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軍閥被葬入八寶山,有人質疑他憑什麼,周恩來:此人有三大功績

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是我國建制最高、紅色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園林式公墓。朱德、彭德懷、董必武、任弼時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愛國民主人士、文學家、革命烈士等紛紛安葬於此。

圖|周恩來

然而,就是這樣的革命聖地,卻安葬了一位國民黨舊軍閥,有人質疑他憑什麼能被葬入八寶山,周恩來知道後專門站出來解釋:「只因此人有三大功績!」

這位被安葬於八寶山的「舊軍閥」便是「雲南王」龍雲,龍雲到底幹了什麼,能被葬入八寶山,周恩來所說的「三大功績」又是什麼呢?

圖|龍雲

一、巨蟒繞樑,雲南王現世

1884年11月19日,一代政壇風雲人物龍雲出生於雲南昭通炎山松樂村,父親是村子裡的黑彝土司,漢名龍清泉。

據村裡傳聞,龍雲出生那天,母親夢到了家中巨蟒繞樑,在滿月的時候龍家又來了遊方和尚,和尚留下了一副對聯便飄然離去。

上聯是:「龍乘雲,虎隨風,晚來龍虎莫相逢。」

下聯是:「玉兔升,玉兔明,九九重陽狗咬人。」

還有一句偈語:「倒騎牛背禍亦福,大夢驚覺壬寅中。」

說來也奇,龍雲的一生意外符合和尚所說的,身為彝族兒女,龍雲天生是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倔脾氣。

除了上學、放牛和勞動外,龍雲還經常練習武術,機緣巧合下,拜得名師教導,學得一身好武藝。

說起近代的武術家,人們第一反應想到的都是霍元甲,卻不知龍雲曾在雲南大敗法國拳師,一舉發跡的故事。

那是在1914年的秋天,一位法國大力士來到昆明,傲慢地對雲南都督唐繼堯說道:「聽說昆明的武術家很厲害,我們要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擺擂台,如果三天內沒人打敗我,我就在昆明教授法國武術!」

唐繼堯反問道:「那如果你輸了呢?」

「我輸了?哈哈,如果輸了我們從此不再踏足昆明!」

「好!一言為定!」唐繼堯憤憤說道。

法國人離開後,唐繼堯馬不停蹄趕到雲南講武堂滇軍張貼懸賞告示,遍尋高手與法國大力士打擂,當時龍雲剛從雲南講武堂畢業,正在尋找謀生出路,不願意節外生枝,便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圖|剛從講武堂畢業的龍雲

打擂當天,法國拳師用歪歪扭扭的漢字在大紅布上寫著「打遍天下無敵手,十個打擂十個滾下台」的口號,氣焰十分囂張。

雲南的武師和武術愛好者看到這情景,紛紛上台與之決鬥,沒想到這個法國大力士還真有兩把刷子,一個個挑戰者都被打得鼻青臉腫,跌落台下。

法國大力士一把撕爛上衣,展示自己健美的體魄,然後指著台下的圍觀者,用蹩腳的漢語罵道:「哈哈,東亞病夫!全是東亞病夫!」

就在這時,一個皮膚黝黑、身材瘦小的年輕小伙飛身跳上擂台,法國大力士定睛一看,頓時哈哈大笑。

眼前的小夥子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頭頂的高度才到法國大力士腋下,大腿和大力士滿是肌肉的胳膊看起來差不多粗。

就在這時,小伙脫下身上的軍裝,只留下一件黑色馬褂,擺好架勢,隨時準備戰鬥。

大力士不屑地說道:「瞧瞧你的樣子,像個茄子,還敢來找我較量,簡直找死!」

小伙冷哼一聲,回道:「那就看看是誰找死吧!在下龍雲,請賜教!」

話音剛落,法國大力士就舉起沙包大的拳頭朝龍雲揮舞過去,龍雲側身躲避,直接給了一記直勾拳,卻因胳膊長度不夠,只擦到了大力士的下巴,被他躲了過去。

龍雲立馬改變戰術,揮動鐵拳朝大力士頭部猛捶過去,大力士急忙將雙臂舉起保護頭部,沒想到,龍雲每一捶都似有千斤之力,震得胳膊生疼。

大力士抵抗不住,急忙叫停比賽,硬說龍雲手臂里藏著鐵器。

龍雲冷哼一聲,當著眾人的面脫去上衣外褲,露出精壯黝黑的身材,裁判將他全身搜遍,都沒有發現任何鐵器,大力士只能繼續比賽。

兩人似走馬燈般在台上轉來轉去,尋找彼此的破綻,突然,一滴汗水從法國大力士額頭滑落,大力士一側頭,龍雲當即飛起一腳,對方大吃一驚,急忙彎下身子躲閃,沒想到龍雲只是虛晃一招,立馬變換身法,一腳踢到了大力士頭部。

