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軍和川軍誰強?1986年鄧小平回答:一個能打,一個意志力強

中國哪裡人打仗最厲害?對於這個問題,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當然每個地區的人都認為自己地區的人打仗最厲害。

那麼今天我們縮小範圍,來比較一下較為出名的川軍和廣西軍。

川軍和廣西軍在抗戰時期絕對是大放異彩的存在,當時有這麼一句話廣為流傳:「無川不成軍,廣西狼兵雄天下」。

這兩句話形象概括了川軍和廣西軍的特點。

單單從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看,其中「無川不成軍」指的是川軍人數多,沒有四川人,就不能稱之為軍隊;「廣西狼兵雄天下」則說明廣西戰鬥力強,像狼一樣的士兵,一群狼絕對是無敵的存在。

川軍和廣西軍的戰鬥力一度成為了爭論點,有人認為川軍更強,因為日軍之所以多次進攻四川都沒有得逞,就是因為川軍將日軍阻擊在關外。更何況川軍還出省作戰,成為了著名的鐵血之師,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還有人認為廣西軍的戰鬥力更強,廣西軍每次與日軍交戰,日軍都會受到重創,被日軍認為廣西軍與日本的武士道最相近。

毫無疑問,,廣西軍和川軍都是虎狼之師,那麼他們到底誰更強?這個問題絕對是個大難題,鄧小平就曾經遇到過這個難題,還是被女兒當眾問的,那麼鄧小平是怎樣回答的呢?

鄧小平

鄧小平評價川軍和廣西軍

1986,鄧小平一眾人遊覽桂林的時候,被女兒問道:「廣西的兵怎麼樣?」

鄧小平回答道:「廣西的兵能打仗。」

接著女兒問:「比四川的呢?」

鄧小平回答道:「川軍不能打,但川軍的意志力最強。」

接著鄧小平回憶起參加革命的時候,又說道:「假如說川軍是一支能打仗的部隊,那麼廣西軍就相當于軍中的精銳。」

鄧小平用「精銳「二字形容了廣西軍,可見廣西軍戰鬥力真的很強,可以得到鄧小平如此高的評價。

鄧小平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不服氣了,再多的精銳一旦遇到大軍壓境還是得臣服,畢竟精銳是有限的,總結起來還是川軍強。

這可真是個千古難題,好像誰都強,那麼我們具體地分析一下兩軍的特點。

早期川軍的戰鬥力

說起川軍的戰鬥力,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因為早期的川軍和後期的川軍戰鬥狀態完全不一樣,戰鬥力自然差距大,這也使得鄧小平認為川軍的戰鬥力差的原因之一,畢竟人都有一個首因效應。

歷史上有一句話形容四川:「天下未亂蜀先亂」,意思就是一旦中央集權失去威信,那麼四川地區是最先亂起來的,因為四川由於特定的地理環境,極易形成割據勢力。

1911年,四川首先宣布成立了軍政府,開始獨立於清政府之外,就此成為了一方割據勢力。

但是四川的內部派系眾多,又正值天下混亂之際,經常出現幾方軍閥爭鬥的現象。

對此四川的百姓早已習以為常,士兵都是鄉里鄉親的,不會下死手,而且基層的士兵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紀律渙散。

許多士兵還喜歡抽葉子煙,經常煙不離手,給人一種頹廢的形象,戰鬥力和普通的百姓沒什麼區別。

川軍的大小軍閥也大多都沒文化,大多是靠家裡的原始資本起家,一旦打了勝仗,就過起了奢靡生活。

因此,川軍紀律渙散、戰鬥力不強、軍閥奢靡的消息就傳了出去,外界很多的人因此對川軍形成了固定印象。

鄧小平描述川軍戰鬥力差的原因就在這裡,這是早期的川軍,也是早期各路軍閥對於川軍的印象。

這種川軍戰鬥力差的印象直到1937年後才發生改變。

行軍途中的川軍士兵

川軍有驚人的意志力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劉湘主動請纓出川抗戰,一紙徵兵令下去,四川男兒紛紛從軍。四川的百姓也紛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有錢出錢,有人出人。

