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李銀橋離開中南海,毛主席淚流滿面,主席為何執意調走他?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7年,因為一件小事,毛主席看中了李銀橋,想讓他當自己的警衛員,李銀橋不樂意。

毛主席略施小計,通過同李銀橋三次君子之約,讓李銀橋留在他身邊15年。

1962年,毛主席計劃把李銀橋調離自己身邊,李銀橋不想走,毛主席堅決要調離他,分別那天,毛主席罕見地掉下了淚水。

他要求李銀橋以後一定要隨時抽時間去看他,等他去世後,不要忘了經常去他墳頭看看。

毛主席和李銀橋

主席與李銀橋

1962年年初,中央決定把268萬多機關工作人員,精簡掉94萬多,毛主席自己開始帶頭。

李銀橋是他最親近的人,因此要先拿李銀橋開刀。

毛主席除了因為帶頭執行精簡任務外,還因為李銀橋雖然是他的警衛員,職務高,但是官職小。

通過這15年來的磨練,已經可以去別的地方獨當一面了。

於私,應該給李銀橋一個更好的前途,於公,也應該讓李銀橋到更好的崗位上去發光發熱。

毛主席把李銀橋列為自己身邊工作人員的精簡名單當中,他找來李銀橋談話。

李銀橋也知道自己是被精簡掉的一員,他來到毛主席屋裡時,兩個人默默地靜坐了好一會兒。

李銀橋首先沒有抗住,先掉下了眼淚,毛主席再也沒有能夠忍住,也開始掉淚。

兩個人朝夕相處了15年,彼此都把對方當成了親人,突然要分別了,都感到十分不舍。

李銀橋的妻子韓桂馨,也是毛主席從中牽線搭橋,兩個人才結為了百年之好。

毛主席的兒女都經常不在身邊,他曾經說李銀橋比他的兒女都還要親。

1947年,作為當長輩的,眼看李銀橋都快奔四了還沒有處對象,心裡十分著急,彼時毛主席身的女性不多,這讓毛主席有些犯難。

不久,韓桂馨來到毛主席身邊做生活秘書,主要負責李納和李敏的學習,她歸李銀橋管。

毛主席觀察了一段時間,覺得兩個人比較般配,但是李銀橋既老實又靦腆,竟然一點動靜也沒有,毛主席坐不住了。

毛主席有一天直截了當地問李銀橋:「你覺得小韓怎麼樣?」

李銀橋如實回答:「不錯啊!」

毛主席馬上鼓勵:「覺得不錯就要去多接觸、多了解啊!」

李銀橋雖然人老實,但是卻十分機靈,馬上就聽出了毛主席的言外之意。

有了毛主席的鼓勵,李銀橋只要一有時間就往韓桂馨那裡跑,陪她聊天,購物和散步。

毛主席也暗中觀察,覺得兩個人有戲,但是卻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兩個人都沒有勇氣捅破那層窗戶紙。

