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2歲當師長,建國後官至解放軍總參謀長,晚年因犯錯鋃鐺入獄

世事變遷,人生起伏。農村放牛娃黃永勝地蛻變史的精彩程度堪比小說主角。他的人生成就符合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後人對他褒貶不一的評價也說明了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正直的人。

黃永勝小時候家徒四壁,小小農村少年開始尋求出路。毫無疑問,參軍拿軍餉是當時他最好的選擇。機緣巧合之下,黃永勝參軍不久就趕上了秋收起義。大概是上過幾年私塾的原因,能多多少少知道革命的故事。心中有個底,也就放心大膽地跟隨著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的大部隊上井岡山。這對於年輕的黃永勝來說是踏入一個新世界,在部隊不僅能有吃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受到了洗禮。少年身上的好奇、機敏吸引了毛主席的目光。

在秋收起義部隊轉移的過程中,黃永勝被分配到毛主席的隊伍之中,自然有了與毛主席交流的機會。在這過程中,黃永勝深受毛主席思想的影響,自身的政治素養不斷提高,對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就在這一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毛主席在思想上深深地影響了黃永勝,為成為一名革命戰士而光榮,更為無產階級解放獻身。毛主席對青年一代有寄託有希冀,就將黃永勝原來的名字改成現在這個,既是對他個人成長的一種期待,更是對他們一起奮鬥的事業的堅定。黃永勝遇到了一生的精神導師,人生目標也在眼前清晰。

加入中國共產黨以來,黃永勝的優秀表現也讓他一步步往上走,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的排長、連長、副團長、團長,後來又任紅三十一師長、紅一師三團團長。不僅參加了長征還先後輾轉到東北任司令員,參加過大大小小的解放戰役。黃永勝走的每一步都算數,在槍林彈雨中磨練出來的勇將。

也是後來人們熟知的林彪部下的四大金剛,黃永勝輾轉來到林彪的麾下,在這又開始了他人生的新一個轉折。林彪自然沒錯過這個有勇有謀的年輕人,好苗子自然被好好栽培。黃永勝功績斐然,肯吃苦有能力的他自然會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當時年僅22歲就當上了師長,可見未來可期。

在這過程中,黃永勝的格局不斷被打開。莽夫之勇帶不來永久的勝利,還得學習更新自己。復盤一場場戰役,反思總結經驗,大大小小的戰役也讓黃永勝有了一套自己的軍事戰略,野生指揮家也有過硬本領。

懂思想、懂作戰,也懂生活。即使在艱苦的條件下,也會苦中作樂,閑暇時刻的音樂最是撫慰人心。黃永勝的會享受,也引起了一些人對他作風的不滿,尤其是沾花惹草這類事兒。批評少不了的,但我們也認識到一個更鮮活的黃永勝。

新中國成立以後,黃永勝官至解放軍總參謀長。晚年的黃永勝在特殊時期參與林彪集團的活動被撤職剝奪政治權利,還被判了18年有期徒刑,在保外就醫的過程中在青島去世。

戎馬一生為革命出生入死,晚年犯錯誤鋃鐺入獄。多少遺憾唏噓,但對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有功之臣,還是抹除不了他的功績。當然對於他的過失也不能過於苛責,即使誤入歧途但信仰依然堅定,畢竟從來沒有完美的人。

在黃永勝去世後,他的遺骨也得以移回家湖北咸寧鄉。也算是落葉歸根,魂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