大力士硬挨一腳,身體站立不穩,龍雲運足力氣,直接一招「和尚撞鐘」,捶得大力士腦瓜嗡嗡作響,晃悠了幾下,倒在了地上。

法國大力士被打倒在地,半天都沒有站起來,裁判宣布龍雲勝利。

台下立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大家一擁而上,將龍雲高高舉起,拋向空中,龍雲一戰成名,成了昆明人心中的「英雄」。

此戰過後,龍雲當上了昆明警衛軍大隊長,成了唐繼堯最器重的「心腹」。

圖|唐繼堯

1915年12月,雲南首義,討袁護國。

唐繼堯因護國討袁,功勛卓著,聲名甚偉,野心日增,帶領滇軍一會兒靖國,一會兒護法,一會兒北伐,隻手遮天,試圖問鼎中原,終被其野心拖累。

唐繼堯將復辟的希望放在柳州警備司令龍雲身上,可彼時的龍雲也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哪裡還顧得上唐繼堯。

眼看寒冬將至,滇軍數萬將士還沒有過冬的棉衣,彈藥也極度缺乏,身無分文的龍雲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司令部的馬夫突然跑進來報告,刷馬的時候發現馬廄里露出了一塊石板。

龍雲趕緊關好大門,親自找來鋤頭,撬開了石板,裡面埋著一個半人高的水缸,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封一封的毫洋,拿出來一數,足足有25萬。

龍雲高興壞了,趕緊拿錢購置了士兵過冬的衣物棉被,還添置了軍械糧草。

在龍雲和滇軍的幫助下,唐繼堯重新當上了「雲南王」,論功行賞時,龍雲功勞最大,升任為第五軍軍長兼滇中鎮守使,兵權政權集於一身。

此時的龍雲,距「雲南王」的寶座僅有一步之遙。

1927年大年初四,龍雲聯合胡若愚等人聯合「倒唐」,發動「二·六」政變,成立了會議制的省務委員會,胡若愚等人不願與龍雲平分天下,趁其不備發動奇襲,龍雲被關進了監獄。

危急時刻,被唐繼堯解散的龍雲舊部盧漢等人集結在一起,將龍雲救了出來。龍雲重返昆明,大權在握,「雲南王」就此現世!

圖|龍雲

二、幫助紅軍,第一大功績

在長達37年的民國歷史中,滇軍一直都是一支不可小覷的相對獨立的軍閥勢力,自蔡鍔創軍以來,滇軍一直在國內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巔峰時期的滇軍,一度將勢力範圍擴張到川、貴、桂等地,不論是在搶佔地盤的軍閥混戰,還是在血肉相搏的抗戰中,滇軍都不負「強軍」威名,衝鋒在抗戰第一線。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啟了聞名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一紅二方面軍先後兩次路過雲南三個多月,在雲南各族人民心中撒下了革命的種子。

紅軍進入雲南後,蔣介石企圖利用這個機會將中央軍開進雲南,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怎能毫無察覺?

龍雲答應蔣介石出兵攔截紅軍,其實大多數情況都是以追趕為主,很少攔截,紅軍路過雲南雖然經過虎頭山和六甲之戰,但是和路過其餘地區相比,明顯順利了不少。

紅軍剛進入雲南的時候,龍雲就找來滇軍師長張沖商議該如何對待紅軍。

張沖說道:「主席,蔣介石心懷叵測,你可要防備他搞清一色的一統天下啊!你看貴州王家烈,前腳被薛岳騙到南京,後腳就改編了他的軍隊,兩相比較,蔣介石的威脅可比紅軍大多了。」

「我怎不知蔣介石打什麼主意,眼下咱們應當防備薛岳,我看紅軍不過是路過而已,沒有什麼威脅。」龍雲說道。

「是啊,主席,如果我們與紅軍大動干戈打起來,豈不是便宜了蔣介石!不過薛岳的命令也不得不從,我們就作出追擊紅軍的姿態,保留實力,見機行事!」

龍雲點點頭,轉頭對張沖說道:「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和紅軍開火。」

隨後,張沖率領兩個團的兵力尾隨在紅軍後面,紅軍一動就立馬裝出追擊的樣子,紅軍一停,就留在原地休整。

紅軍渡金沙江花了7天時間,張沖就找借口按兵不動7天,薛岳催急了,張沖便裝裝樣子往前走兩步。

回憶起這段經歷,張沖笑著說:「真要算起來,紅軍是我親自送出雲南的。」

1935年4月27日,周恩來率領紅一方面軍行軍至雲南曲靖地區,這一天曲靖的天氣很好,艷陽高照,萬里無雲,周恩來和戰士邊說邊走,情緒十分高漲。

突然,三架偵察機從昆明方向飛了過來,在紅軍上空盤旋了半天飛走了,這三架偵察機莫名其妙的行為搞得周恩來都有些捉摸不透。

不一會兒,昆明方向的公路上飛速駛來三輛卡車,卡車上清清楚楚標記著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周恩來趕緊帶著紅軍埋伏下來,等到卡車靠近,才突然沖了出來。

