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唐朝的國號是怎麼來的嗎?

「唐」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一帶。傳說我國上古時期的君主堯就號稱「陶唐」氏。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北周「八柱國」之一,因為佐命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李虎去世後爵位傳至李淵。隋代周后,李淵任太原留守一職,起兵反隋時李淵自稱「唐王」,後自立為帝建「唐」朝。 唐朝皇族李氏是隴西的軍事貴族,從秦代開始就是聞名的武將軍人世家。西漢飛將軍李廣就屬於這個家族。《舊唐書》和《新唐書》中記載著唐朝皇族李氏是道家先祖老子李耳的子孫,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把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暠認作遠祖。北周時期,李氏被改為「大野氏」作為一個新創立的姓氏。北周滅亡後,隋文帝楊堅恢復其為李氏。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大規模爆發,撼動了隋朝的統治基礎。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認為時機已到的李淵在晉陽起兵,於當年十一月貢獻長安並擁立隋煬帝孫子代王楊侑為隋恭帝,改元義寧。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 義寧二年(618年)五月,李淵廢除楊侑正式稱帝,定國號為唐,隋朝就此滅亡。李淵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長安。李淵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三子李元霸早夭,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唐朝建立後,李淵令李世民四處征戰,完成了實質上的統一。唐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繁榮強大的時代,在唐朝統治中國的近300年時間,中國的政治丶經濟丶文化丶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到了歷代史學家們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