有一位父親在兒子即將出川時,專門寫一個「死」字旗讓兒子背上上戰場,旗幟上面寫為國盡忠,鼓勵兒子為國征戰。

「死」字旗幟

川軍剛出川的時候,各路軍閥都瞧不上川軍,但是川軍自己也爭氣,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台兒庄戰役武漢保衛戰等戰役中寧死不屈,輕傷不下火線。

在對日作戰中,四川男兒褪去了之前懶散的態度,用血肉之軀死死地守衛每一寸陣地,將日軍的鐵騎阻擋在潼關外。

川軍雖然武器裝備後,但是他們以血肉之軀與敵人搏殺,傷亡慘重,堅決不投降,有驚人的意志力。川軍在戰場上要麼打到最後一個人,一條槍,要麼自殺殉國,決不投降。

每次川軍與日軍對戰都傷亡慘重,往往是以一比六的傷亡率抵抗住了日軍的多次猛烈進攻,為各路軍閥補充了新鮮血液,贏得了短暫的喘息機會,同時也贏得了各路軍閥的尊重。

因此戰場上有句話「川軍不怕死」,這句話是對川軍最高的尊重。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鄧小平沉思後說川軍意志力最強的原因。

川軍誓師出征

據統計,在抗戰期間,四川出川抗戰的人數大約在三百萬左右,數量龐大,抗戰隊伍里平均5個人就有一個四川人,戰後的傷亡人數總共在三十萬左右,遠遠超過其他的省份。

且四川承擔了整個中國三分之一的戰爭經費,不僅如此,四川還向北方輸送了大批的糧食。四川的百姓為了抵抗日寇,出人、出錢、出糧,由此可見,四川百姓的深明大義與濃濃的愛國之情。

可以說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川軍功不可沒。

廣西狼兵雄天下

說完川軍,我們來分析一下廣西軍隊的特點,憑什麼廣西軍能得到鄧小平如此高的評價?

廣西在古代屬於蠻夷之地,俗話說環境造就人的性格,能夠稱之為蠻夷之地,最大的特點就是此地經濟不發達,生存環境惡劣,所以造成了此地的民風彪悍。

廣西地區的百姓平時很是低調,默默無聞的,但是千萬不能因為平時的溫順而小瞧了廣西的軍人。廣西的軍隊不是突然能打仗的,而是一直就很能打仗的,只是平時隱藏了起來。廣西的「狼兵」也不是抗戰時期的來的,而是早在明朝就有了「狼兵」的稱號。

明朝中後期,國庫空虛,倭寇頻繁騷擾明朝沿海地區,沿海地區的兵力由於得不到中央有力的財政支持,部隊軍紀渙散,戰鬥力下降,根本無法抵禦倭寇的襲擊。

倭寇的襲擊給沿海地區人們帶來傷害的同時,也讓朝廷異常的煩惱,但是朝廷又不能派遣大軍前去圍剿,因為騷擾百姓的都是一些日本浪人,分散開的,搶完就跑。

正當朝廷頭疼之時,廣西的土司送來了及時雨。

廣西的土司上書說:自己手下有一支隊伍,是由侗族瑤族組成的,有著驚人的戰鬥力,但是沒有用武之地,經常發生聚眾鬥毆現象,此時沿海地區倭寇猖獗,可以讓這支隊伍前去抵禦倭寇,為朝廷效命。

其實廣西的土司對於這支隊伍也是非常頭疼的,戰鬥力驚人,但是不好管理,經常鬧事,如果能送走最好,剛好倭寇在沿海地區騷擾,於是便上報朝廷,既表達了自己的衷心又解決了麻煩。

皇帝一聽大喜,馬上派遣這支部隊前去抵禦倭寇。

結果不負眾望,這支隊伍一到沿海就抓獲了幾名日本浪人,威懾住了其餘的日本浪人,沿海的日本浪人畏懼這支隊伍,所以給這支隊伍起了個名字「狼兵」。

明朝末年,袁崇煥就曾帶領一萬廣西兵迎戰滿清軍隊的二十八萬士兵,結果袁崇煥絲毫不落下風。

大家都知道,清朝前期的軍隊戰鬥力強悍,可是遇上廣西兵照樣無應對之法,於是就有了「廣西狼兵雄天下」的傳說。

強悍的廣西軍

清朝末期,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領導者洪秀全就是在廣西作為反清秘密基地的,

鼎盛時期曾經帶領兩萬廣西將士孤軍深入,一直打到天津,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令清廷坐立難安。