卡車被紅軍逼停,一個國民黨軍官從卡車上走了下來,裝模作樣問道:「你們是哪個部隊的,怎麼打扮成共軍的樣子,不要開玩笑了!」

周恩來冷哼道:「誰和你開玩笑,你已經成了俘虜了!」

國民黨軍官立馬嚇得癱軟在地,周恩來沒有再理睬他,命令戰士將卡車上的物資繳獲。

圖|長征時期的周恩來

沒想到三輛車上裝滿了紅軍急需的白葯、罐頭等物資,還有兩張珍貴的地圖,這兩張軍用地圖成了紅軍過雲南時最珍貴的寶貝,那些白葯更是拯救了無數紅軍戰士的生命,直到過草地時,這些白葯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如今看來,這三車物資真像是龍雲故意送給紅軍的,那他又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據老作家馬子華回憶,龍雲曾對他親口描述過這件事,當時有一個農民打扮的人來到了公館門口,說是有緊急軍情彙報,副官聽到這句話又不敢不報,只能將此人帶到了龍雲面前。

龍雲一見他,便覺得此人有些不對勁,連忙屏退左右,問道:「誰派你來的?」

那人不說話,只是從懷中拿出一個牛皮信封,遞給了龍雲。

龍雲打開一看,竟然是老朋友羅炳輝,羅炳輝在信中寫道:「龍雲老友,許久不見,一切安好?此次紅軍路過貴寶地,目的是北上抗日,一不攻城奪寨,二不騷擾地方人民,請轉圜餘地,放紅軍在一些州縣渡過江去……」

龍雲看完信後,關切地問道:「羅炳輝先生還好嗎?」

「他很好,您放心!待到革命勝利,他邀請您再見呢!」

龍雲放心地點點頭,隨後又叫夫人拿來500塊錢,交給這個人,囑咐道:「這些錢你拿回去,有人盤問你,就說是昭通來的,讓他們有事去問龍主席!」

那人深深鞠了一躬,轉頭就走,龍雲趕緊喊住:「你可吃過飯了?」

「吃過了!再見吧,龍先生!」

那人走後,龍雲立馬給前線的孫渡寫了一封信,囑咐他只需要追趕紅軍,不必攔截,之後又準備好了藥品、罐頭等,讓孫渡伺機送給紅軍。

就這樣,那些物資和地圖順利落入了紅軍手中,這便是龍雲立下的第一大功績,周恩來永遠記得龍雲在紅軍危難之際提供的幫助。

當時龍雲本就被蔣介石處處針對,但他還是冒著被抓住把柄的危險,竭盡所能向紅軍提供幫助。

圖|蔣介石與龍雲合影

三、誓死抗日,第二大功績

1937年,日寇大舉侵華,「雲南王」龍雲主動請纓,誓死抗戰。

雲南地理條件特殊,東南沿海港口被日軍封鎖,後方的緬甸也被日軍入侵,腹背受敵,情況十分危急。

龍雲緊急召集二十萬民工修建鐵路,僅用半年時間就修建成了千餘公里的滇緬公路,成為盟軍向中國輸送物資、彈藥的唯一國際戰略大動脈,為中國打開了一條生命通道。

龍雲親自率領第六十軍從雲南奔赴前線,一路上跋山涉水,危機重重,途經雲、貴、湘各省,趕往淞滬戰場。

可惜的是,由於徒步行軍花費了大量時間,60軍抵達湖南時會戰已經結束。

龍雲沒有休息,當即轉赴武漢,部隊進城時受到了武漢民眾的熱烈歡迎,德國軍事顧問見到龍雲率領的滇軍後讚不絕口,稱這支軍隊為「當今國民黨最優良的部隊」。

1938年的徐州會戰中,日軍藉助飛機、大炮、坦克徐州展開立體攻勢,龍雲率領60軍將士誓死奮戰,衝上陣地與日軍貼身肉搏,徹底粉碎日軍佔領徐州、圍殲國軍的計劃。

徐州會戰後,龍雲統計滇軍傷亡,出雲南時共帶了12個團,如今只剩下了5個團,183師有一個營500餘人均壯烈犧牲,僅剩一名戰士生還。

台兒庄戰役中,滇軍將士死戰不退,為最終的勝利爭取到了寶貴的戰機。台兒庄戰役,中國軍隊共犧牲了5萬多人 ,光滇軍陣亡人數就高達5000多人!

