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楊振寧與毛主席見面後,前者的一句祝福之語令後者哈哈大笑


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少的老少配,雖然外界並不看好這段婚姻,但是他們卻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了愛情的真諦。自從楊振寧獲得國際重要獎項、促進新中國科技發展後,他的一舉一動得到了多方關注,尤其是在2004年,他和第二任妻子領證並官宣,可是雙方年齡差有點大。記者公布最新內容後,網路上的網友發表了不同觀點,甚至許多人都認為這段忘年戀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轉眼已經過去了16年, 98歲的楊振寧成為了安徽大學分院的榮譽院長,44歲的翁帆則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我們通過媒體公布的照片就可以清醒地看出兩人狀態都不錯。這16年間,外界輿論愈演愈烈,甚至不少網友都在網路上發表了不看好這段戀情的評論,但這並沒有影響二人的感情

外界的紛紛擾擾,反而使兩個人更加珍惜彼此。楊振寧和翁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兩人並沒有產生實質性的交流,楊振寧的妻子覺得眼前的女孩聰明伶俐,還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於是她對眼前的女孩印象頗深。後來,楊振寧的妻子離開人世,翁帆陪在楊振寧的身邊,兩人互生情愫,這才塑造了一段忘年戀

楊振寧和第一任妻子杜致禮的感情十分深厚。新中國建立初期,擁有一定成就的楊振寧與她結為夫妻。杜致禮是參加過抗日戰爭的杜聿明的女兒,楊振寧只聽說過岳父的經歷和成就,卻從來沒有見過岳父。自從兩人結婚之後,夫妻二人就在美國發展。但皇天不負有心人,楊振寧迎來了人生中的高光時刻成為了諾貝爾獎獲獎者。這對新中國來說是一件大事,周總理趕緊派人去瑞典祝賀楊振寧獲得如此重要的獎項

中國祝賀團正式出發之前,工作人員做了一件事。既然杜聿明是楊振寧夫婦的親人,二人肯定想了解他的近況。於是周總理派人將楊振寧獲獎的事情告訴了杜聿明,杜聿明趕緊寫了一封書信,雖然內容十分簡短,但依然可以看出杜聿明對楊振寧的期待和祝福。中國代表團到達瑞典之後,工作人員將書信交給了楊振寧,面對岳父的來信,楊振寧顯然有些措手不及,心裡產生一絲絲好奇和高興。當他看完岳父的書信後,高興得像個孩子

此時,杜致禮的母親還在台灣省生活,於是夫妻二人決定將岳母接到美國之後,再想辦法讓岳母和岳父團聚。當楊振寧的岳母主動提出前往美國時,很快得到了國民黨的批准。事實上,杜致禮的母親心裡很明白自己的遭遇,如果不是女婿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前往美國的請求根本不會得到快速批准。

直到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並得到了周總理的關心。他眼中的周總理十分親切,並不像其他官員一樣十分高冷。周總理的交談和詢問,導致杜聿明也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定居北京。既然杜聿明已經選擇在北京定居,楊振寧的岳母也產生了回北京一起生活的想法。為了防止部分人從中作梗,楊振寧的岳母輾轉日內瓦後回到北京。岳父、岳母都在北京一起生活,這使得夫妻二人產生了回國探親的想法

楊振寧產生回國探親的想法之後,並把該消息告訴了父親楊武之。面對兒子的回國探親,老父親心裡十分開心,他趕緊將楊振寧回國探親的消息告訴了相關部門。回國後,夫妻二人輾轉上海和北京不僅見到了父親,而且楊振寧還見到了岳父岳母

1973年,夫妻二人第四次回國看望親人。除了與朋友和親人的見面之外,楊振寧特別希望和毛主席見面。事實上,國家領導人的工作比較繁忙,需要調整好日程安排。毛主席日理萬機,原本楊振寧不抱希望,已經做好了見不到毛主席的準備。但不久之後,他就實現了心中的夙願與毛主席見面了

楊振寧和毛主席見面之後,雙方在各個領域交換了見解,相談甚歡毛主席結束談話之後,感謝楊振寧對世界科學界造成的影響,楊振寧有些受寵若驚,並祝福毛主席萬壽無疆。但沒想到他的祝福引得毛主席的哈哈大笑,接連表示:「不科學,不科學」。這次談話成為楊振寧一生無法忘記的事情。

此後,楊振寧帶著妻子多次回國探親,再一次提出見一見毛主席,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毛主席正處於身體修養的階段,並不能接見客人。不久之後,毛主席與世長辭那次談話最終成為兩人最後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面。毛主席去世之後,楊振寧很長時間都無法走出悲傷的情緒。後來他以華僑的身份參加毛主席的悼念儀式,並發言稱:「毛主席是一位巨人。」

兩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楊振寧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毛主席通過不斷實踐與軍事才能帶領民眾完成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二人都在各自領域發光發亮,我們可以從二人的身上看到共同的優秀品質,那就是謙遜和認真

楊振寧始終對身邊人保持一種謙遜的態度,無論是面對周總理,還是面對毛主席的談話,都始終如一。毛主席晚年時期,工作任務量特別大,他仍然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認真的工作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輕易獲得成功,我們只有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達到個人制定的目標。

73年楊振寧與毛主席見面後,前者的一句祝福之語令後者哈哈大笑

楊振寧曾與毛主席談話兩小時,毛主席逝世後,他給出了這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