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的女人:哭哭啼啼哭哭、尚美遠嫁異國(89)

1955年上半年,旅順成為全中國的政治焦點,中央、軍委的領導頻繁視察。

蘇聯軍人更是組織八個報告團,深入到工廠、農村、學校第一線做報告,「關於蘇聯國民教育」「蘇聯軍隊是人類的解放者」。陳家所有人都聽到這些報告。

與蘇聯軍人做報告相對等,中國的全國勞模紛紛聚到大連,李順達、王崇倫、王海、趙仁虎和一些戰鬥英雄也來大連,給旅順的蘇聯軍官做報告。

二月末,雙方舉行交接儀式。四月十五日,舉行交接簽字儀式。整個旅順、大連,都在歡天喜地的準備送別在這兒駐軍十年的蘇聯紅軍,迎接自己國家的海軍。


雖然陳家人也都聽到報告,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老丫頭要遠嫁。沒有送別的喜悅,有的是淡淡的離愁的傷感。給老丫頭準備些什麼東西。尚正和尚蕙一起給妹妹買一件純毛呢大衣。秦瑞珍拿出自己巧婦的本事,把家裡的老底翻出來,給女兒做下里外三新的棉襖、棉褲。粉色的段子面,摸一下,滑滑的。看一眼,美美的。

衣服做好那天,秦瑞珍對尚美說,「你姐在天津結婚,咱家什麼也沒拿。什麼時候想想,都覺得對不住她,可誰讓她攤上那麼個亂日子呢,飯都吃不上,哪還有心思給她做嫁妝。兩個丫頭,結婚都不在跟前。你二哥如今有女朋友,這個婚是一定要在咱家結,說什麼也要認真辦一下。現在你要嫁那麼遠,媽還是看不到你做新娘,這也是我和你爹的命,來,把這衣服穿給娘看看,像不像新娘子。」

尚美聽話地一一穿上,站在娘面前,秦瑞珍左看右看,「我閨女這一打扮,多俏麗,比那些蘇聯大媽好看多了。這小腰、這嫩生生的臉。穿給你爹看看去。」

尚美穿著新棉襖新棉褲去裡屋給爹看,陳千里摘下老花鏡,從上到下看看,「好,好看,我老丫頭真是好看,那老毛子有眼力價,沒看錯。」

尚美終於知道,離家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從搬到旅順,家中只有自己一個孩子,爹娘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自己,現在,要離開爹娘,尼科諾夫保證說,將來可以回來探親的。她心裡沒底,真能回來嗎,那遙遠的飄渺的陌生的國度,自己就這麼跟一個男人去?尚美心裡有了絲絲的恐懼甚至一點點懊悔。

看著爹娘圍著自己看,聽他們讚美自己,尚美撲到爹懷裡,放情地哇哇地哭起來。陳千里和秦瑞珍這些日子只是一直在忍著,裝出高興的樣子來。秦瑞珍無論做什麼事情,一想到老丫頭要走,走那麼遠,走到自己這輩子不可能走去的地方,淚水就止不住流下來,但在丈夫和女兒面前,仍然裝作沒事人一樣。

陳千里畢竟是男人,心裡也不舍,卻沒那麼哀傷,甚至有一點點慶幸。蘇聯人有錢啊,生活好啊,天天吃的都是麵包、羅宋湯,有肉有菜的。閨女到哪兒能過上好日子。家裡,一年到頭,除了年過節吃點細糧,都是苞米麵餅子。他把這個想法和秦瑞珍說,秦瑞珍也同意,說就是不知道那個什麼諾夫能不能永遠對咱姑娘好。陳千里倒想得開,嫁給中國人就保定對咱閨女好?你看看尚凌,倒嫁個中國人,到了了,被人家休了,還得再嫁一次。我看那小子,眉眼周正,眼光也清亮,是個好人樣。

