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遼寧瀋陽,是新中國工業發展的基石,第一台機床、第一爐鋼水、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等上千個「第一」,都誕生於此。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中國的第一枚金屬國徽也誕生於這裡。
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面對設備和材料奇缺的困難,瀋陽立即開展「護廠復工」和「獻納器材」活動,「叫工廠冒起煙來」,成為當時最響亮的時代口號。坐落於瀋陽市鐵西區的中國工業博物館裡的一件件文物,就記錄著那一段不凡歲月,它就是這枚巨大的國徽。
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誕生在這裡
當時國家把澆築第一枚金屬國徽的任務交給了瀋陽第一機器廠,銅鋁兩種金屬的熔點相差很大,工人只能站在爐前用肉眼觀察,沒有脫氧劑,只能用木棒攪拌脫氧,這種情況下,1951年4月份,這枚飽含著工人汗水與智慧的國徽被成功地鑄造出來,1951年5月1日,被莊嚴地懸掛在天安門廣場的城樓上。
這裡生產的機床 上了1960年版兩元紙幣
新中國第一台機床也誕生於當時的瀋陽第一機器廠,在中國工業博物館裡,最多的展品,就是各式各樣的機床。在我國1960年發行的兩元紙幣上,正面所印製的圖案,就是一位工人在操作機床。圖案上印製的就是這台新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台普通車床,因為它的性能優異,甚至一度出口到了美國。
像這樣有故事的展品,在中國工業博物館裡共有四千餘件。中國工業的靈魂在這裡迴響,那就是艱苦奮鬥、勇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