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罪》看清趙鵬超拉攏李伯東的緣由,才懂紀念常征鬧僵另有原因

文/小航

瓊崖山五號礦難事發28年,「真兇」藏在暗處,鄧立軍父子遭殘忍殺害。

常征領導的四人專案組,陷入一環又一環的迷惑。警察內部,內鬼浮現。鄧小軍臨死前,忍痛道出,父親之死牽涉到巨大利益。線索再次斷,心思縝密的常征,明白幕後操控者的歹毒。


得罪趙家,三兄弟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形勢堪憂,常征的每一次風險寓意著新危機降臨。查相隔時間久遠的礦難案,挖出趙嘯聲強大勢利,上級領導不得不對他實施「按兵不動」策略。


張秋峰唱黑臉,李伯東唱紅臉

一個在明處讚美常征斷案如神,一個在暗處氣得直跺腳,二人狼狽為奸,接到趙嘯聲的通知,不管用哪種辦法,阻止常征查礦難案。

趙嘯聲露出可怕的神情,這個惡人比誰都清楚,礦難舊案時隔這麼久,當初草率結案犯事者不止一人。攔截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原地伏法,接受法律宣判。28年前,一手接了重大案件的封口費,成立鐵石礦業集團,



《罰罪》悟懂趙鵬超詢問礦難案的事實,便知趙嘯聲撒謊。這樣一位昌武的風雲人物,怎會不知引起社會轟動案件,危害程度有多深。趙嘯聲犯包庇罪,重大案情,私瞞不報。因強硬實力的保護,一手遮天。



在趙家祠堂,父子二人聊的話題,涉及到各個模塊。接觸企業不久,趙鵬超並不曉得父親發展家業,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祠堂的那番談話,作為掌權人,趙嘯聲用重量級的話語權泄漏54張黑桃J,第一位線人李伯東。

正如我起初猜忌,李伯東的高升,得益於趙嘯聲的提升。他們站立統一戰線,造成民不聊生。趙家產業逐步發達,貧民住爛尾樓,危機房。正是李伯東的糊塗,昌武做小本生意的百姓,要為「地頭蛇」讓路。


人的慾望程度越高,越不知足。互相滿足,互為供給,這是人性的險惡之處。在趨利避害的時代下,想要致富,長遠共事,一個同生共死的夥伴尤為重要。從清廉到腐敗,支隊長李伯東邁出一條不歸路。

「拿人好處,替人消災」八字寫盡李伯東荒誕的升職路,格外悲涼。顧家的丈夫,愛女如命的爸爸,單位里人見人愛的好領導。李伯東親手打了一副爛牌,在警察廳里呼風喚雨,隨著礦難案內幕再現,提防常征。


李伯東與趙家裡應外合,關係縝密,揭露了高官和富商黑暗見底的商業聯盟。據我推斷,李伯東身上有兩件血案。這個人,看上去嚴厲負責,對下屬友好,真面目完全令人意想不到。

《罰罪》戲劇性的一幕,猜想不到壞人扮演的角色,常征周圍的前輩肖副局長,嚴政委,張隊長,都有嫌疑。我佩服編劇設計劇情的疑點,18集謎團重重,細思可微的畫面歸納出正反兩派各有動機。


1 趙鵬超「拉攏」李伯東的緣由

李伯東剛結婚時,看上了一套市區內的學區房,光首付幾十萬。夫人和女兒急切想住進新家。李伯東手頭存款少,正巧這套房是趙嘯聲旗下,趙嘯聲託人了解到,李隊長買房缺點錢,從中伸出援手,救他於危難。


了解到需求者的夙願,趙嘯聲直接擬合同。合同書上的條款很清楚,在威逼利誘下,李伯東簽了,如願和家人住在得來的房子,事實上,那套房子是趙嘯聲掠取不義之財奪得。李伯東知情不報,仍甘做「腐蝕官員」的實情既揪心又悲戚,

假設李伯東當時已經位居濱西分局高位,不可能屈服趙嘯聲。說得深刻,簡言概之,奢望在這座城市活下來,地產大亨便宜送愛心,解決夫妻危機。趟了這趟渾水,李伯東戴的警帽上,有洗不幹凈的污點。從那天以後,趙嘯聲關照李家人,如自家親戚,


三番五次的幫襯,李伯東將趙嘯聲當恩人,加深友情。《罰罪》聽完趙嘯聲敘述的回憶錄,慢慢認識到一則不容忽視的現狀。渴望光環的青年,最貪心。他們身上的擔子重大,一邊養家,一邊抓罪犯的李伯東,顯然從接受賄賂那刻,人品大降。平日里只能遮掩,虛偽骯髒的面孔。



從側面來講,李伯東是全劇的悲情縮影。貧窮導致他走錯路,經濟誘惑慫恿他在犯罪深淵越走越深,這種情況,我們難以用兩極化思維批判,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些事,經歷過,才懂苦辣酸甜。

