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才,大名孫志高,絕對是《知否》里最讓人討厭又鄙視的男子。
明明一貧如洗,全家人都像寄生蟲一樣,依附在妻子盛淑蘭身上過活,卻偏偏理直氣壯的「軟飯硬吃」。
他到底憑啥呢?
1、長得好。
劇中的孫志高,長得賊眉鼠眼,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然而原著中的孫志高,卻完全不是這樣子。
明蘭去宥陽老家,第一次見孫志高,就發現這廝竟然長得眉清目秀,可謂擁有一副好皮囊。
這,也是孫志高丈母娘,當初選中這個貧寒子弟,給女兒淑蘭做女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要知道,一個好的樣貌,在那古代的婚姻里,可是相當有優勢的。
盛祖母當初去王家給盛紘提親,王老太太是不願意的,因為那時候的盛家和王家實力,差得有點大。
可是王老太太親眼看到盛紘後,反而喜上眉梢,因為盛紘長得很帥啊。
再還有盛長柏,那海家的門第也是相當高,可是盛紘如法炮製,帶著長柏親自上門去,結果海家老兩口一看玉樹臨風的長柏,立馬就同意了把小女兒海氏嫁到盛家。
再往遠了說,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才子司馬相如,一貧如洗,怎麼就騙走了富家女卓文君呢?除了現場彈奏那首《鳳求凰》的情歌,吸引了卓文君,還有他的高顏值。
司馬相如依靠他的好皮囊,不僅成功騙過老丈人,讓對方以為自己是個大人物,接待了他,讓他有機會被卓文君見識到,還因為這幅好皮囊,讓才女卓文君當天夜裡,就逃出家和他私奔。
所以,孫志高的顏值,是他敲開「軟飯硬吃」大門的通行證。
2、成名早。
孫秀才的母親,不止一次在大庭廣眾下宣布,她的兒子孫志高12歲就中了秀才。
所謂少年成名,這個優勢可太亮眼了。因為盛長柏這樣大家公認的好學生,也沒有孫志高考中秀才早。
著名女作家張愛玲,曾經就有一句流傳非常廣的名言:「出名要趁早!」因為人們天生對小小年紀成名的人,倍有好感。要是成名晚,便會無端生出一種惋惜。
正因為孫秀才早早成名,所以這個消息就會傳播的很廣,他得到的榮耀就會更盛。而年紀小,未來的可能性就無限,人們看好他的信心就更足。
所以,這些名聲無形中就滋養了孫志高的傲氣。如果說顏值是他後來「軟飯硬吃」的敲門磚,那少年成名則是他「軟飯硬吃」的底氣。
3、算命先生的「偉大」預言。
孫志高12歲考中秀才,引來算命先生的「偉大」預言,說他日後能做宰輔。
其實我們現在看這事,覺得古人真笨。可是那個年代,信息不發達,算命先生在社會上還是有一定認可度的。
而算命先生的斷言,無疑是給孫志高這個少年成名的榮耀,再加上了一道更厲害的砝碼,也更像是蓋棺定論了。
原本,人們只是模糊地認為,孫志高將來可能有出息,畢竟現在才12歲。可是算命先生一句「當宰輔」,就把這個出息給具體化了,人們對於具體化的東西,更容易相信那是真的。
於是,孫志高即便一直是個秀才,也堅信自己未來是高官,所以從不把淑蘭放在眼裡,即便盛家也有人在京城是五品官,他也敢「軟飯硬吃」。
4、寡母的高期望。
明蘭在宥陽老家,本來和品蘭在外面玩得正高興,丫鬟跑來叫她們去大廳拜見客人。品蘭一聽就眉頭緊皺氣呼呼的樣子,百般不情願。
結果,明蘭和品蘭腳還沒邁進門,就聽到大廳里有人肆無忌憚地大笑,要知道那時候的大戶人家女眷,這樣大聲喧嘩會被人恥笑的。
此人便是孫志高的母親。
然而,孫母接下來的一系列言行,才是真正讓明蘭大開眼界。這個老婦人第一次見人家明蘭,便拉著手細細打量,脫口而出「一看就好生養」!
