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清朝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共傳位了十二帝。其中被人們熟知的有康熙、乾隆和雍正,他們還造就了「康乾盛世」這一鼎盛時期,正因為如此世人提到清朝便首先想到這三位皇帝。
而還有一位皇帝的知名度不及上面提及的三位,但是他的功績不可磨滅,可以稱得上是最有作為的大清皇帝。他就是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很多人開始知道皇太極是由於《獨步天下》這部劇,其中的男主角便是皇太極。但是劇中的角色並不能代表真實的他,想要了解皇太極還要從歷史出發,探尋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
一、近乎完美的人設
皇太極從小記憶力超群,聰明伶俐,熱愛讀書識字;七歲便可以主持家政,處理家中的事務十分出色,從不讓在外征戰的父親煩心。在之後行軍打仗時,眾多將領中他幾乎是唯一識字的。
皇太極除了能文,還能武。他從小練習騎射,參加打獵;後來跟隨父兄,不怕吃苦。相傳他用過的一張弓大概四尺余,壯士都很難拉開。此外,他的長相英俊,眉清目秀,舉止端莊,顏值和氣質皆優。
皇太極還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相比於其他皇帝的殘酷無情,他的情感顯得格外豐富。他對於愛情的專一也是帝王中難能可貴的,這不得不再一次提到《獨步天下》這部劇了。
熱播劇《獨步天下》中講述了,皇太極與女真第一美女東哥的愛情故事。電視劇中的情節大部分是虛構情節,但是歷史上的皇太極的確獨寵宸妃,可以說是這部劇的原型。
直至最後,在他五十歲時最愛的宸妃不幸離世,從此之後他一直健壯的身體逐漸虛弱。兩年後,皇太極猝死於宮中。有學者稱皇太極的死是由於宸妃的去世而傷心過度,最終死亡。
古代一位皇帝為愛人而死,並不會受人們敬佩,反而會被朝堂上下所詬病。在他們眼裡,英雄應當為大義而死,不應該沉迷於兒女情長,顯然這是封建迷信的思想,這可能也是其鮮少被提及的原因之一。
但是放在當今社會,這種專一的愛才值得可歌可泣。人們總在追尋愛情,但是得到的人寥寥無幾。不是被現實打倒,就是不再相信。他身為帝王,生來便諸多不如意,但又如此幸運。
拋開是非對錯,他一生愛一人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這樣的愛情更讓人羨慕。後宮佳麗也許是逼不得已,但是獨寵是真心所向。所以,皇太極可以說是近乎完美。
二、政績不凡
皇太極的繼位是眾人所推崇的,這離不開他在戰場上的運籌帷幄,他的繼位名正言順。繼位以後,他在各個方面都開始了創新和改革,又一次體現出了他成為帝王的潛質和能力。
繼位之初,內憂外患,並不太平。他提倡滿漢一體,消除種族之間的矛盾,解決內憂。積極發展農業,解決溫飽問題,讓社會不再動蕩。後又設立督察院,肅清朝堂,整頓風氣。
教育方面,可能是由於他的學識淵博,所以把讀書看得十分重要。一邊發展文教,一邊創造滿文。他並沒有怕人們懂得知識而思想各異,不利於統治,反而大大提倡讀書識字。
軍事方面,皇太極沒有放棄對外擴張領地,多次出征取得勝利,進一步穩固了朝堂。整合八旗同樣是他的重要舉措,讓這個組織煥然一新,為己所用。
經濟方面,下令對於牛馬之類的牲口不再輕易屠殺,而是用於發展農業,保護母豬用以繁衍後代。同時兼顧手工業和貿易,可以說三管齊下。想想後來的閉關鎖國,簡直功虧一簣。
皇太極提倡滿漢一體,但是偏向於滿族,在這一方面也是可以理解的。讓漢族人學習滿族語言,讓滿族人堅持騎射,發展自身優勢,的確緩和了兩個民族相互殘殺的狀況。
種種舉措讓這個皇帝穩穩地坐在帝位上,扭轉了局面,打消了外部對皇位的覬覦之心,同時贏得了百姓的愛戴。這同時也是對後世的鼎盛時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對於清朝的發展功不可沒。
不禁幻想一下,倘若清朝後期的皇帝可以有這般謀略,說不定就能夠改寫曾經屈辱的歷史。這樣的皇帝不應該被人們遺忘,反而應該學習其優點。
三、思想浪花
皇太極相信天命思想,對天有一定的敬畏之心。相信命運並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有的人生而富裕,有的人窮困潦倒。而且每個人的起跑線與終點線本就不相同,應該相信天命但不屈服於天命。
正是他相信天命,才沒有成為一位暴君。他對自己有約束,才不會無法無天,任性妄為。他推崇德政、以德治國,有德之人才可以做天子,試問這樣的人對百姓又怎會不盡心儘力?
同樣在軍事方面,皇太極不是一位只想著征戰,而不管不顧的皇帝。他知道民心是戰爭勝利的根本,所以一切以民為本,才不會出現生靈塗炭和魚肉百姓的情況。
通過皇太極戰功赫赫就不難發現,這位天之驕子在戰略布局方面很有一套。各種各樣的戰術靈活運用,不只是簡簡單單的紙上談兵,相信將士們每次出征都是滿滿的安全感。
這世間終究沒有完美的人,誰都會有缺點,皇帝也不例外。雖然對宸妃的寵愛令人羨慕,但是在立儲時過於偏心,大概與他之前的睿智形象有一些相悖。其他方面也定會有一些缺點,這裡以功績為主。
面對這樣一位皇帝,只有通過歷史記載進行了解甚是可惜,可能會略顯片面。身邊之人尚且不能看透全部,評價一位沒有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皇帝更加不夠精確。
對於皇太極,他譜寫了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了解他的故事,不僅僅可以豐富歷史文化知識,還能學習到很多東西。他對於學習的熱愛,對於知識的渴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皇太極對於其他文化的態度值得學習,——嘗試接受並竊取其精華。世界因差異而美好,正視差異才能進步,唯有包容才是正解。歷史的意義正是在於學習與反思,以便創造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