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正式建館,博物館主要收藏反映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國古近代軍事史和世界軍事史的文物,開國少將賈若瑜擔任第一任館長兼黨委書記。
賈若瑜
賈若瑜剛上任,就遇到了一個難題。當時軍事博物館準備畫一幅關於南昌起義領導人的油畫,胡喬木在《中國共產黨三十周年》中寫道,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是周恩來、朱德、葉挺、賀龍,但賈若瑜查閱史料後,認為胡喬木說的不準確,他便親自去找周恩來總理核實情況。
周恩來也認為胡喬木的提法不對,他說:「南昌起義領導人的排列應該是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賈若瑜請周恩來給他寫個東西,作為依據,周恩來於是用國務院的信箋給他寫了下來。
賈若瑜回去以後,安排人按照周恩來給的排序畫了一幅油畫,經過中央軍委的審查通過後正式展出。但沒過幾天,中宣部發來通知,要求賈若瑜把這幅油畫送到革命博物館去審查,賈若瑜心想,這中間肯定出問題了。
賈若瑜把畫送到革命博物館後,發現那裡也有一幅關於南昌起義領導人的油畫,是按胡喬木說的周恩來、朱德、葉挺、賀龍的排序畫的。中宣部的一位領導說:「在一個地區展出同一個歷史事件,卻有兩種不同的提法,這是不好的,因此你們兩家都要說一說根據。」
南昌起義油畫
革命博物館的負責人說:「賈若瑜明顯是錯的,《中國共產黨三十周年》上面說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是周、朱、葉、賀,而他卻改成了5個人!」
賈若瑜說:「南昌起義時,胡喬木同志當時在做什麼工作?我這裡有周總理的指示。」隨後他拿出了周恩來寫給他的信箋。
最後中宣部的領導對賈若瑜說:「老賈,你這幅畫就留在這裡,你們回去再畫一幅。」於是這幅南昌起義領導人的油畫就留在了革命博物館。
晚年的賈若瑜回憶此事時曾說:「我們黨的歷史有許多有爭議的事,要不要真實地反映歷史,不僅是記錄歷史的史學家,也是傳播歷史的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賈若瑜是我軍一名著名的儒將,不僅仗打得好,而且理論水平很高,建國後他曾有很多次機會去大軍區擔任領導職務,但為什麼偏偏去軍事博物館擔任館長了呢?
1915年,賈若瑜出生於四川省合江縣,是現代名醫之後,後來他隨家裡遷居貴州省赤水縣。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一批中共黨員回到合江開展黨的工作,建立了中共赤(水)合(江)特別支部,並在這裡創辦了學校和平民夜校,賈若瑜成為了這兩所學校的第一批學生,並在接受黨的啟蒙教育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當時白色恐怖的歲月里,赤合特別支部的辦學資金只能靠自籌資金解決,當時還是少年的賈若瑜就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他經常能從地主土豪的手裡「敲」出一些錢來。
當時合江有一位地主叫吳承北,此人最大的嗜好就是斗鳥,他養著一隻號稱「鐵爪將軍」的畫眉鳥,每次斗鳥都能贏不少錢。賈若瑜得知此事後,決定主動找吳承北斗鳥,「敲」他一筆錢作為辦學資金。
畫眉鳥
斗鳥這天,賈若瑜身穿長袍,將一隻小貓藏在袖筒里,他先假裝去看鳥,然後趁吳承北不注意,將袖筒里的小貓和「鐵爪將軍」打了個照面。因為貓是畫眉鳥的剋星,「「鐵爪將軍」在看到小貓後被嚇得不輕,在斗鳥時始終不敢出籠,急得吳承北滿頭大汗。最終賈若瑜不戰而勝,輕鬆贏下了20塊大洋。
1934年4月,赤合特別支部派賈若瑜去上海聯繫黨組織,但他到上海後,雖經多方聯繫,始終沒與組織取得聯繫。幾經周折之後,賈若瑜只能利用親戚的關係,暫時到國民黨軍第85師擔任排長,在與組織失去聯繫的日子裡,賈若瑜時刻保持著警惕的心情,並獨立進行著秘密的工作。