毛主席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決定推李銀橋一把。

說來也巧,毛主席正在考慮如何幫李銀橋一把,李銀橋就找上門來了。

李銀橋拿著家裡給他寫的信來到毛主席這裡,信里說在老家給他找了一個對象。

毛主席看完信之後,知道李銀橋這是來找他幫忙拿主意了,他決定先探一下李銀橋的想法:「你怎麼決定的?」

李銀橋十分忸怩地低下了頭,不說話,這點心思,毛主席自然看出來了。

李銀橋喜歡韓桂馨,但是他拿不準韓桂馨是否也喜歡他,如果推掉老家介紹的,就可能失去韓桂馨。

如果韓桂馨不同意與自己處對象,又可能失去老家介紹的,李銀橋左右為難。

毛主席見李銀橋不說話,就直接告訴他:「你去找小韓幫你寫回信不就找到答案了嗎?」

李銀橋恍然大悟:「明白了!謝謝主席!」

由此可以看出,李銀橋很能夠理解毛主席的意圖,開始是通過隻言片語,後來僅僅憑一個眼神,李銀橋就能夠意會。

毛主席這是讓李銀橋去試探韓桂馨,韓桂馨如果對李銀橋有意,看到煮熟的鴨子要飛了,肯定會阻止李銀橋同老家那位處對象。

如果韓桂馨對李銀橋無意,她就會促成李銀橋同老家那位的良緣,毛主席這一招,李銀橋怎麼都沒有損失。

李銀橋屁顛屁顛地依計而行,等到韓桂馨快把李銀橋的信快看完的時候,他不失時機地說:「如果你覺得不合適的話,我就推掉了。」

韓桂馨一聽,正好打蛇隨棍上:「那就推了吧!」

這層窗戶紙就這樣捅破了,毛主席知道後十分高興:「銀橋啊,你看你們兩個是家鄉人,又同時到我這裡工作,緣分啊!」

第二年兩個人就結了婚,但是兩個人沒有舉辦婚禮。

主席與韓桂鑫

毛主席覺得結婚是人生當中的大事,沒有舉辦婚禮終究是一個遺憾。後來到香山,相對比較穩定後,毛主席又催促兩個人補辦了婚禮才滿意。

毛主席一想到兩個人現在突然就要離開自己了,眼淚止不住,過了會兒,他抹去眼淚穩了穩情緒。

「銀橋啊,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你離開我也許會有更好的前途。」

「主席,我哪裡也不去,我就想一直跟在你身邊。」

「這怎麼行呢,我總是要死的,到時候,就不好安排你了,對了,我死了,你記得到我墳頭來看我。」

「我沒有死之前,你到北京,也要來看我,我去天津,也會來看你,就這樣定了,你哪天把小韓和孩子帶過來吃頓飯。」

4月12日,正好是周末,李銀橋一家三口來到了毛主席的住處。

毛主席從兩個人的工作安排,問到孩子的教育情況,基本上都問清楚後,毛主席讓其他警衛員給他們合影留念。

韓桂馨覺得差不多了,就對毛主席說:「我們就不打擾你工作了,你太忙了。」

她沒有料到,毛主席這個時候會翻她舊賬:「你現在知道我忙了啊?一起吃了飯再走吧!」

韓桂馨一聽,不好意思起來,毛主席這是假裝在為上次她擅自打擾自己而生氣。

當時韓桂馨剛剛結婚不久,她的戰友江燕過來祝福他們。

兩個好閨蜜在窯洞裡面嘰嘰喳喳半天后,江燕突然心血來潮:「我想同毛主席合個影,行不?」

韓桂馨豪爽地回答:「當然行啊,我帶你去!」

兩個人去找好給他們照相的人,然後像快樂的小鳥一樣飛到了毛主席辦公室外面,韓桂馨讓江燕在外面等著。

她直接推開了毛主席辦公室的門:「我戰友江燕想同您照個像,主席,你出來一下。」

毛主席放下手頭的文件和筆,先愣了一下,抬頭一看是韓桂馨,馬上就露出了一臉笑容:「遵命。」

毛主席隨後就起身出來,同韓桂馨和江燕照了一張相。

韓桂馨當時既沒有向上級申請,也沒有同毛主席事先預約,這是嚴重違反組織紀律的。

韓桂馨聽毛主席提起這件往事,忸怩了一會兒後,抬起頭說:「那個時候我不懂事,太冒失了。」

毛主席擺了擺手,韓桂馨明白毛主席是在用這件事來挽留他們吃飯,她就沒有繼續說下去了,而是答應一起吃飯。

吃完飯後,毛主席重新抄寫了一份《長征》,然後連同500塊錢交給李銀橋。

李銀橋收下了毛主席的詩,不收毛主席的錢,相互推辭了一會兒後,毛主席有些不高興了,李銀橋才不得不收下。

分離之後

李銀橋去天津公安局擔任副局長後,開始還經常過來看毛主席,後來就不怎麼過來了。

毛主席覺得有些蹊蹺,1969年去天津時,聽完天津市革委主任解學恭的工作彙報後,問他李銀橋的近況。

解學恭說,正在隔離審查,毛主席十分生氣:「簡直是瞎搞!」

