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武財神,為何北方大多供奉趙公明,而南方大多供奉關羽呢?

從古到今,金錢財富都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東西,因此大家都喜歡「財神爺」,生活中也總是希望自己能夠財運亨通,賺大錢發大財。於是,人人往往喜歡供奉財神,祈盼財神爺能夠給自己帶來財運,讓自己能夠擁有更多的錢財。那麼,同是武財神,為何北方大多供奉趙公明,而南方大多供奉關羽呢?難道兩者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趙公明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一個「仙人」,也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正財神」,據說他司掌著人世間的財源。自古至今,在我國的民間都一直認為,趙公明手下掌管的4名神仙,都與財富有直接的關係,他們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此老百姓都特別崇拜趙公明。實際上,敬拜和供奉財神,完全是傾注了我國勞動人民最樸素的情感,同時也寄託了人們安居樂業的理想,和祈盼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和希望。

關於財神趙公明的神話傳說由來已久,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殷商周時期。傳說趙公明是個武藝高強的元帥,戰死後被姜子牙封神時封為「玄壇真君」,統領的4位仙人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因而便成為了「正財神」。因此,人們常常把趙公明和他的4位部下,合稱為「五路財神」,希望他們能夠為信徒們帶來東南西北中5個方位的財運。後來又傳說趙公明出生於終南山,再加上我國的傳統文化大多是由北方向南方逐漸傳播開來的,所以這也許是北方供奉趙公明較多的原因吧。

關羽是三國割據時期,蜀漢政權劉備手下的一名著名大將,史稱「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關羽去世後,被儒教尊為「關聖帝君」,歷代朝廷也多有褒封,而被民間尊為「關公」、「關帝」。因為關羽精於算賬理財、重義氣守信用和善於東山再起,所以被民間供奉為「武財神」。關羽雖出生於山西,但生前的活動主要是在南方較多,這大概也是南方多供奉關公的主要原因吧。即使是今天,我國的南方大部分地區,以及港澳台和東南亞的不少國家,許多的人家都在供奉關公,把關公視作武神、財神、全能保護神等。

關羽作為財神的形象,不僅象徵著招財進寶,而且還有誠實守信的含義,更是忠肝義膽,忠義勇敢,保護平安的「神靈」。關公形象威武,可以鎮宅避邪,護佑平安,還能夠招財進寶,財源廣進。所以素來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歡迎,尤其是做生意的人,無論是開店經營,還是經商理財,或者是做什麼生意買賣,大多都會供奉關公,希望能夠招財發財,和氣生錢,義氣生財,並且能保佑平安和吉祥。

趙公明也好,關羽也好,因為都是武財神,所以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各地都大多有所供奉,至於南北方各自被供奉的人多還是人少,只是相對而言罷了。由此可見,人們之所以要供奉他們倆,都是因為祈求財運,希望實現招財進寶,平安發財的美好理想的。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