1935年8月3日,第85師在湖北來鳳的板栗園與紅二、六軍團遭遇。賈若瑜所在的機槍連連長經商去了,臨時讓他負責部隊。賈若瑜抓住這個機會,把全連帶到了隱蔽的山凹,命令所有士兵不許開槍。同時他派人與紅軍取得了聯繫,最終沒費一槍一彈,就把一個完整的機槍連交給了紅軍。賈若瑜也順利歸隊,由於他有高中文化,被分配到紅四分校任軍事教員,並跟隨部隊走完了長征。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賈若瑜被調到中央紅軍大學擔任學員隊隊長。「西安事變」以後,中央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賈若瑜任第七隊隊長,既負責學院日常行政生活的管理,又擔負一些戰術課題的教學任務,同時還兼任中央黨校和陝北公學的教員。
賈若瑜
由於賈若瑜的工作負擔過重,他很快就累倒了,甚至還出現了嘔血的癥狀,學校知道他的情況下,專門批准他離職休養。
不過賈若瑜身強力壯,很快就恢復好了,此時他也不想留在後方當教員了,正好120師師長賀龍在延安參加會議,賈若瑜於是主動去找他,要求到前線去,經賀龍同意後,後方政治部給他開了去120師的介紹信。
隨後賈若瑜拿著介紹信去找學校教育長羅瑞卿,他開門見山地說:「今天我是來向您道別的,去120師。」
羅瑞卿看了賈若瑜的介紹信後,笑著說:「既然你的病已經好了,明天你就去慶陽分校,擔任分校軍事主任教員。」
賈若瑜雖然沒去成120師,但可以繼續工作,心情也是不錯的,於是便接受了。談話的最後,羅瑞卿從抽屜里取出一支派克鋼筆遞給賈若瑜說:「你就安心地在學校工作吧,這支鋼筆送給你,你搞教學用。」
羅瑞卿
這支鋼筆賈若瑜一直視為珍寶,並使用到了退休。
1938年12月,抗大第一分校成立,賈若瑜奉命挺進敵後,到晉東南地區辦學,任軍事總教、校勘編輯主任和第三支隊長。
賈若瑜到任以後,首先就到離抗大一分校僅20多里路的八路軍總部作調研。他找到作戰科長羅舜初、隊訓科長李壽軒,並對他們說:「軍事課需要充實,請給我點材料。」就這樣,賈若瑜先後取得了平型關戰役、雁門關戰鬥、神頭嶺伏擊戰等戰例的材料。
賈若瑜還主動去向129師師長劉伯承請教游擊戰的經驗,劉伯承對他說:「什麼是游擊啊?游,就是走;擊,就是打。游而不擊,是逃跑主義,擊而硬碰是拚命主義,都是要不得的。我們要游,要擊。也就是,哪裡好走,走哪裡;怎樣好走,怎樣走;哪裡好打,打哪裡;怎樣好打,怎樣打,才是正確的。」賈若瑜聽後大受啟發。
就這樣,賈若瑜一邊教學,一邊在戰鬥空隙不斷總結經驗,這使他的課既有深厚的戰術理論功底,又能做到通俗易懂,因此深受官兵們的歡迎。
1939年夏天,賈若瑜奉命到晉東南開大會,朱德在會上問一分校校長何長工:「聽說你們有個教官講課講得很好,大家都稱他為『游擊大王』,他是誰啊?今天來了嗎?」
何長工
何長工指著坐在一旁的賈若瑜說:「就是老賈啊!」
此時賈若瑜一下子站了起來,「啪」地向朱德敬了個禮。朱德見賈若瑜如此年輕,不禁高興地說:「好嘛,我們就應該多培養一些『游擊大王』式的教員!」
不久以後,閻錫山在浮山整頓部隊,他辦了一個訓練班,並請八路軍派人去講游擊戰,賈若瑜奉命前往。對方對賈若瑜的招待非常豐盛,頓頓都是雞鴨魚肉,這讓吃慣了粗茶淡飯的他很不習慣,所以每頓飯都沒吃飽。
有一天晚上,賈若瑜覺得餓了,便派警衛員到外面買些雞蛋糕回來吃。沒想到以後每天吃飯時,他的桌上都會有兩塊碩大的雞蛋糕,賈若瑜也不在意,拿起來就吃。
直到賈若瑜上完課離開以後,才明白桌上放蛋糕的原因:原來那天警衛員出去買蛋糕,正好被接待方發現了,他們以為賈若瑜愛吃蛋糕,所以每天專門為他準備兩塊。有了這次的經歷後,賈若瑜以後很長時間都不再吃蛋糕。
1940年3月,賈若瑜奉命率抗大一分校前往膠東,組建抗大第一分校膠東分校。在此後的10年里,賈若瑜參加了膠東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全部戰役和戰鬥,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賈若瑜