趙嘯聲籠絡人才,不靠腦力,藉助人力,財力。直擊對方心脈,不得不承認,李伯東認輸,甘願為趙老爺子賣命的隱情,充滿諷刺意味,戳穿「寒門出不了貴子」的社會現實,


對比老爹的步步為營,趙鵬超收納小弟招數,軟中帶硬。招招見血,能這麼形容,趙鵬超一點不講人情道義。自從明白創始人的良苦用心,派手下打斷李伯東家狗的腿,籌備了一場勝利的晚宴。餐桌上對方本來想走,拿出一瓶葡萄酒,嚇破李伯東的膽量,吊足李伯東的胃口。

二刷《罰罪》,恍惚明白趙鵬超使出的陰謀論徹底讓李伯東投降。為人處世上,有一流的作風。李伯東錯在,混跡於趙家父子的生活圈。小心翼翼發揮著個人力量,信任「毒瘤」,繼而助紂為孽。那被腐爛的心,註定深受牢獄之災。


2 人情債

集團改名之前,趙鵬超做了幾項準備工作,從不打無準備的仗。

全家最有危機意識的男人。礦難舊案謎團顯現,他隨即撤了大哥,三哥的賭場,斷了家族生意來源。這麼做,有兩大目的、


第一避風頭,趁勢讓盯上趙家的刑警放鬆警惕,給常征設置障礙,打持久戰。不希望日漸輝煌的家族事業,日益衰微,改頭換臉。

第二洗白趙氏,在全市人民,市民面前立下威信,建立友誼聯盟。如此看來,趙鵬超的如意算盤精準,稱得上完美無瑕。或許從他立誓撕去集團原來污濁面,用四海替代鐵石礦業,構建美好明天,開始做冰毒,暴力生意,為不法分子,普及法律課,奪去普通人謀生的攤面。整個人已經變質。


我不想為趙鵬超辯解,他的惡算不上根深蒂固的惡,若要真的罵一罵他,便是所處的家境。人總有心有力,余不足的時刻,趙鵬超決定不了出身和家世,在家族命懸一線,捨生拯救。《罰罪》弄明白趙鵬超「企業改革」的意圖,既能理順四海集團上市後的壯舉。

趙鵬超目前所做,一是為了死去的二哥,想著光明長大站穩腳跟,憑著聰明大腦走上巔峰。二是真心實意,壯大家族產業。在他的藍圖裡,集團停滯不前,很可能被發現以往做得不幹凈生意。


趙鵬超通過商業化改造,鐵石礦業煥然一新。《罰罪》新集團在昌武市壟斷小資企業,驚動秘密調查組。屆時,紀念提出辭呈,趙鵬超丟下男兒尊嚴再次挽留。


3 紀念與常征鬧僵

紀念事業心並不強,一心支持男友事業。兩人早見過未來婆婆,常征的母親林白,多次提及紀念的溫柔體貼,常征一查起案,常常把女友忘一邊。從小失去父親,常非得死,藏著巨大漏洞。

常征與金燕,查礦難案,發現鄧立軍遇害常非也曾調查,牽涉層面甚廣。意識到這件案子,不像表面那麼簡單。前後的幾天內,紀念試圖關心男友,常征忽略紀念的感受,紀念做趙鵬超律師瞞報礦難案真相,《罰罪》看懂紀念放棄和趙鵬超獨處的時光,決心走向新天地,才理解常征的難處。


早年喪父,弟弟「吸血」啃老,弟弟做事不牢靠,隨意遊盪。弟弟是個傻白甜,做生意被坑,牽連經濟糾紛,常征勸弟弟回頭用錯方式,找紀念做和事佬。紀念好心伸手,常石掉進趙鵬翔的圈套。

常征由於單親家庭,缺乏父愛,對父親想念,一頭載進案子。在工作安排上,常征很難有時間和紀念約會,紀念被通知要離開現有職位,理智面對器重的男老闆。《罰罪》趙鵬超在紀念辭職,做回朋友,關心她的身體,生活狀態,兩個孤獨的靈魂,熱情擁抱。


紀念流下難受的淚水,常征沒與她交流,找了新工作,二人的爭吵,是正常的成人情侶吵架模式。紀念的悲傷,無人懂。她迫不得已和常征鬧僵,另有原因

第一層面,溝通出現缺陷,工作環境不同,獨立的性格造就他們之間難以有長久恩愛,遲早會成為親人情意般的愛人。

第二層面,一個佔有慾強,一個過得太隨心所欲,有海外律師經驗,對待感情從始如一。不會關心人的常征,在控制欲上使紀念失望。所以,紀念才會爆發,失魂落魄在街角回味過往。


第三層面,不懂愛的年紀,忽視了愛情中最核心的要素:體諒。常征是個為查案隨時奔走的男人,很多時刻,將紀念仍在一旁,不在乎她的情緒,以自我概念,阻擾紀念結交新朋友,這種執拗的思想,很恐懼。


4 寫在最後

趙嘯聲收買李伯東,是罪惡的開端。李伯東跳入深水,再無回頭路。利益的邊緣,人走了極端,終究要做十惡不赦的惡人。

在黑道混得趙鵬超,用人脈關係籠絡李伯東,足以見證他的智慧。這人惟一失敗的是,喜歡紀念,默默隱藏內心,寧願做備胎,說不出口。我欣賞老四用情專一的性格,可是我不會同情,四海集團創立前期,實施的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