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國家努力發展自己,為何總是給別人做嫁衣?

我們看到很多第三世界國家,自己雖然有很多資源,人民也很努力,但卻總發展不起來,為什麼?

因為他們的努力都給別人做了嫁衣。

第三世界國家其實就是發展中國家,我們中國也是第三世界國家。

這個詞是美蘇冷戰時期提出的,當時的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的國家,第二世界的國家是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資本主義強國,其餘的亞非拉國家都是第三世界國家。

在當時第三世界國家都是不怎麼發達且較貧困的國家。


在我們的理解中,貿易順差是出口大於進口,簡單地講就是我們賺了錢,就是我們國家的收入;

貿易逆差就是進口大於出口,就是我們花了太多的錢。


但對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來說,並非所有的國際貿易順差都能成為國民經濟。

為什麼呢?

因為絕大部分利潤都被資本歐美公司通過欺騙拿走了。

所以即使這些國家擁有很多的資源,但依舊發展不起來。利潤都被歐美公司拿走了。

這些國家的貿易和出口都是由歐洲公司完成的。

比如出口石油,是由美國的石油公司出口的;

出口礦藏,也是由美國、英國或其他歐洲公司出口的。

而這些公司會通過各種手段拿走絕大部分利潤,而且資源出口國僅得的一點利潤也會被這些歐美公司想辦法扣減。

他們是怎麼做的?

這些公司的母公司都在美國或者歐洲,這些總公司在避稅天堂註冊貿易分公司。

然後這些分公司控制著這些第三世界資源出口國的資源出口,

這些分公司往往把出口的資源用極低的價格賣給自己母公司,這樣賬目上根本就沒賺多少錢。這樣資源出口國就只能得到很少的利潤。

然後美國的總公司再將這些資源高價賣給其他買家,這其中的豐厚利潤就和資源出口國無關了。

此外在避稅天堂註冊的企業不用交企業所得稅,他們自己所得的利潤不用繳稅。

而且這些避稅天堂用的是美元,交易過程中沒有任何匯率風險


留給資源出口國的一點利潤,他們還要做出各種扣減。

比如這些歐美分公司會說,當初是總公司借錢給他們在這裡投資的,所以分公司不需要償還本金和利息。

這樣這些公司就不用支付在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所得稅,此外他們還會提折舊費,這些都是成本是不用向資源所在國納稅的。

為了出口石油,分公司必須進口大量的機器,以及其他生產資料,比如化工產品,各種貨物和服務等。

這些進口的生產資料都是成本,是要從出口收益中扣除的。

這些公司還需要僱用外國管理人員和外國勞工,他們會收取出口價的10%作為管理費,這些資源所在國必須付錢給這些派來的美國經理或者英國經理。

這些所謂的「成本」真真假假。

最終導致可能只有實際出口價格的20%的收益能留在國內,80%都會以利潤或者成本的形式流向國外的母公司。

這樣下來,即使這些第三世界的資源出口國資源豐富,但他們依舊不能獲得多少利潤。

這樣下來,他們實際上很少有貿易順差。現在的國際收支計算模糊了這個問題。

這在1930年代以前是清楚的,但自從美國人發明了國民生產總值GNP和國民收入GNI的核算方法,他們把出口當做是全部用現金支付的。

他們模糊了一切。

這樣看來這些資源豐富的國家,擁有石油或者原材料出口行業,或者出口導向的加工貿易行業,反而對他們不一定是好事。

而且歐美國家會阻止這些國家的人民明白這樣的做法,因為他們的人民一旦清楚了他們一切辛苦,絕大部分都是給歐美公司做了嫁衣。

那美國在這些國家繼續投資的壓力就會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