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秦穆公曲折稱霸路,羊皮買人才,與晉國鬧翻

史記記載,秦的祖先是顓頊帝的後代子孫伯益,當時伯益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便賜予他一個黑色的旌旗飄帶,保佑其後代興旺昌盛,所以秦人崇尚黑色。

大禹在去世以前曾推舉伯益作為繼承人,但最終是由夏啟繼承了帝位,因此伯益的後代對夏朝不滿。

在商滅夏時他們十分賣力的支持,而當周滅商時他們又死心塌地的維護商朝。由於總是站錯隊伍,秦人在很長一個時期里日子過得很艱難。

到了西周時期,周幽王犬戎攻擊,諸侯無人來救,秦襄公親率兵馬前來救駕,但可惜晚了一步,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

後來周平王繼位為躲避戎狄侵擾,便將都城東遷到洛陽,秦襄公抓住這個機會,一路護送,精心侍奉,周平王十分感動,所以才封了秦做諸侯。

周王朝當時沒有土地可賞賜,於是周平王用手往西隨意一指很大方地說,西邊這大片土地被戎狄奪去,你如果能將戎狄趕走,那兒的土地就是你的了。雖然說這是空頭支票,但秦襄公依舊高興,認為這一趟沒有白跑。

後面經過秦襄公、秦文公幾代人浴血奮戰,終於從戎狄的手中奪得一大片土地,建立了秦國。等到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很像樣了。

但由於秦國封侯時間晚,資歷也淺,而且他們長期生活在西部地區,因此中原諸侯瞧不起他們,但秦穆公不在乎,他是雄心勃勃的君主,一心想要強國稱霸,稱霸首先需要的是人才。

有一天有個大臣向秦穆公推薦了百里奚,百里奚本是虞國大夫,虞國滅亡之後淪落在楚國養牛,秦穆公本想花重金聘請他,但擔心會引起楚人警覺,於是就按照一般奴隸價格花了5張羊皮將他買回來。

在秦穆公和百里奚見面之後,二人相見恨晚一連暢談了三天。後來秦穆公將國家政事交給百里奚管理,這便是著名的「五羖大夫」故事。

除了招攬人才,秦穆公在籠絡人心方面做得也非常到位。

一次,秦穆公有幾匹良馬走丟,在岐山腳下被300多名農夫給宰殺分吃了,官吏們捉到這些農夫想治罪,秦穆公卻說:「馬再寶貴也不如人命貴。」他赦免了農夫們,農夫們叩頭謝恩。秦穆公又說:「寡人聽說吃了良馬的肉,如果不喝酒會傷身體。」於是他又拿出酒給農夫們喝,農夫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後來秦晉大戰,秦穆公被晉軍包圍,在危急時刻忽見幾百名農夫高舉著農具喊殺而來,這幾百人不要命地攻擊晉軍,將秦穆公救走,這些人便是當時吃馬肉的農夫們。

秦國在秦穆公的治理下日益強盛,足以和中原諸侯抗衡爭霸。一開始秦穆公傾心向東發展,因為東部地區富饒遼闊,中原文化深厚燦爛。

秦國的東鄰是強大的晉國,想要東進得先過晉國這關。於是秦穆公實行了友好的策略,他頻頻向晉國示好,還和晉國聯姻,甚至夷吾和重耳的上台都是秦穆公扶持的。

可誰能想到秦穆公做了這麼多,晉國卻沒有買賬,尤其在夷吾時期經常出爾反爾或是恩將仇報。

秦穆公怒了,晉國如此不識抬舉,咱就打他,但晉國實力太強,打了幾仗後雙方互有勝負,秦國並沒佔到便宜。

其實晉國早已看穿秦國爭霸的意圖,所以他死死掐住秦國東進的道路絕不放手,秦穆公沒辦法,只好將目光轉向廣饒的西戎大地。

西戎之地生活著很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他們生產落後幾乎處於原始狀態,部落之間也不統一,所以以秦國的實力想稱霸西戎,完全可以做到。

當時西戎最強的部落是綿諸,綿諸王手底下有一名謀士叫由余,是晉國人。由余奉綿諸王之命出使秦國,秦穆公在和由余交談後,認定這是稱霸西戎不可多得的人才。秦穆公他想了很多的辦法,終於將由余留下。

由余多年生活在西戎地區,對那邊的情況可謂瞭若指掌,他策划了很多好計謀,首先秦穆公給綿諸王送珠寶美女讓他們貪圖享樂,而後突然出擊一戰成功,滅掉了綿諸,其他部落一看最強的綿諸都被滅了,大驚失色,紛紛歸順秦國。

之後,秦國如同秋風掃落葉般席捲了西戎大地,很快便開闢千里疆土。秦國地盤的人口大幅度增加,成了令中原諸侯不敢小覷的大國。

周天子曾經吃過西戎的虧,聽到秦國大捷非常高興,便專門派人去向秦穆公祝賀,並賜給他金鼓,正式確立秦穆公西戎霸主的地位。

秦穆公稱霸西戎為後來秦國統一中原奠定基石,這也為中華開疆拓土,促進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