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70萬偽滿關東軍被蘇聯擊潰,溥儀被捕真實影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由日本政府扶植起來的偽滿洲帝國政權也由此垮台,傀儡皇帝溥儀退位。

但準備逃往日本的溥儀一行,卻在16日被蘇聯紅軍俘獲,至此,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以成為俘虜的方式宣告結束。

亡國之君成為日軍傀儡

自光緒帝駕崩之後,整個大清朝也陷入了一片風雨飄搖之中,慈禧召集大臣們拍板,讓年幼的溥儀繼位,諸事安排妥當後,慈禧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在經過半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後,溥儀的登基大典如期舉行,當時的天氣寒冷不已,北方風吹得呼呼作響,尚在幼齡的溥儀被凍得渾身發抖、坐立不住。

看著在下方三拜九叩個沒完的朝廷大臣,忍受不了寒冷的溥儀立馬開始耍起了性子,大哭大鬧想要回家,一旁的攝政王和輔政大臣連忙哄勸,就這樣清朝第十代,也是最後一代皇帝的登基大典草草地結束了。

登基後的溥儀接手的大清江山就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1911年,武昌起義的革命烽火以燎原之勢席捲全國,南京成立了以孫中山為首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溥儀的屁股還沒坐熱,就遇到這等大事,他身邊的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後來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他成功逼迫年僅六歲的溥儀退位,並承諾優待皇室。

幾年後,自信心極度膨脹的袁世凱在逼得溥儀退位後,腦袋一熱自己也要當皇帝,龍袍加身後不久就在全國人民的反對下離開人世。

看到了袁世凱死了,清朝的舊臣們一片歡呼,這時的溥儀已經到11歲,也許是已經長大,懂得了權利的滋味,此時的他不再吵鬧,反而是認真嚴肅地想要真正地成為皇帝,再一次登基的他明顯有了不同,北京城里一度又升起了清朝的龍旗

不過已經開啟民智的中華民族不,會再接受一個腐朽的制度,所以,很快他也在全國人民的聲討中下台了。之後,溥儀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雖然很辛苦,但是他依然對復辟抱有期望。

很快他的機會來了,九一八事件之前,溥儀在日本留學的弟弟溥傑回來看望他,同行的還有一個日本客人,這個日本來客告訴他溥儀,只有日本人可以幫你恢復祖業。

滿腦子都是皇位的溥儀再度重燃了希望,他接受了日本人的條件,在日本軍警的護送下來到東北,出任了偽滿洲帝國的皇帝。

坐在那日思夜想的龍椅上的時候,享受著山呼海嘯般的「萬歲」呼喊聲,這讓溥儀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祖宗的江山沒有丟,在自己的運作下還是回來了,溥儀沉醉在這種感覺中。

他身著龍袍訪問日本,一路上都有龐大的艦隊護送,到達日本之後還得到了日本天皇的親自迎接,並且還受到了日本皇室以及民眾的熱烈歡迎,這讓溥儀興奮不已,他感覺,這才是九五之尊該有的樣子。

不過溥儀卻忘記了,他只是個傀儡,當皇帝的代價就是要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並簽字表明是自願請求日軍進入國內,讓日本的入侵合法化。

一切都不過是交易而已。

日本投降,皇帝成為階下囚

正當溥儀沉醉在出賣國家和利益換來的皇帝寶座時,二戰的形勢卻在急劇變化。

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宣布對日作戰,代號為「八月風暴」的行動就此展開,8月9日0時,蘇軍正式沿著偽滿洲國的國境線開始攻擊。

東寧綏芬河兩個方向受到突破,長春和哈爾濱接連受到了蘇軍的轟炸,在消滅日軍的前哨部隊之後,蘇軍開始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等河流開始分批渡河。

上岸後為了出其不意,蘇軍並有提前展開炮火轟炸,而是乘著夜色襲擊了還在睡夢中的日軍營地,許多日軍根本來不及做出有效應對便被消滅。

即使日軍的戰略縱深很長,但也還是抵擋不住蘇軍的鋼鐵洪流,當坦克裝甲車啟動引擎開始呼嘯的時候,日軍的抵抗顯得非常的軟弱無力,這幾乎成了一面倒的屠殺。

號稱七十萬的日本關東軍被打得潰不成軍,死傷慘重,被俘者更是不計其數,很快到了8月15日,日本天皇便宣布投降。

日本投降後的第二天,溥儀還召開了偽滿洲國最後一次所謂的御前會議,地點選在了離溥儀行宮不到百米的地方,由一間倉庫改造而成。

坐在會議桌前,溥儀神情凄然,感慨萬分,他就任偽滿洲帝國政權的皇帝14年,以前每次在這裡起草的詔書,都是由日本的漢學家操作的,用的都是文言文。

看著眼前的這些大臣,溥儀心中萬分不甘,本以為自己能夠光復祖業,重整大清,到頭來終究也只是黃粱一夢罷了。象徵性地交代了幾句之後,這最後一次御前會議也草草收場了,就像他年幼時的登基大典一樣。

