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臨終前說的10個字,使武家免遭滅門之災。
明明掌權23年的她,殺了李世民很多子孫,可她死後為何卻無一人敢報復呢?她臨終前所說的那十個字究竟有多奇妙?
李世民去世之後,他的小老婆(才人)武則天被李治接入了宮中。
據說當時是李治的皇后提建議讓武則天進宮的,目的是打擊情敵蕭淑妃。結果兩個青銅弄來了一個王者,兩人都被玩沒了。
最後武則天成了皇后,武則天不僅要當皇后,還要當皇帝呢,很快機會來了。
李治因為中風,身體不怎麼好,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
在此之前,武則天都是小鳥依人,對李治十分順從。
然而當她執掌朝政後,立馬化身為女強人,於是有了二聖臨朝的局面,當時跟兩個皇帝沒啥區別,甚至武則天實權更大。
後來李治去世,太子李顯繼位,武則天按理說要放權了,但她哪裡捨得放呢?
於是她臨朝稱制,將李顯廢黜,把李旦扶立為帝,實際掌權的還是她,後來武則天感覺這還不過癮,乾脆不裝了。
她想要改國號為周,自己當皇帝,遮羞布都撕破了,李唐宗室哪裡能答應。
於是許多王爺開始起兵討伐,大才子駱賓王還寫了篇檄文,把武則天罵得狗血淋頭,但他們雖然罵贏了,卻沒有打贏。
武則天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哪能沒有準備?
於是李唐宗室中,掀起了一股腥風血雨,李淵李世民這一支血脈,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李旦被老媽這手段嚇壞了,連忙說:媽,我不姓李了,我跟您姓武好不好?
武則天這麼殘忍,難道沒想過呂后的下場,不怕她死後李家報復嗎?
75歲那年,武則天立兒子李顯為太子,想要把皇位還給李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在武則天之前,還曾有個權勢滔天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做呂雉,但是呂雉死後,劉氏諸王群起發難,對呂氏一族瘋狂報復,無論男女老幼全被斬了。
武則天熟悉歷史,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她對李唐宗室的手段,比起呂后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今她還沒死,餘威尚存,李唐宗室不敢幹啥。
等到她一死,武氏一族肯定要被滅門,武則天也很頭痛,身後事她也管不到啊。
而且在她快要去世時,局勢已經不受控制了。
公元705年,81歲的武則天病倒在床,李顯他們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禪位。
她最愛的男朋友,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都被禁軍給宰了,武則天知道圖窮匕見,再不做些什麼,武家就要掀起腥風血雨了。
於是她趁李顯來探視時,玩了一出苦肉計。
武則天老淚縱橫,哭著對李顯說:兒子啊,當初老媽把你從房縣接來,就是想把重擔交給你,媽當年苛責了點,不過都是考驗你啊!
武則天的表現,評個影后完全沒問題,李顯演技也不差,感動得都說不出話來,哭著說自己死罪,一副母子情深的樣子。開玩笑,玩政治的,誰的演技會比演員差。
之後武則天說了11個字,這11個字就是:去帝號,歸本宮,葉落歸根,聽到這句話,李顯居然放過了武氏族人,而且武三思等人,仍在朝堂參與政事,那麼這10個字究竟代表什麼呢?
去帝號,歸本宮,葉落歸根,我們逐一來分析這句話,古代把持朝政的皇后太后並不少,但是敢於稱帝的女人,也只有武則天一人了。
封建王朝對這事很忌諱,簡直就是逆鱗,你看古代的賊寇,比如宋江的梁山好漢,如果他們只是打家劫舍,朝廷還能容忍,甚至可以商量招安。
如果你要稱王稱帝了,那不好意思,朝廷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你給滅了,因為一旦稱帝,性質就變了。
所以朱元璋起義時,一直秉持著「緩稱王」的戰略,就是怕元朝急眼。
武則天放棄自己的帝號,是給了李唐王朝天大的人情。
意思就是說,武則天的武周不算數,她只是作為皇太后的身份,替李唐王朝打工的,她執政的時期,也屬於唐朝的一部分,李氏政權沒有覆滅和中斷。
而歸本宮,就是說她武則天,始終是李治的老婆,老婆幫丈夫守江山,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當初殺那些李唐宗室,也是因為藩王要反叛,要搶奪李治一脈的江山,所以她反應激烈了些。
另外她不算是皇帝,武氏一族也就算不得謀反。
最後葉落歸根,就是打親情牌了,在怎麼說武則天也是至親,她是李治的皇后,是李顯李旦的母親啊。
可惜武三思等人,不理解武則天一番好意,竟然發動政變篡權,最後父子兩人都被殺死。李旦即位之後,還將武三思父子斫棺暴屍。
當年若不是武則天11個字,可能武家所有人,都會是這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