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賈誼的《過秦論》中,有這麼一句話「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意思是:秦始皇派遣軍隊,南征百越國,在原本百越國的國土上設置了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願意服從投降),把性命交給司法官吏。裡面有提到的桂林郡,就是在廣西桂林一帶,象郡指的就是崇左一帶,但是桂林郡和象郡的管轄範圍遠遠不止是如今的範圍。桂林郡包含現在廣西的大部分土地,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可以說,廣西戰國時期是屬於百越國,那百越國和如今的越南是不是一樣的呢,或者說廣西在古代是屬於越南的國土嗎?其實百越和如今的越南沒有一點關係,廣西在古代也並非越南領土。
「百越」的稱呼起源於先秦古籍對南方沿海一帶古越部族的泛稱,又稱為古越族或越族。因為這裡越族族眾多,因此也稱為百越。百越包含的地域極廣,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等都是古越族人聚集的地方。
秦朝末年,南海郡尉趙佗乘秦亡之際,封關絕道,兼并嶺南的桂林郡、象郡。漢高祖三年,正式建立南越國,趙佗稱南越王。漢高祖十一年,南越國向漢朝稱臣,成為漢朝的藩屬國。南越國是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王朝政權,鼎盛時期的領土包括今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福建(一小部分地區)、海南、香港、澳門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南越與越南,名字顛倒,兩者是什麼關係呢?越南古名為安南,源自唐代設立的安南都護府。自秦朝開始,越南就是中國的領土,五代十國諸侯割據,安南脫離南漢逐漸獨立。越南長期作為中國的附屬國存在,清朝嘉慶年間,安南內亂,越南統治者遵宗主國旨意,改國名「安南」為「越南」。原本越南統治者想改「安南」為趙佗設立的「南越」,但清朝大臣認為,趙佗建立的南越國,比安南的統治區域大得多,涵蓋廣東、廣西等地,是以不能使安南改為南越,遂將「南越」掉轉順序,改為「越南」,這就是越南國名的由來。
歷史上的廣西,當中國處於混亂時期時,越南都曾出兵侵佔中國廣大區域,作為與越南臨近的廣西,自然是不能倖免。但絕大部分時期,廣西都是處在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作為中國領土而存在的。廣西的主要人口是漢族、壯族、瑤族等,而越南的主要民族構成是京族。所以,廣西從古至今都不屬於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