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女兒」繼母生孩子,主席拿出200元:做女兒的得表示表示

上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志願軍在人們的夾道歡迎中凱旋歸來,主席親自歡迎他們的歸來。

在同志願軍戰士握手時,他發現隊伍中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出於好奇,他問這個小姑娘是誰。當他了解到小姑娘的身世後,沉思許久,紅著眼睛告訴這位女孩兒:「你做我的乾女兒吧」這個女孩兒是誰?為何能讓主席對她如此關注?她身上又有怎樣的故事?

出生在戰火中的小「勝利」

這個在歡迎儀式中曾讓主席分外上心的小女孩名叫李勝利,於1937年出生在硝煙四起的戰場中。

小小年紀的李勝利之所以能夠在戰場上無懼生死、榮耀歸來,來源於她母親對她的深刻影響。

李勝利的父親名叫李宗耀,母親名叫王蔭桐,兩人是山東省立醫學專科學校的同學,二人初次相見就心生好感。

從學校畢業後,二人結為夫婦、感情甚好,1937年,在戰火遍布在整個華夏大地時,他們的女兒出生。

李宗耀悲喜交加,喜的是女兒的降臨,悲的是祖國的戰亂,他希望抗戰可以早點勝利、人民可以早點脫離苦海,便為女兒取名「李勝利」。

如果不是特務的暗中作梗,小勝利或許會有個完整的童年,然而身處亂世,任何人的命運都身不由己。

小勝利不僅差點命喪偽軍之手,還親眼目睹了自己母親的慘死,一切都用從母親成為地下黨說起。

李宗耀和王蔭桐原本在新四軍軍中做隨行軍醫,軍長彭雪楓觀察到二人極具愛國情懷,恰逢他需要一個懂醫術的女地下黨員打入日偽軍區對一些人進行策反。

小姑娘目睹母親的慘死

在日偽遍布的封鎖區,策反工作相當危險,彭雪楓軍長找王蔭桐、李宗耀講了此項工作的危險性:「你們是醫生,比較容易接觸群眾、傳播新思想,但也最容易受到監視,稍有不慎就可能深陷危險,你們一定要考慮清楚。」

王蔭桐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我一定盡全力完成任務。」

在組織的安排下,王蔭桐和李宗耀在日偽軍區開了一個藥房,為生病的人看病拿葯,並對一些愛國人士進行策反活動。

由於王蔭桐夫婦醫術高明、為人和善,他們在當地深得百姓愛戴,本以為這項工作做的天衣無縫,殊不知,日偽特務早已察覺。

因顧及到在藥房抓捕王蔭桐會引發眾怒,他們則為王蔭桐設了一個圈套,企圖逼其招供。

1944年,特務偽裝成百姓求助王蔭桐,他們說家中有人生了重病,急需救治,醫者仁心的王蔭桐帶著救治藥箱和一雙兒女便跟著他們出了藥房。

在經過偏僻的左庄村高粱地時,特務們露出了真實面目,他們逼問王蔭桐關於地下黨的情況,王蔭桐閉口不言。

這些偽特將王蔭桐拽下車開始拳打腳踢,李勝利的哥哥趁亂跑入高粱地,剩下年僅8歲的小勝利哇哇大哭,她想要擋住壞人保護王蔭桐,卻被偽軍一把拉開。

看著王蔭桐軟硬不吃,惱羞成怒的偽軍直接一槍將其打死,小勝利親眼目睹了母親慘死的情景,她停止哭泣,似乎瞬間長大。

新四軍及時趕到,救下了小勝利,將她留在新四軍中扶養,因經歷了失去母親的痛苦,小勝利暗下決心:長大後要上戰場、殲敵人,為母親報仇。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李勝利申請上戰場,但由於她年齡太小,上級並沒有批准她的請求。

直到1952年,領導們經不住李勝利的軟磨硬泡,最終同意她參加抗美援朝,當時的她年僅15歲。

15歲的李勝利並沒有因年齡小而畏懼生死,相反,她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身先士卒、沖在一線,在條件艱苦的朝鮮戰場上屢次立功,深得戰友領導的一致好評。

小戰士成為主席的乾女兒

抗美援朝結束後,她和其他戰友一起回到北京,主席對這批志願軍給予了高度認可,在舉行歡迎儀式時,他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面目清秀的小姑娘。

在問到李勝利的家世時,李勝利說到:「我是李勝利,主席,今年15歲,在我8歲時,母親就被殺害,家中還有一個父親。」

毛主席不免心疼起這個堅強的姑娘,在炮火連天中生存下,可見其頑強的生命力,陷入沉思的毛主席看著李勝利說到:「你做我乾女兒吧。」

李勝利點頭答應,自此,她多了一位給她極大幫助的父親。

主席自從認李勝利為乾女兒後,對其視如己出,他不僅關心李勝利,也關心她的家人,為了改善李勝利父親李宗耀的生活環境,他甚至用自己的稿費補貼李勝利,還會在工作閑暇之餘親授李勝利毛筆字,李勝利無形間的文學修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而最讓李勝利感動的則是主席對她家庭的關心,生父李宗耀後來再娶了妻子,當她得知生父和繼母有了孩子後,內心五味雜陳,有對母親的思念,也有對父親的思念,但逝者已逝,她也不能對父親進行道德綁架

看著李勝利的悶悶不樂,主席猜到了她家中一定有事,果不其然,李勝利向主席說了繼母生子的事情,主席猜到了小姑娘內心的感受。

他拍拍乾女兒,拿出200元塞給李勝利告訴她:「這是好事,禮數可不能少,做女兒的得表示表示。」

李勝利感受到了主席海一樣的胸懷後,突然釋懷,她認為自己做為女兒,應該為父親高興,畢竟活著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而主席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也讓她覺得她並非孤身一人,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主席總是會給予指導,親生父親能做的也不過如此了吧。

小結

主席去世後,李勝利繼承了他的書法真傳,每次練字時,她都會想到干父親對自己的照顧、教導。

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主席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為人父的擔當,這種責任心值得每個父親學習。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