「你什麼時候學會看相?」

「那還用學?活這麼長,什麼人的相貌是好人樣子,壞人樣子,一眼看去,都是八九不離十的。」

「那倒是。」秦瑞珍點頭。

正式撤離開始,二月末,彭德懷、宋慶齡、賀龍、聶榮臻一些國家領導人和蘇聯紅軍的領導在旅順市中心建設的中蘇友誼塔奠基後,3月1日,就一撥一撥開始撤離。尼科諾夫是第一批,軍艦已經交給中國海軍,他們已經回到陸地的軍營等待撤離。

撤離的日子終於來到,早上八點的火車,他們六點就要到車站,蘇聯軍方給姑娘們單獨安排一節車廂。一大早,尼科諾夫就來到陳家,尚美的行李已經送到車站,尚美只背一隻平時的書包。所有人都回家來,一家人在大廳告別,尚美不讓他們上街,她不願意別人看到爹娘掉眼淚。陳千里和秦瑞珍站在大廳,陳千里揮揮手,「走吧,老丫頭,記著給家裡來信。」

尚美已經哭成淚人。走到門口,又返回來,撲通跪下來,「爹,娘,我走了。」尼科諾夫也學著尚美的樣子跪下,用中國話說,「爹娘,你們放心,我會對尚美好,我會讓她過上好日子。」

秦瑞珍說,「走吧,早晚也要走,走吧。」

尚美低著頭往外走,已經五歲的青青早早被告知小姨要出門,這個時候,卻忽然放聲大哭,「我要小姨,我要小姨。」在尚蕙的懷裡亂踢亂蹬,尚蕙抱不住,章一鳴接過去,尚美轉身要過來抱青青,陳千里吼一聲,「還不走,快走。不用惦記我和你娘!」

尼科諾夫走過來,給一家人鞠躬,拉著尚美的手走出大廳。張一鳴抱著孩子,尚正和尚蕙追出門去,看著倆人上了蘇聯的軍隊吉普車,絕塵而去。何子衿站在樓梯拐彎處,遠遠地看著這一幕。尚美走出大門,他緩緩轉身回到樓上。陳千里兩口子沒有送出來,雕像般站在大廳里,大廳里只有青青低低的抽泣聲、喃喃地嘟囔,「我要小姨,我不要小姨走。」

許久,尚蕙摟著秦瑞珍的肩膀,「娘,進屋吧。」一家人默默地進屋。

尚美是最早離開的,那段時間裡,幾乎每天都有蘇聯軍人離開。住在辦公大樓多年的蘇聯軍人很多都吃過秦瑞珍包的餃子,穿過陳千里做的衣服。要離開,他們對這位中國老媽媽也是依依不捨。有的送來小孩玩具、孩子衣服,青青是最高興的,人高馬大的蘇聯人的玩具也是大的,無論是光頭的男娃娃,還是燙著金色捲髮的女娃娃,每個洋娃娃都比我們的玩具大很多,已經五歲的青青抱著這些大玩具樂得合不攏嘴,一會兒抱起這個,一會兒抱起那個,然後又把他們圍成一圈,讓所有的玩具做她的孩子,聽她的指揮。對於小姨的離開,她哭過鬧過,便不再想,她不知道尚美的離開,是陳千里夫婦這一生的挂念和心結。

轟轟烈烈的撤離一直到5月8日才全部結束,這一天,歡送地點改到大連,十萬大連人在斯大林廣場召開歡送大會送別蘇軍紅軍。

五月末,旅順口蘇軍紀念塔竣工,蘇軍指揮部舉行最後的告別招待會。本來,這些事情與老百姓的陳家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子衿,他們對這些國家大事給予高度的關注。

蘇聯軍人走後,大樓里陸續住進來中國海軍軍官。這些軍人大多數家屬還沒來,他們有些生活瑣事,就常常找秦瑞珍幫忙。釘個衣服扣子、買點小東西,甚至抽煙沒火柴,也會來找秦瑞珍借個火。和這些中國軍人相處,秦瑞珍感覺輕鬆許多,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坦然而關切。

尚美走後,來信說一切都很好,跟丈夫到夫家見過公公婆婆,只住幾天。因為丈夫仍然服役,她也隨軍去了部隊。後來,尚美生孩子,還寄來過照片,一個美麗的混血女娃娃……

中蘇決裂以後,家裡人不再給尚美寫信,尚美也不再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