1934年12月3日,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後,其餘的部隊在向湘江靠攏時,就被廣西軍隊給分割包圍了,結果被廣西軍包圍的大部分紅軍將士都犧牲了。

長征期間,紅軍過關斬將,不斷突破重圍,殺出包圍圈,可是在湘江戰役中吃了大虧,損失慘重。湘江戰役也是整個長征過程中紅軍損失最嚴重的一次,讓整個共產黨人銘記在心,從此也對廣西的軍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也是鄧小平認為廣西軍戰鬥力強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紅軍在廣西軍中吃過虧。

抗日戰爭時期,廣西軍更是大放異彩,聲名遠播,成為著名的虎狼之師。

淞滬會戰時,廣西軍與日軍在薀藻浜地區相遇,此時的廣西軍與日軍相比處於絕對的劣勢,不光武器裝備,還有人員也相差懸殊,但是廣西軍不退縮,主動出擊,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

戰役的關鍵時刻,雙方甚至還進行了白刃戰,但是令日軍沒想到的是,日軍與「殘破」的廣西軍交手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廣西軍慘勝,給日軍造成了沉重打擊。

提到廣西軍不得不提到桂林保衛戰,日軍一直想進犯廣西地區,但是受到了廣西軍隊的頑強抵抗。

在桂林保衛戰中,廣西軍以兩萬士兵對陣十萬日軍,面對強悍的日軍,廣西軍知道抵抗不了多長時間,但還是設法將戰線拉長,分散日軍的力量。

廣西軍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與日軍對戰的,他們不懼死亡,當場斬殺日軍的將軍,雖然最後沒有保住桂林,但是重創了日軍的核心力量,給中國抗戰勝利帶來了信心。

直到日本戰敗,日軍都沒有完全的佔領廣西地區,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廣西軍不間斷地騷擾日軍,破壞日軍的運輸線,打日軍伏擊等等,使得日軍無法繼續擴張。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主要關注對象也是廣西軍,廣西軍戰鬥力強悍,如果戰場上相遇,絕對會給解放軍帶來損失。果然不出所料,兩軍在戰場上相遇,解放軍遭到了廣西軍的襲擊,傷亡慘重,最終解決廣西軍還費了我黨的一番心思。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形容廣西軍:「無桂不成國」,桂就是指的廣西,可見廣西軍在中國的地位。

川軍和廣西軍的區別

四川和廣西在古代都屬於蠻夷之地,故民眾的戰鬥力也強悍,中原地區的統治者難以征服,但是在國家危亡時刻,川軍和廣西軍都摒棄偏見,保家衛國。

抗戰時期,川軍和廣西軍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兩者的戰鬥力都比較強悍。如果非要比較的話,就像鄧小平說的那樣:廣西軍的戰鬥力強,川軍的戰鬥意志強。

有人問了,為什麼廣西軍的戰鬥力如此強悍,但是知名度還沒有川軍高?

其實這是因為川軍整體上來說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唯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紀律問題,但川軍的紀律問題是發生在非緊急時刻,戰鬥的關鍵時刻是不含糊的,最重要的是不傷害百姓,不擾民,受到百姓的尊敬。

相比之下廣西軍就不一樣的,廣西軍戰鬥力強悍是強悍,但是廣西軍不僅對外強悍,對自己的百姓也是強悍的。

凡是廣西軍路過的地方,百姓的受驚程度不亞於遇見日軍,這樣的軍隊自然是不得民心的,提到廣西軍百姓都是憤恨的,當然不會像川軍那樣威名遠播。

鄧小平是看著中國共產黨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對中國當時各部分軍隊的戰鬥力都有著最直觀的感受,廣西軍的戰鬥力強悍,不僅鄧小平說過,彭德懷也說過,川桂都是虎狼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