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後人考上狀元,經過岳飛墳墓時作了2句詩,後人讚不絕口

人人喊打的千古罪人秦檜岳飛墓前已經跪了上千年,由此可見人們對當年秦檜殘害岳飛的切齒之痛。

然而這一切也給老秦家的後人們帶來無盡的鬱悶和不安,以至於不敢再姓這個秦姓,由此可見輿論的偉大作用。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老秦家的後人給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的時候,直接說秦始皇的秦,為的就是與秦檜撇清關係。

這就帶來今天的話題,清朝乾隆年間,老秦家的後人考上狀元,差一點就因為這位是秦檜的後人而丟掉腦袋。

也算是狀元郎秦大士心思靈活,直接說出一句話,這才叫皇帝大為欣賞,委以重任。

那麼,這位秦大士到底是不是秦檜的後人

他又是如何化解乾隆帝的芥蒂的?後來在岳飛墓前,秦大士寫出什麼樣的兩句詩,以至於叫後人大為讚歎,這就是今天我們的話題。

朝廷昏庸奸臣當道

說到岳飛的報國之心,就不能不說說宋朝這個時代所獨有的特色,這就是重文輕武。

我們從本質上來認識,北宋的建立是建立在趙匡胤陳橋驛造反,因此上這位得了江山之後,非常忌憚軍事將領擁兵自重,於是便有了杯酒釋兵權這個傳說。

其實一直以來,人們對北宋的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感到疑惑,為什麼羸弱的北宋會有這樣的奇葩的發展?

應該明白,在這一期間,北方的金國並沒有得以發展,是受制於來自蒙古的掣肘。因此在前二十年,大宋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就是北宋經濟文化繁榮的大背景。

後來,蒙古開始向北發展,這就給金人提供了可乘之機,於是便頻頻侵吞大宋的北方疆土,以至於後來就連京城開封也時常兵臨城下,繁榮昌盛的大宋開始危機四伏,前途堪憂。

然而面對這種岌岌可危的態勢,北宋的皇帝並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反而是依仗著經濟繁榮,腰裡有錢,對北方的強敵步步退讓,割地賠款,為的是求得暫時的平安。

應該說,北宋的這種苟且偷生綏靖妥協政策,反而更助長了金人的膨脹慾望,也給後來北宋的坍塌埋下伏筆,種下隱患。

而岳飛的悲催,也正是在這個大環境之下顯得更加叫人惋惜,因為這樣的大英雄放在歷史上任何時代,岳飛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這也算是生不逢時。

從歷史上來看,岳飛跨越北宋到南宋整個時期,而這也正是北宋開始走向式微的階段

一開始岳飛就跟隨康王趙構,在大將劉浩的帳下聽命,也算是一位武將。雖然官職低微,也是一身武藝,深得上峰喜愛。

應該說這一時期,岳飛算是正規軍,然而到了南宋時期,岳飛的岳家軍顯而易見是妥妥的地方武裝,這就是為什麼岳飛的堅決抗戰的決心,難以得到高層的認可,這也就是為什麼到最後趙構以犧牲岳飛父子的性命為代價,也要與金人苟合。

其實趙構還有一種心理,因為此時自己的父親和哥哥都被金人擄走,一旦岳飛完勝金兀朮的話 ,二帝被放回來,這大宋江山該是誰當家

一山不容二虎,這一下子冒三隻老虎,這就叫趙構非常鬱悶,更反感岳飛的不識時務。

這也就是說,正是因為岳飛的民間武裝節節勝利,打亂了趙構與金人妥協的進程,因而才受到秦檜等人的打壓,直至被迫害之死。

當然這並不是為秦檜等人的行徑做辯解,也不是為秦檜刷洗罪過,因為歷史就擺在那裡,這就像後來秦檜的後人秦大士說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後人逆襲乾隆器重

對於秦大士到底是不是秦檜的直系後人,歷史上一直有爭論,其實就連秦大士自己也搞不清楚。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這位大清的狀元出身的懷疑,因為這秦大士出生在南京,而這裡恰恰是秦檜起家的地方。

秦大士的原籍在安徽,後來老秦家遷徙到南京落戶,按照這個節奏應該與秦檜沒有多大關聯。

然而,後來經過族譜的辨認,發現秦大士是秦梓的支脈,而這位就是秦檜的哥哥。從這個意義出發,說秦大士是秦檜的後人貌似沒錯。

秦大士先是考進舉人,五年後高中狀元。然而正當乾隆帝準備御筆欽點這位狀元的時候,卻發現這秦大士居然與秦檜是老鄉,而且兩個人都姓秦,這就不能不叫乾隆顧慮重重,於是便打發人把秦大士給叫來。

高進狀元又得到皇帝的召見,秦大士自然是很是興奮,卻不料剛見面就被乾隆潑了一盆涼水,只聽皇帝問道,你是不是秦檜的後人

秦大士一聽這話心想壞了,自己到底是不是秦檜的後裔,這件事可不是一句話能夠打發的。因為秦大士要是承認這回事,乾隆一句話就能把他打回原形

然而要是不承認,乾隆要是較起真來,萬一落實真是秦檜的後代豈不是欺君之罪?

說起來秦大士這個狀元也不是白給的,聽到乾隆的問話,秦大士腦子一機靈,脫口說了這麼一句話: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大士的這個脫口秀貌似答非所問,其實裡面的信息量很大

乾隆也是德高望重的君王,自然知道這位狀元郎的心機。因為趙構昏庸,這才有了秦檜這樣的大奸臣。而自己是智商很高的一代明君,又豈能在乎一代才子姓不姓秦?

再延伸一點來解讀這句話,你乾隆今天重用我秦大士,說明你就是聖君,而我秦大士就是能夠輔佐朝廷的肱骨大臣,這與我是不是秦檜的後人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反而更襯托出乾隆爺的偉岸襟懷。

當然乾隆也不是要為難秦大士,而是通過這樣的考量,試一試秦大士的應變能力。因為乾隆即便是再昏庸,也不會因為老秦家這個姓氏而埋沒人才。

乾隆的發難完勝,但擋不住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拿秦檜來調侃秦大士

話說這一天秦大士和同僚一起辦差,路過岳飛墓。人們一看秦檜跪在岳飛雕塑前的秦檜的銅像,一再要求狀元給這裡題寫詩文,以供後人讚賞。

秦大士心裡知道,這哪裡是題寫詩文,供人瞻仰,不就是先試探自己對秦檜的態度,顯然是想叫他出出醜,拉黑秦大士的人設而已。

事已至此,秦大士叫人拿來筆墨紙硯,揮筆寫下兩句詩詞,後來廣為流傳。

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大意是說,因為有了秦檜這個反面教材,後人起名字的時候都繞開檜這個字,而我來到岳飛的墓前卻覺得自己愧對這個秦姓。

其實這兩句詩寓意很深,一方面秦大士並不隱晦自己對秦檜所作所為的不齒,另一方面這位狀元又對老秦家充滿著期望,覺得應該放棄這些歧視,重在當下。

結語

今天我們通過秦大士在岳飛墓前的兩句詩詞,可以看出秦大士果真是才華橫溢的狀元郎,更是在期望人們能夠摒棄歷史的偏見,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因為歷史已經過去,做好今天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