好歹明蘭還是個未出閣的小姑娘,這話別說放古代了,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也讓人很無語的。
接下來,她又跑去明蘭祖母跟前,說要把明蘭介紹給自己的侄子,而且還讓盛家人趁著今天過節,乾脆把明蘭和她侄子的親事直接辦了。
見別人都不理她的話,竟然恬不知恥地說,明蘭只是個庶女,嫁給她那個侄子也算是高攀了。
可他那個侄子,明明就是一鄉下懶漢,正跟著她混吃混喝。
從這件事情上,就可以側面看出來,孫母對自己兒子的期望有多高。
你看,一個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混混侄子,她都覺得應該娶個高門貴女,明蘭這樣正五品京官家的女兒,都配不上她侄子。
所以,自家那個在她眼裡「12歲中秀才」,還被算命先生說「能當宰相」的兒子孫志高,估計在她眼裡,是要娶皇上的女兒才行的。
因此,孫母不切實際的高期望,肯定時時刻刻都在給兒子灌輸,直到有一天,成功把兒子養成了一個「軟飯硬吃」的一流高手。
5、會巴結人。
劇中的孫秀才但凡出場,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而且不光是對妻子淑蘭傲慢無禮,對一眾長輩全是這態度。
想想也覺得奇怪,孫志高的丈母娘李氏,那麼疼愛兩個女兒,孫志高要是連盛家人都瞧不上,出言貶低嘲笑,她怎麼會愚蠢到相中這樣的人?
就算李氏看重他是個讀書人,那也不會找個如此沒有禮數的人吧,李氏她又不傻,庶女出生的她可是在娘家斗得了主母和嫡姐的人。
再說了, 還有盛家大房的老太太坐鎮,她可絕不是吃素的人。
直到後來看原著,才明白其中原委。原來那孫志高,並非總是不可一世的樣子,他其實很會巴結人,尤其是對於比自己富有、官職高、聲望大的人。
他第一次見明蘭的祖母,就屁顛屁顛跑上去一頓恭維。
所以,孫志高後來能夠實現「軟飯硬吃」的目標,大概率是因為會巴結,一開始騙了丈母娘李氏和宥陽老家的長輩們,順利完成了做盛家女婿這第一步。
6、丈母娘和妻子的縱容。
孫志高丈母娘從一開始找這個女婿,心思就不純,為了和盛紘的老婆鬥氣。因為盛紘的老婆王若弗,看不起經商出身的李氏,論輩分,李氏還是王若弗的大嫂。
可是自己的兒子都不是讀書的料,李氏就把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給淑蘭找了一個讀書人。
為啥偏偏人海中選中了孫志高呢?
還不是因為孫志高不僅12歲考中秀才,還被算命先生說將來會做宰相,這就意味李氏將來翻身的可能性極大,而且一旦翻身,她就能狠狠把王若弗踩在腳底下,一雪前恥。
因此,當李氏這個念頭有了,可能就看不見孫志高其他的劣勢,比如人品問題,比如實在太窮,實在不夠門當戶對。或者看見了,只要能幫她實現打擊王若弗的目標,她就視而不見,無限包容。
而為了實現自己的私人願望,李氏大概率也會叮囑女兒,要服侍好丈夫,將來盛家大房揚眉吐氣,可全靠孫志高了。
於是,李氏無原則的縱容孫志高,哪怕他欺負女兒淑蘭,李氏也只是不斷拿錢財鋪子去平息小夫妻的矛盾,不斷滋養孫志高的貪婪,讓他理直氣壯地「軟飯硬吃」。
總之,孫志高母子確實令人生厭,讓人瞧不起。但他那麼差的人品,而且一貧如洗,還能最終變得不知天高地厚,「軟飯硬吃」到如此「高度」,背後原因令人深思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