曼哈頓計劃,甚至比他還早還清楚。

蘇聯也許不夠好但是它極大推動了人類前進

美蘇爭霸爭的是人類的前途。美蘇之間的鬥爭並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樣可以緩和,可以一球兩制,長期共存。他們是尖銳對立的人類文明的兩種前途。20世紀50年代,革命與戰爭將人類推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美蘇都認為自己的路線是對的,都認為自己有義務帶領全人類走向光明。作為人類文明的雙生子,美蘇爭霸不僅僅只是利益的爭奪,如果真是這樣80年代蘇聯已經趕不上美國,而且也提出和平新道路,隨著後面的發展美國也會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什麼還是最後要整死蘇聯,因為這是文明的較量。

從1947年到1991年是人類歷史上發展最迅速的半個世紀,在這段時間裡兩大陣營為了證明誰是更好的社會制度進行了空前的爭奪,這從另一個角度也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可以說在人類千百年的鬥爭史上,沒有比冷戰更偉大的鬥爭了。冷戰是一場競爭誰更優秀的鬥爭,為了防止共產主義的蔓延,西方國家在冷戰期間努力縮小貧富差距,不斷完善社會福利和改善工人的生活水平。正如切所說:「我們走後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切.格瓦拉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請尊重他!

蘇聯也許不夠好,但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推動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和人類文明向前進了。美國為了爭奪太空優勢,制定阿波羅計劃,美國人第一個登上月亮,冷戰以後就再沒登上。為了突破和領先,各種各樣的發明被批准,不斷加大退域科技的投入,其中包括美國軍事科技重要組成的互聯網。為了取得廚房之爭的勝利,各種新型家用電器被發明出來改善人民生活,美英為宣揚人道主義不斷拆解殖民體系。在美歐逐步建立全民福利社會時,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突飛猛進,以人民的健康為例,療養制度在蘇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遍布全國的療養院成為了蘇聯的一大特色。在保證8小時工作制的同時,蘇聯將大量的高端愛好變成了全民愛好,比如芭蕾舞成為了全民文化。許多工人在業餘有第二愛好。蘇聯在和平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保證了8小時工作制,解體前甚至一度考慮過7小時工作制。

蘇聯問題不在於沒有而是在於不夠好。與歐美相比,蘇聯的生活用品的選擇比較有限,但生活水平絕對算不上差,因為蘇聯在冷戰期間,毛紡織品產量世界第一,棉布產量世界第一,鞋砂糖產量世界第一,奶製品消費量世界第一,啤酒和冰淇淋消費量世界第二。從社會生活上看,蘇聯人的生活水平是低於美國的,也低於西歐和日本,但除此之外就沒人在比得上了。

赫魯曉夫樓成為冷戰時代蘇聯的一個標誌

赫魯曉夫樓雖然丑,但蘇聯人人人不用為房子發愁,人人都可以分到國家免費提供的房子,而美國的窮人只能睡大街。美國可以供給更多更豐富的商品,在經濟發展的效率可能更勝一籌,但蘇聯人幾乎沒有失業,沒有經濟危機,也沒有人睡大街,由於計劃體制,雖然商品質量差點,但大部分時間供應充足,就公平而言美國就沒法比了。大量的民族國家獲得獨立,全世界從50多個增長到了近200個國家,這些國家的獨立都離不開美蘇的支持,全球的人們都開始拿起武器反抗殖民者。總之,因為蘇聯強大而引發的這樣的一個冷戰時代是科技突飛猛進、全球貧富逐漸縮小、人民生活提高、資本家不敢肆意剝削、第三世界快速發展的時代。

蘇聯的強大不可否認,蘇聯真正的精神永遠偉大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冷戰已經結束了那個敢於為勞動者說話的超級強權不在了,武力侵略又在全球司空見慣,資本也越來越肆意而無所顧忌,一次次收割人民的財富。每當《喀秋莎》響起,不知道它的歌詞與背景的人也莫名衝動,因為蘇聯曾經是一個偉大的存在,推動了偉大的時代向前發展,號召數以億計人民為之奮鬥。同時,它還有那麼多讓人批判的地方,比如特權階層脫離了人民、出賣了人民,信仰缺失等,這些教訓值得我們銘記,但是蘇聯的強大不可否認,為人類求解放的精神永遠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