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西康軍區副政委魯瑞林率軍進入大涼山剿匪的時候,在嘎基彝族部落,發現了一個漢人奴隸。這位漢人奴隸的左眼已經失眠,清瘦蒼老,常年吃睡在牛馬棚里,替主人放牧牛馬。當他得知民族工作隊就是當年的紅軍時,這位漢人奴隸異常激動,並且還說起了當年為紅軍強渡大渡河擺渡的事。
而且這位漢人奴隸還主動要求帶著工作隊上山剿匪,這時有一位隨行的記者,就將這件事寫成了一篇新聞報道,交到了魯瑞林手中。魯瑞林一看才知道,原來這就是西南軍區一直在尋找的老船工。
時間回到1935年5月,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行軍到四川石棉縣安順場的中央紅軍,決定強渡大渡河。為了阻止紅軍過河,國民黨軍一把火,燒掉了安順場所有的渡船,以及街上的房子。
1935年5月24日夜裡,紅軍通過連夜激戰,將兩個連的敵軍全部殲滅了,還繳獲了唯一的一條渡船,並順勢控制了安順場附近的河段,接著紅軍還找來了當時安順場上身手最好的船工帥士高。在5月25日清晨時分,帥士高叫來了當地人鄭有倫、減仕華、汪有倫、和另外四個船工,一起把小船推下了河,讓紅軍先遣隊的17勇士上了船。
而對岸就是敵人密集的槍炮掃射,船下是500米寬的湍急大渡河。但是這些都沒有阻止帥士高等船工強渡大渡河的決心。這17名勇士終於順利上了岸,還成功搶佔了敵人的工事,控制了渡口。之後,經過多天的日夜擺渡,帥士高他們終於把紅軍全部送到了大渡河的對面。得知此事的蔣介石大發雷霆,並且下令要嚴加懲罰幫助紅軍過河的船工。
從此以後,帥士高等人就過上了背井離鄉的逃亡生涯。直到新中國成立,大西南獲得徹底解放後,帥士高等船工才得以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