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縣作家協會開展紀念「三灣改編」九十五周年採風活動

為紀念「三灣改編」95周年,賡續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8月27日,永新縣作家協會組織30餘名會員前往高溪、三灣、龍源口等鄉鎮,開展以「重走紅軍路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文學採風活動。

當天上午9時許,採風團一行來到「三灣改編」孕育地——高溪鄉九陂村。大家參觀了九陂會議舊址、萬人會議舊址、村史館、黨建教育基地,認真聆聽村幹部講述當年的紅色故事,感受著先輩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豐碑,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隨後,採風團成員又頂著炎炎烈日,徒步從九陂沿著當年秋收起義部隊走過的山間小道,前往三灣鄉三灣村。一路上,大家精神抖擻,鬥志昂揚,高唱紅歌,追憶工農革命軍率部隊向井岡山地區進軍,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歷程,探尋「初心」的源頭,感受星火燎原的鬥志。

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跋山涉水,採風團一行到達三灣鄉三灣村。



初秋的三灣,青巒疊翠。一座鐮刀斧頭旗幟挾裹著鋼槍的紀念碑,高高地矗立於群山之巔。採風團成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三灣改編舊址群,回顧「三灣改編」的光輝歷程,重溫「支部建在連上」這一偉大創舉的醞釀發展和重大意義。在「三灣改編」紀念館,大家沿著歷史的足跡探尋黨鑄軍魂的華麗篇章。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在百年紅楓樹下,作協的黨員舉起右手,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時刻牢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不忘初心,勇擔使命,永跟黨走。

歲月更迭,精神永續。九十五年彈指一揮間,回望過往歷程,眺望前方征途,一代又一代的三灣黨員幹部不忘革命先輩遺志,傳承和弘揚「三灣改編」精神,秉承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帶領三灣村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楓樹坪賓館會議室里,三灣鄉有關領導向採風團介紹了三灣鄉九十五周年以來的變化,大家仔細聽、詳細記,並為三灣未來的發展建言獻策。

下午,採風團一行又前往龍源口鎮參觀學習。龍源口因龍源口大捷而聞名,1928年6月23日,毛澤東、朱德等率工農紅軍第4軍及邊界地方武裝在新、老七溪嶺及白口一帶,擊敗數倍於我軍的國民黨楊池生、楊如軒部。「五月初五端陽,七溪嶺上擺戰場,不費紅軍三分力,打敗江西兩隻羊(楊)」。龍源口戰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立以來,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戰鬥,這次戰鬥也是我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龍源口大捷,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龍源口大捷橋舊址,採風團成員踏上這座經歷了無數風雨和戰火的古石橋,追尋著當年紅軍的戰鬥足跡,詳細了解七溪嶺戰鬥的革命故事,聆聽當地幹部群眾賡續紅色基因,奮進新時代的精神風貌和感人事迹。

隨後,採風團成員又前往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秋溪黨支部)參觀學習。中共秋溪鄉黨支部舊址,原名明心寺,建於1922年。1928年2月7日,毛澤東同志率領工農革命第一師第一團從拿山過楓木坳,經綏遠山來到龍源口秋溪一帶。到秋溪後,毛澤東親自培養和教育,發展了5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明心寺」親自參加了秋溪鄉黨支部的成立大會,主持了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秋溪鄉黨支部成立後,積極領導秋溪鄉農民開展革命鬥爭,進行秋溪工農暴動,保衛了紅色政權,鞏固了湘贛邊界根據地,為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秋溪鄉黨支部舊址,採風團成員認真觀看歷史照片,文物資料,實地學習和了解中國共產黨在永新縣的發展史、鬥爭史,進一步提高自身對於黨史的融匯貫通,提升自身的政治修養,提高思想站位。

巍巍七溪嶺,輝映歷史!一路走來,採風團的成員們一次次被標註精神偉力的歷史細節所震撼!

採風結束後,在集紅色參觀和學習研討為一體的支部學堂,龍源口鎮相關領導向採風團一行介紹了龍源口的總體發展情況,作協會員們也圍繞龍源囗鎮的發展各抒己見。

「今天的採風活動收穫滿滿,不僅為自己創作文藝作品尋找到了充足的靈感,同時也讓我更加深入詳細地了解了永新珍貴而又光輝的紅色歷史,使自己接受了一次難得的精神洗禮」。作協會員曾范梅說道。

崢嶸的歲月永遠銘記,閃光的精神催人奮進。在為期一天的採風活動中,作協會員們領略了永新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接受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回顧了紅色歷史,豐富了生活體驗,積累了創作素材,為創作出更多優秀文學作品夯實了基礎。大家紛紛表示,將傳承紅色基因,用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文字力量、文學使命、文藝擔當,為講好永新紅色故事貢獻自己的力量。(劉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