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人物,1975年4月5日,87歲的他於台北逝世,臨終前坦言:「這一生我只佩服一個人,但害怕兩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會被蔣介石所敬佩,又是誰會讓他害怕?他們做了什麼事情得到這番評價呢?
一、周恩來才華出眾人情味足,蔣介石心生敬佩
黃埔軍校建立不久之時,蔣介石作為校長,招募曾在歐洲留學的周恩來入校,讓他負責擔任校政治部主任一職,從這時候開始,兩人有了交集。在工作中,周恩來所展現出的實力得到了一眾好評,同時蔣介石也意識到,如此人才,如果不能收入麾下,難免不會成為自己日後的對手。
蔣介石從不吝嗇對周恩來的誇讚,當時的周恩來也很尊重他。但是蔣介石的野心漸漸膨脹,反共的心思昭然若揭,這期間,他還要求周恩來提供軍校中所有共產黨的名單。周恩來借口需要請示中央,拒絕了這個要求。而後周恩來返回廣州,與陳延年、鮑羅廷商討如何回擊蔣介石,他提出重新建立國共兩黨的合作軍,將黃埔軍校中的共產黨撤出,但這一提議並未得到中央批准。
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的發生使蔣介石和周恩來之間的裂痕加大,周恩來放棄了黃埔軍校的工作。同年7月,蔣介石的手下建議,讓周恩來擔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讓他一同北伐。蔣介石也佩服周恩來在軍事方面的才幹,設宴拉攏,他的拉攏遭到了周恩來的拒絕,於是他在暗中對周恩來產生了極大的不滿。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對共產黨員大肆屠殺,對密集的人群進行掃射,到15日為止,國民黨革命軍殺害300餘人,拘捕500餘人,還導致5000餘人失蹤。上海政變之後,蔣介石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都開始了大肆捕殺共產黨員行為。國共兩黨的合作就此停止,蔣介石和周恩來二人也徹底對立。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和楊虎城扣壓蔣介石,提出共同抗日的要求。周恩來非常清楚,國內局勢複雜,此時絕不是內戰的時候,他積極與國共兩方溝通,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蔣介石得以被釋放,「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在這件事上,周恩來對蔣介石有救命之恩。國共再次合作之後,蔣介石對周恩來的才華越發感慨,如此人才,自己卻和他成為了對手。
時間來到建國後,在動亂期間,蔣介石的祖墳被嚴重破壞,周恩來得知後,不計前嫌,下令出資修護蔣氏祖墳。這件事,讓蔣介石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周恩來不僅在軍事政治方面有著雄才大略,在為人處世上也是充滿人情味,不由得加深了對周恩來的敬佩之情。
二、鄧演達反蔣討蔣,蔣介石秘密殺害
蔣介石曾被問到:百年之後有誰可以取代他,他的回答是:能取代他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毛澤東,另外一個已經被他殺了。而這個讓蔣介石都如此忌憚的人,正是他曾經的部下——鄧演達,他是怎麼成為蔣介石的心腹大患的呢?
鄧演達從16歲起追隨孫中山,曾任黃埔軍校訓練部副主任和教育長,在這期間與蔣介石相識。兩人雖同為國民黨,但是政見相悖,鄧演達反對蔣介石推崇的「獨裁」理念。隨著孫中山的去世,國共的合作關係也不復從前。蔣介石几次私自改變國民黨命令,甚至發動「中山艦事件」,這一切都讓鄧演達深惡痛絕。
1927年,鄧演達發表《告別中國國民黨同志們》的告別書,在書中強烈譴責汪精衛和蔣介石背叛革命的行為。1929年10月,鄧演達發表《我們對現在中國時局的宣言》一文,提出當前並不是要「反蔣討蔣」,而是要將整個官僚主義的統治徹底推翻,重新建立一個平民的統治。鄧演達的發表正是普通民眾的心聲,他一呼百應,帶領的民眾勢力對蔣介石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1931年8月,鄧演達遭叛徒告密被捕,21日被押往南京。蔣介石仍不死心,逼迫鄧演達放棄反蔣,繼續和他共事,承諾鄧演達一旦同意,立刻就能得到釋放,鄧演達不為所動,一心為中戶民族弘揚正氣。同年11月29日,鄧演達在南京被秘密殺害。這位一心為民革命的烈士,享年只有36歲。
三、毛主席雄才大略,蔣介石自愧不如
毛主席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早年在圖書館打工,沒有顯赫家世的他更明白普通老百姓想要的是什麼,他的革命信念始終堅定不移。在那個時期,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內亂不斷,劃分出左派和右派,但是毛主席所帶領的共產黨始終團結一心,一致對外,這就是個人領導力的體現。
蔣介石曾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做出貢獻,領導人民打了許多勝仗,但是他堅持的「獨裁」理念迫害了非常多的人民,國民黨的多次內亂最終讓群眾和國家受到傷害。毛主席堅持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不管是「掃盲運動」還是當時醫療科技的迅速發展都離不開他的英明領導。在個人格局上,蔣介石與毛主席難以相提並論,蔣介石始終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毛主席則是一心為人民。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希望與國民党進行和平談判,避免內戰,但是國民黨依然不讓步,並且於1946年6月撕毀停戰協議,對解放區發動進攻,人民解放戰爭正式開始了。儘管國民黨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但是中國共產黨僅用3年就大獲全勝,國民黨只得退至台灣。經此一役,蔣介石徹底被毛主席打垮。
毛主席之於蔣介石,是真正意義上正面將其擊垮的人,因此他對毛主席的感情,是真正的畏懼。蔣介石甚至認為,包括西方國家在內,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毛主席的對手,毛主席的領導是藝術,是高超的藝術。甚至蔣介石要求在死後,把靈柩對著北京的方向,他要向毛主席請罪。
蔣介石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位置,而這三個人給他帶來的影響也是相當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