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慧犧牲15年後,毛岸英說出其遺言,毛主席沒聽完就已淚流滿面

提起毛主席的妻子,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個名字——楊開慧。

毛主席在娶楊開慧之前,曾有過一個妻子羅一秀。但由於是包辦婚姻,毛主席一直不願意承認她是自己的妻子,始終將她當做自己的姐姐。因此,兩人雖然有夫妻的名義,但始終以姐弟的身份相處。

所以說,楊開慧雖然是毛主席的第二任妻子,但從另一方面講,她是毛主席承認的第一任妻子。當然,她也是毛主席一生的摯愛。

1927年,毛澤東前往井岡山發起秋收起義,楊開慧則留守照顧孩子以及繼續發展黨組織。然而,三年後身在家鄉的楊開慧不幸被捕。面對敵人逼問毛澤東的去向,以及要求她公開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的要求。

楊開慧堅定地說:「要我和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除非海枯石爛。」

惱羞成怒的敵人,在1930年11月14日,將楊開慧於殺害於瀏陽門外識字嶺。毛主席得知消息後,悲痛難忍。

15年後,楊開慧與毛澤東的大兒子毛岸英從蘇聯回國。在毛岸英講出楊開慧臨死前的遺言時,毛澤東還未聽完,就已淚流滿面。

楊開慧臨死前的遺言究竟是什麼?為何會讓毛主席還未聽完,就已經控制不住情緒?

一生摯愛楊開慧

楊開慧與農民出身的毛澤東不同,他們楊家祖輩都是湖南長沙縣板倉的大戶人家。

其父楊昌濟,是當時著名的論理學家和教育家。先後留學於日本、英國,還曾遠赴德國進行實地考察。因此,楊昌濟對當時東西方的教育、倫理、哲學,有著深入的研究與了解。這也就讓楊昌濟做出了與其他父親都不同的舉動——為女兒取字。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楊開慧其實還有一個字。據說,楊開慧出生的那天早上,板倉上空紅霞萬朵,煞是美麗。因此,楊昌濟在女兒出生之後,為她取名楊開慧,號霞,字雲錦。

因有著一個如此開明的父親,楊開慧打破了板倉沒有女孩讀書的先例,7歲時便在家人的幫助下進入了學堂。先後就讀於楊公廟小學、隱儲女校、衡粹女校和縣立第一女子學校。

除了上學外,楊開慧最喜歡的就是聽父親講述他在國外的經歷見聞。因此,楊開慧可以說是自小就接觸了先進的思想。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楊開慧,活潑開朗又知書達理,雖是富家女,卻沒有富家女身上的驕縱。

像楊開慧這樣的人,與毛澤東本應該沒有什麼交際,但緣分就是這麼妙不可言。

1913年,毛澤東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而此時,楊昌濟就在這所學校任教。

楊昌濟為人開明,與很多老師都不一樣。再加上他豐富的留學履歷,使學生們在他的課堂上,能夠增長很多見識,聽到很多不同於國內的理論見地。因此,許多學生都很喜歡上他的課,而毛澤東也是其中之一。

這聽起來,毛澤東似乎只是喜歡楊昌濟的課,並沒有機會接觸到楊開慧才對。但事實是,毛澤東對於學習,不管是哪門課,都要學通學透,因此在遇到難題的時候,經常去到楊昌濟的家裡詢問。

楊昌濟面對如此好學的學生,自然也是十分歡迎的。日子久了,楊昌濟就發現了毛澤東身上傲人的才華,漸漸將其當做了自己最得意的學生。而毛澤東在請教楊昌濟的過程中,也越發敬佩這個老師。師生二人之間的感情,也越發深。

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毛澤東見到了楊開慧。看著這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子,毛澤東悄然心動。

而楊開慧在面對,這個在父親面前總能侃侃而談,懷有遠大抱負,而且深受父親讚賞的人,也是心生愛慕。

兩人隨著見面次數的增多,也越發親密。

1918年,楊昌濟離開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前往北京大學,人倫理課教授。自此,楊開慧跟隨家人前往北京。

不久之後,毛澤東聽從楊昌濟以及蔡和森的安排前往北京,並在楊昌濟的安排下進入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

在北京大學工作的這段時間,毛澤東與楊開慧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25歲的毛澤東時常帶著17歲的楊開慧漫步在北京的街頭,訴說著雙方的愛意以及共同的理想。

1920年,19歲的楊開慧嫁給了27歲的毛澤東。這場婚禮對於一個富家女來說,無疑是「寒酸」的。

當時的他們只用了6塊大洋請親友吃了頓飯,而且沒有花轎與鳳冠霞帔。但這對於楊開慧來說,已經是最好的婚禮了。能與有著共同理想與信念的毛澤東結婚,一起都不是問題。

英勇犧牲

1921年,楊開慧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我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與毛澤東以及有著共同信念與理想的人,一通奮鬥在革命前線。

不久之後,為了掩護毛澤東,楊開慧退居二線,專心地做起了聯絡員,為黨和毛澤東在各個地點傳遞消息。

除此之外,楊開慧還是毛澤東的「秘書」,時常幫他起草文書,整理報告材料。

1925年,楊開慧協助毛澤東創建了中國農村最早的黨支部之一—中共湖南韶山支部。

1927年4月,楊開慧生下了兩人的第三個孩子毛岸龍。7月,大革命失敗,我黨被白色恐怖所籠罩。9月,毛澤東根據組織安排在湘贛邊界發起秋收起義。

而楊開慧則在組織的安排下,回到板倉繼續展開地下工作。但不久之後,楊開慧就與組織失去了聯繫,也與毛澤東失去了聯繫。

就算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楊開慧依舊沒有退縮,她努力發展黨員,繼續艱苦奮鬥了三年。

直到1930年10月,楊開慧在忙完工作回到家後,不幸被敵人抓捕。

楊開慧被捕後,敵人強迫她交出黨組織人員名單以及毛澤東的通訊地址。但楊開慧怎麼可能會背叛黨組織?