徐州會戰剛剛結束,滇軍又馬不停蹄參加了武漢保衛戰,由於60軍傷亡過重,便與新編五十八軍和新三軍聯合組建為第三十軍團,改名為國民黨第一集團軍,龍雲擔任總司令,盧漢為副司令。

新組建的第一集團軍,在盧雲的帶領下參加了南昌、長沙等大型會戰,表現十分出色。據統計,在整個抗戰期間,雲南向國內各戰場輸送兵力40萬,滇軍參與的大型戰役20多場,將士傷亡高達10萬餘人。

龍雲帶領滇軍在抗戰中立下汗馬功勞,其本人也為雲南人民立下了千秋偉業!

龍雲在雲南主政18年,做了許多利於民生的好事,比如整頓財稅、新修水利、興辦實業、興辦教育等,對推動雲南及各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教育、文化發展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南京政府無數次掀起「反共高潮」,龍雲都堅定不移實行民主改革,在他的管理下,雲南中共地下組織基本沒有遭到破壞,就連美國人都稱讚龍雲統治的雲南是「中國的民主堡壘」。

四、反蔣反獨裁,第三大功績

隨著時間的推移,龍雲越來越清晰意識到,蔣介石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革命者,這些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伺機拿下龍雲,掌握雲南的統治權。

圖|蔣介石

可龍雲是一個堅定的民主革命者,本就是為了革命才加入國民黨陣營,沒想到當初深受孫中山先生信賴的蔣介石,如今卻與民主革命漸行漸遠,面對日寇的「侵略鐵騎」,蔣介石竟然採取「不抵抗政策」,還要求國軍與積極抗日的共產黨軍隊作戰。

多疑敏感的蔣介石很快就察覺到了龍雲的「二心」。抗戰一結束,蔣介石立即派遣盧漢率領滇軍六十軍開赴越南接受日軍投降,滇軍一走,龍雲身邊只剩下一個保衛團,杜聿明當即率領中央軍發動軍變,解除龍雲兵權。

為了安撫雲南各部勢力,蔣介石任命更好掌控的盧漢為雲南省主席,只允許他留下4個保安團,可惜,蔣介石低估了盧漢,在後來的昆明起義中,盧漢在龍雲的勸說下,作出正確選擇,徹底與蔣介石決裂。

一出「陳橋兵變」,讓主政雲南18年的「雲南王」龍雲成功跌落寶座,卻也讓滇軍徹底與蔣介石背道而馳,數萬滇軍將士不斷起義,為龍雲正名,薛岳以平定雲南起義為名趁機吞併了滇軍58軍和新編3軍,剩下的滇軍60軍,93軍則被蔣介石派往東北地區。

本來蔣介石想借解放軍的手消滅龍雲殘部,沒想到60軍軍長曾澤生竟然在長春率部起義,反將了蔣介石一軍!

早在解放戰爭之初,國軍中就有許多將領,在正義的感召下,紛紛宣布起義,到了解放戰爭中後期,百萬國軍兵敗如山倒,起義部隊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在所有起義國軍中,有10支部隊的影響最大,起義將領分別是曾澤生、傅作義、高樹勛、盧漢等,其中曾澤生和盧漢起義與龍雲有脫不開的干係。

長春起義的60軍軍長曾澤生曾為龍雲心腹,率部起義後被改編為解放軍第50軍,在朝鮮戰爭中表現英勇,一躍成為解放軍的王牌部隊。

第二個就是盧漢,盧漢在龍雲的提議下,將駐守昆明的中央軍李彌沈醉等人悉數扣押,宣布雲南起義。

1962年6月24日,龍雲因急性心肌梗塞病逝於北京,他的夫人顧映秋為其寫下輓聯:「民主反蔣,盡瘁畢生,貢獻雖微,耿耿永懷忠國志。」

在龍雲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我黨同志評價龍雲是「一個光榮的愛國者」。

圖|龍雲之墓

後來,龍雲被葬入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有人質疑他憑什麼能被葬在這樣的革命聖地,周恩來知道後,親自站出來為他解釋:

「只因此人有三大功績,第一,他對中國民主革命有貢獻,有功;第二,他反蔣反獨裁,有功,第三,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他堅決抗戰,誓死鬥爭,有功!」

短短几句話便概括了龍雲跌宕起伏的一生。

不論龍雲是什麼身份,他在抗日戰爭中率領滇軍誓死抗戰,與日寇死戰到底的精神,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仰。

面對蔣介石獨裁政府時,龍雲依舊堅持民主改革,積極為雲南人民做好事、謀福利,甚至在蔣介石的眼皮子底下,向紅軍提供幫助,其膽魄、風度及政治眼光,都非常值得敬佩。

確實,龍雲是國民黨舊軍閥出身,但是在民族是非、民族大義面前,卻沒有半分猶豫,他是一個真正救國於水火中的好將領,是深受雲南人民愛戴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