各個偽滿洲國大臣全體起立向溥儀行上大禮,溥儀沒有像往常一樣快速離開,而是將他們一一扶起後再握手告別。

回到住處的溥儀沒有休息,而是立即指揮隨從將他所有討好日本的一切照片與膠捲焚燒殆盡,他的臉色在火光中忽明忽暗,猛地,好像想起了什麼似的,他又發瘋般的將房間內的日記本和祖宗排位全部丟到了火堆中。

火焰一下子竄得更高了,溥儀卻跪倒在地,失聲痛哭。

第二日一早,日本人來向溥儀通報了前往日本逃難的行程安排,先坐火車前往通化,再坐飛機去瀋陽轉機前往東京。

溥儀聽後木然地點了點頭,不過他不知道的是,瀋陽這時已經危在旦夕了。

到達通化後,由於前往瀋陽的飛機不大,所以溥儀只能帶少數人離開,最終敲定人選:弟弟溥傑、兩個妹妹、三個侄子、一個隨從、一名醫生。1945年8月18晚,溥儀在向其他皇室成員揮淚告別後,登上了飛機。

19日清晨,飛機到達瀋陽機場,一群衣著不整的殘兵儀仗隊在這裡列隊,身心俱疲的溥儀此時也沒了檢閱的興緻,他們一行下了飛機後便到休息室等待準備進行下一趟前往日本的飛機。

就在這時,蘇軍的第12集團軍派遣空降部隊佔領了整個瀋陽機場,還盤踞在這裡的日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躲在休息室的溥儀一行被槍炮聲嚇得趴倒在地,瑟瑟發抖,有兩名日軍不聽警告想去駕駛飛機逃離,結果卻因操作不當導致飛機一頭撞上圍欄引起爆炸,機毀人亡。

等到一切聲音都慢慢平靜的時候,溥儀這才小心翼翼地從地上爬起來,他用手帕擦拭掉頭上的汗珠,一抬頭就看見了從門口進來的蘇軍軍官,臉色頓時一片慘白。

清朝最後一位皇帝被俘。

從俘虜再到公民

休息室中,蘇軍軍官直接讓翻譯告訴溥儀,飛機已經準備好了,快走吧。

顯然,他們已經知道了溥儀的身份,而溥儀也表現得非常配合,將武器繳械之後,他們登上了飛機,在飛行途中,溥儀不斷地向蘇軍軍官表示自己一點也不想去日本,並誠摯地感覺蘇軍將他救了下來。

當飛機抵達赤塔機場後,溥儀一行隨即又被押往當地衛戍司令部,很意外地,溥儀聽到一聲中國話:想方便的,現在可以下車。這讓溥儀吃了一驚,以為自己被送到中國政府了,後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會說中文的蘇軍士兵,這讓他鬆了一口氣。而後溥儀便被蘇軍宣布拘留並送到了伯力收容所。即使當俘虜的感覺讓他感覺非常難受,但是他還是暗暗慶幸,至少可以免除一死。

在蘇聯拘留期間,溥儀一直都是被優待的,生活起居全部都有他的侄子和隨從照顧,而他自己也非常識趣的沒有擺出皇帝架子。從蘇聯的態度中,他也琢磨出了一些名堂,對方應該是想要自己揭發日本帝國的罪行,並不會對她怎麼樣。

想到這裡的溥儀靈機一動,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先爭取在蘇聯生活,而當時蘇聯與英美在二戰中是盟友,到時候再想辦法逃往英美,這樣他就可以躲避中國政府的懲罰,帶著從國內帶出來的金銀珠寶做自己的富家翁了。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溥儀不惜花費重金去討好他能接觸到的蘇聯軍官,並多次寫信希望能申請留在蘇聯,在戰後對日本的審判中,溥儀也作為證人站出來對日本的罪行做出了指控。

可是在新中國成立後,蘇聯對溥儀失去了興趣,沒有利用價值的他自然就被蘇聯遣送回國。

而惴惴不安的溥儀在回國之後通過勞動、學習,接受教育和改造之後也認清了自己的罪惡,終於在1959年9月,由劉少奇主席對他發布了特赦令,並舉行了特赦大會。

溥儀在聽完主持人念完他的特赦令之後,再次痛哭失聲,本以為必死無疑的他獲得了重生的機會,這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被封建社會的人們認定為天子的人,終於再次經歷了蛻變,他從一個罪惡政權的傀儡成為囚徒後,再成為了一個平凡人,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的普通公民。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人類文明進步的大勢也是浩浩蕩蕩,因為時代永遠都是在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