在敵人的各種酷刑下,楊開慧緊咬牙關,自始至終只說了「不知道」三個字。敵人看著如此倔強的楊開慧,又想了一招。

他們將楊開慧帶到記者面前,稱只要楊開慧公開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當即便可放她自由。

聽到這話的楊開慧,直截了當地說:「要我與毛澤東脫離關係,除非海枯石爛!我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敵人面對如此「不知好歹」的楊開慧,立馬決定將其殺害。

1930年11月14日下午1點,楊開慧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英勇就義,年僅29歲。

毛澤東在報紙上看到消息後,頓時感到一陣暈眩,幾欲暈倒。當即寫信給楊開慧家人,信中寫道「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長子告知愛妻遺言

當初,楊開慧在被捕之後,她與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也一同被敵人關進了監獄。

毛岸英當時親眼看到母親每一次被叫去審問之後不久,就會上傷痕纍纍的被帶回他們的牢房。

當時的毛岸英才八歲,小小年紀的他,看著滿是傷痕的母親,什麼都做不了,只能流著眼淚聽母親安慰自己。

毛岸英不知道,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他和母親什麼時候才能夠回家。

然而就在11月14日凌晨,一隊士兵來到監獄,要將楊開慧帶走。

當時的楊開慧明顯是感覺到了什麼,她對自己的兒子說:「來日見到爸爸之後,替媽媽告訴爸爸。我沒有做一件背叛黨和背叛爸爸的事情,我永遠都愛爸爸。」

毛岸英雖然年幼,但此時他也明白,媽媽要離開自己了。忍不住的失聲痛哭,在楊開慧被帶走的時候,他不停的喊著「媽媽」,但楊開慧始終未能回頭。

當時的監斬官見此心中不忍,告訴楊開慧只要現在「回頭」一切都來得及。在被楊開慧拒絕後承諾,會讓她母親將孩子帶走。

楊開慧被害後,毛岸英被送回家中。隨後,帶著毛岸青與毛岸龍跟著外祖母一起生活。

此時,周恩來得到楊老太太撫養著三個孩子的消息。為了避免連累楊家人,也為了三個孩子的安全。他安排地下黨員,將三個孩子送到了上海。

不久之後,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三兄弟一時之間流落街頭。為了養活自己的弟弟,毛岸英想盡各種辦法賺錢。

但三個不大的孩子,誰又願意僱傭呢?因此,三兄弟幾乎天天餓肚子。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兄弟三人時不時就會遭到地痞流氓的欺負。

就在這一過程中,毛岸青腦部受傷,落下了頭痛的後遺症。而最小的毛岸龍,也失蹤了(現也有說是當時因病去世)。

這邊,毛岸英兄弟在外流浪。那邊的黨組織也在不斷的尋找著,他們兄弟三人的下落。為了避免毛岸英兄弟遭到迫害,黨組織一直小心翼翼的尋找。這也導致,他們在直到1936年才找到。

黨組織在找到毛岸英兄弟之後,得知毛岸龍已經不在,悲痛之下,決定將他們安排到更安全的蘇聯。自此之後,毛岸英帶著毛岸青在蘇聯生活了10年。

1945年年底,毛岸英回國。毛澤東知道之後,異常激動,在毛岸英到達延安之後,立馬與他相見。

在面對十多年沒見的兒子,毛澤東問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媽媽走前都說了些什麼?」

提起媽媽,毛岸英也紅了眼眶,沙啞著聲音說道:「媽媽要我告訴你,她沒有做一件背叛黨和背叛爸爸的事情,她永遠都愛爸爸。」

毛澤東聽到後頓時淚流滿面,再次寫下「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在楊開慧去世後,毛澤東從未停止對她的思念。有時看著天上那輪明月,就會想到愛妻楊開慧。

這個唯物主義者,會忍不住的想,古時有嫦娥奔月一說,楊開慧會不會也去了月亮上。她會不會看到,他已經實現了兩人共同的革命理想。

1957年,毛澤東收到楊開慧年輕時至交好友,也是毛澤東的戰友柳直荀烈士遺孀李淑一懷念柳直荀的一首詩之後,立即寫下《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其中的驕楊指的便是楊開慧。

毛澤東自始至終都未能忘記楊開慧,除了日常的思念外,他還時不時的寫信關懷岳母一家。由於無法離開,毛澤東經常要毛岸英回家為楊開慧掃墓,在外祖母面前替他儘儘孝道。

小結

楊開慧與毛澤東是在那個年代自由戀愛的,兩人之間既是愛人亦是革命戰友,兩人之間的感情是任何人無法比擬的。所以,她才能說出那句:要我和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除非海枯石爛。

而楊開慧寧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亦是令人敬佩的。面對身後的稚兒,她毅然決然選擇維護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