1955年,賈若瑜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兩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軍事學院畢業,那一屆學員中只有兩人得了滿分,賈若瑜就是其中一個。本來組織上已經任命賈若瑜為濟南軍區參謀長,但正當他準備赴任時,收到了葉劍英的一封電報,最終被留在了軍事學院任教員。
1959年,賈若瑜又參加了軍事博物館的籌建,並出任第一任館長。
1959年8月的一天,賈若瑜突然收到上級的通知,要把軍事博物館關於彭德懷及其部隊的陳列品通通撤掉。這天晚上,賈若瑜一夜沒睡,他想:如果把和彭德懷相關的文物全部撤掉,那麼平江起義、中央蘇區反「圍剿」、「百團大戰」、抗美援朝等歷史還如何向參觀者交待?
第二天,賈若瑜就去找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向他彙報了自己的看法,說如果撤去相關文物,既不利於團結,也解釋不清楚歷史。羅瑞卿於是說:「你去找劉帥、聶帥和陳賡同志,問問他們的意見,回來後再告訴我。」
賈若瑜於是先後找到劉伯承、聶榮臻和陳賡徵求意見,他們都表示應該保留和彭德懷有關的文物。最後羅瑞卿拍板說:「那就保留。」
於是賈若瑜頂著巨大的壓力,把和彭德懷有關的文物仍然保留在原有的位置上,他說:「實事求是地反映歷史的原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歷史畢竟是歷史,容不得人隨意更改。」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1964年,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向軍委提出請求,調賈若瑜到南京軍區任參謀長。賈若瑜曾在膠東和許世友共事近10年,而且當大軍區的參謀長也遠比博物館館長有實權,但當軍委徵求賈若瑜的意見時,他卻作出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選擇,他說:「新中國軍事教育百廢待興,以我的性格和經歷,我更願意從事軍事教育工作。」
最終賈若瑜放棄了去南京軍區工作的機會,先後擔任軍事學院教育長、副院長等職,並且一干就是20多年。
在這20多年裡,賈若瑜先後出版和發表了書籍、文章達500多萬字,其中一部30萬字的《孫子探源》傾注了他幾十年來的心血,在孫子軍事思想的研究領域獨樹一幟。當時的軍委副主席張震專門為此書作序,並給予了高度評價:「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系統地闡述《孫子》軍事思想的源流,是前人還未做過的事情。」
晚年離休後的賈若瑜並沒有閑著,他先後擔任了國防大學老年大學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顧問、人才雜誌社顧問、《紅葉詩社》社長等職,每天依然忙忙碌碌。200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之際,賈若瑜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專門寫下了一首《滿江紅》:
八十年來,神州地,風凄雨切。思往事,虎狼當道,萬家嗚咽。國運艱難天日暗,民主憔悴金甌缺。聽春雷,動地醒雄師,驚河嶽。
炮聲響,傳馬列。謀遠略,齊團結。看紅星耀彩,景雲層疊。推倒「三山」征腐惡,掃除百害翻新葉。看今朝,耋歲展宏圖,營仙闕。
晚年的賈若瑜
2016年8月13日,賈若瑜逝世,享年101歲。
作者簡介:帝哥,一位90後上班族,專職寫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體平台發表多篇10萬+的爆文。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帝哥說史」,一起探討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