毛主席之所以對李銀橋如此信任,是因為他對李銀橋了解的很。李銀橋不會有不忠之心,1947年,他是用計才把李銀橋借到自己身邊的。

當時蔣介石紅軍逼到了黃河邊,依然窮追不捨,情勢十分緊急,不過,要渡過黃河也能夠避其鋒芒。

但是之前毛主席曾經說過,不打敗胡宗南就不過黃河,他站在黃河邊考慮對策。

毛主席一支又一隻地接著抽煙,兩包煙很快就見底了,他伸出兩個手指頭繼續要煙。

周總理從身邊人員那裡問了個遍,找到了一支煙遞給毛主席,毛主席的衛士立即上前給毛主席點煙。

火柴一划燃,風就馬上吹滅了,如此反覆了好幾次,毛主席感覺十分無奈。

這個時候,時任周總理警衛員的李銀橋立即走上前,他劃燃火柴後,快速地用雙手擋住了風,毛主席把煙點燃了。

就是這一個默契的動作,讓毛主席對李銀橋來了興趣,他想讓李銀橋給自己當警衛員,李銀橋卻表示自己不願意去。

李銀橋

1938年,11歲的李銀橋就加入了紅軍,他是武當派的俗家弟子,小小年紀就把太極劍太極拳練得出神入化。

做了一段時間的特務員後,周總理把他要到了身邊當警衛員。

當了一段時間後,眼看同他一起參軍的戰友經常在戰場上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李銀橋心裡十分不爽。

前段時間,李銀橋實在憋不住了,他就向周總理提出要上前線,周總理見李銀橋實在憋得慌,就答應他過幾天就安排他上前線。也因此,他拒絕了主席的邀請。

李銀橋給毛主席點煙後的第二天晚上,汪東興和葉子龍就過來找李銀橋了。

汪東興時任警衛處處長,葉子龍是毛主席的秘書,李銀橋看到兩位上級來了,十分高興。

他以為是來落實他上前線的事情,結果讓他大失所望。

兩位領導讓李銀橋去給毛主席當警衛員,李銀橋趕緊拿周總理答應讓他上前線來做擋箭牌。

不過,當看到兩位領導露出不高興的臉色時,他馬上又改口說:「我服從組織的安排。」

葉子龍

過了幾天,李銀橋就被安排到了毛主席身邊,最開始,毛主席也不搭理他。

毛主席是性情中人,正在為李銀橋不樂意到自己身邊賭氣呢,不過,沒賭上幾天,他就決定同李銀橋好好談一談。

毛主席問李銀橋:「聽說你不樂意到我這裡來?」

李銀橋不想說假話,而且他心裡還在想著上前線,就小聲說:「不樂意。」

毛主席聽了哈哈大笑:「好,敢講真話!為什麼不樂意呢?」

「我想上前線打仗,調到您這裡來,我不能剛剛來就向您申請去前線,但是,萬一您以後不放我走呢?」

毛主席見李銀橋也說得合情合理,就說:「我們來個君子之約,我借用你半年。你再自由選擇去還是留,行不行?」

毛主席用徵詢的目光盯著李銀橋,接著說:「我也不讓你吃虧,給你安個衛士長好了。」

半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毛主席雖然日理萬機,卻還記得他同李銀橋的君子之約。

到期那天,他把李銀橋叫到身邊:「銀橋,我們的約定到期了,你可以自由選擇去還是留了,我絕對不會食言。」

李銀橋這次自己不好意思起來,他十分不舍地說:「舊約定到期了,我們可以再來一個新約定啊!」

毛主席要的就是李銀橋這句話,他高興地說:「好!我再借用你半年,等我打敗胡宗南,你又可以自由決定去還是留了!」

半年後,胡宗南也被打敗了,他同李銀橋的新約定也到期了,毛主席再次把李銀橋叫到身邊。

「銀橋,我們的新約定也到期了,你可以上前線去了。」

「當然,如果你願意,我想再同你來一個君子之約,我想再借用你半年,等我打敗蔣介石,我就完全放你走了。」

李銀橋一聽,自然十分高興,不過,他卻怎麼也捨不得離開毛主席了:「不用再來一個君子之約了,我不想走了,我要一直跟著您!」

半年後,毛主席打敗了蔣介石,因為第三次沒有成功約定,李銀橋就繼續留在毛主席身邊。

但是毛主席還是把李銀橋的事情一直記在心上,希望找一個機會,把他調到地方上去當領導,算是對他的一點點回報。

1962年毛主席來到天津聽聞李銀橋的近況後,很是詫異。

他把煙頭掐滅後,對解學恭說:「銀橋跟了我15年,我清楚得很,他不會有什麼問題!」

解學恭

解學恭回去後,立即安排相關人員給李銀橋落實了政策,1979年,李銀橋被調到北京,專門負責管理人民大會堂

三年後,他進入了公安部,退休之後,一直到各地宣揚毛澤東思想,直到2009年9月22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