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皇室後裔不斷「上訪」:你拿我家祖產收門票,我卻寄居貧民窟

加爾各答西郊的一片棚戶區里,住著一位貧困的老人家,她和自己一個尚未出嫁的女兒生活在一起,半露天的廚房需要與鄰居合用,洗衣服得出門去街邊的公用水龍頭,廁所嘛,更是不可能存在的概念。

不過,這位老人家的名字非常特殊,叫做蘇丹娜·貝居姆,印度媒體還尊稱她為蘇丹娜夫人。

蘇丹娜夫人和外孫

要知道,一般能被稱為「蘇丹娜」的,都屬於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王室女性族裔,比如曾經的奧斯曼帝國、印度的莫卧兒帝國等等。

這位蘇丹娜夫人,就是正牌的印度莫卧兒皇室成員。她本人帶有莫卧兒皇族血統,丈夫則為莫卧兒帝國最後一個男性繼承人,莫卧兒帝國末代皇帝的重孫貝達爾王子!


莫卧兒王朝(1526—1857),是成吉思汗突厥化的直系後裔巴布爾,自烏茲別克南下,經阿富汗入侵印度建立的封建王朝。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大部分地區後,巴布爾自封為了「印度斯坦皇帝」。

巴布爾是典型的突厥人長相

莫卧兒王朝的統治者信奉伊斯蘭教,但南亞各地土邦的王公們,卻多屬於堅定的印度教徒。再加上此地的宗教民族成分十分複雜,印度教人口對伊斯蘭教又佔有絕對優勢,到17世紀末的時候,地方邦國開始各自為政,莫卧兒王朝皇帝的權力被逐漸架空,基本就是個擺設一樣的存在。顯然,這給了英國人趁虛而入的機會。

到了19世紀,「英屬印度」的控制範圍,到達了印度版圖的「巔峰」,連緬甸部分地區都給划了進去。

英國人沒想到的是,印度人的愛國情懷,被他們的宗教情結給激發了出來。

這就是1857-1859的印度民族大起義。

起義的導火索是英國給印度僱傭軍發的子彈用了豬油、牛油來包裹,導致無論是印度教徒還是穆斯林,都感到了莫大的侮辱——牛在印度教里屬於神仙的定位;而伊斯蘭教對跟「豬」有關的一切都非常忌諱。

起義開始的三個月,印度人佔據了上風。英軍總指揮巴納德被擊斃後,德里附近的印度第三騎兵團士兵率先宣布效忠莫卧兒帝國、印度人唯一的領袖——巴哈杜爾·沙皇帝。

隨後,大量地方土邦王公也紛紛響應,都陸續宣布奉巴哈杜爾·沙皇帝為「正統」,舉起了反英大旗。

這些起義王公中最有名的,當屬章西王公的遺孀——年輕的章西女王拉克希米·葩依。

女王犧牲後,作為敵人的英軍,曾經用了最高規格的軍禮來安葬她的骨灰。

電影《章西女王》

這時,原本在英國人的監視下,安心當詩人、抽鴉片的莫卧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也「覺醒」了,積極與起義軍進行合作,他不但派太子擔任起義軍的總司令,還親手寫下了大量鼓舞人心的告示和詩篇。

巴哈杜爾·沙二世(1775年10月24日-1862年11月7日)

然而,進入7月後,英國召回了大量駐紮於中國、錫蘭的軍隊,形勢開始急轉直下。

更糟糕的是,起義軍內部也因為爭權奪利產生了分裂,進一步加劇了局勢的惡化。

1957年9月21日拂曉,英軍攻入德里。

當起義軍撤退時,老邁的巴哈杜爾·沙拒絕隨同,而是帶著皇族們躲藏到皇陵里。

沒過多久,在內奸——皇太子岳父的指引下,英軍騎兵包圍了他們。

雖然向皇陵喊話的英軍指揮官霍德森少校曾承諾保證巴哈杜爾·沙和他家人們的安全。

可是,當他們束手就擒後,霍德森卻殘忍地槍殺了多位皇子皇孫,還輕蔑地把他們的頭顱送到了巴哈杜爾·沙的面前,使後者受到了極大的精神刺激,一下子就瘋掉了。

這段歷史,在印度教科書上說得比較委婉,對於殖民經歷,當今的印度人也並沒有帶著特彆強烈的「苦大仇深」的情緒。典型的,像莫迪總理,就曾多次公開表示,感謝英國給印度創建的現代教育體系、修築的鐵路網(2萬多公里的鐵路,現在還用著)、打下的工業基礎,還有英語這一寶貴的文化財富等等....

可能是看問題角度不同吧。

直到1859年,各地的起義才被完全鎮壓下去。緊接著,東印度公司主持了大審判,將巴哈杜爾·沙列為「首惡」,剝奪了他的「印度皇帝」稱號,莫卧兒王朝就此終結。

同時,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趁機成了「印度皇帝」,總算過了一把在歐洲享受不到的「皇帝癮」——因為,按照基督教文化圈傳統,只有能追溯到羅馬帝國血統的王室,才可稱為皇帝,否則,再牛氣的,也得老老實實叫國王。歷史上,唯一的特例,只有曾經的「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他老人家了。

削掉了皇帝頭銜的巴哈杜爾·沙和剩餘的皇室成員,被英軍押解到緬甸仰光軟禁了起來。

在緬甸期間,陪伴巴哈杜爾·沙左右的,只有他的皇后和小兒子賈萬·巴克特王子。

1862年11月7日,巴哈杜爾·沙在仰光去世。

垮掉後的巴哈杜爾·沙二世

巴哈杜爾·沙死後,英國人擔心皇帝的遺骸會激發印度人的反英情緒,就地將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哈杜爾·沙秘密安葬在仰光附近的一座佛教寺廟內。

直到1991年,人們才找到了巴哈杜爾·沙的墓地,並樹立了一座紀念碑,紀念這位憂傷的印度詩人皇帝。

跟著印度末代皇帝流亡的賈萬王子,在緬甸生有一個獨子賈姆希德·巴克特王子。

巴克特王子成年後,被允許返回印度,在新德里接受了英式教育。巴克特王子只有一個兒子,貝達爾王子。

蘇丹娜夫人的丈夫就是貝達爾王子,夫妻兩人年齡差了20多歲,育有五個女兒。

貝達爾王子夫婦

此時的印度,剛經歷完獨立後的「反封建改革」,大量地方土邦王公的祖產,都被印度政府強行以「贖買」的方式收歸國有——首先給予一次性補償,之後再以「年金」的形式,陸續發放10-15年左右的補貼。

而那些不願被「贖買」的,比如富庶的朱納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則被印軍暴力鎮壓後,直接收歸了國有。王公們和他們家人隨之被劃為「反動分子」和「反動分子家屬」,連補償和年金都沒有。

這時的貝達爾王子曾經多次寫信給印政府高層,還聯繫過巴基斯坦方面,試圖討要地方王公的那種「補償」和年金。

畢竟,先不說莫卧兒皇室數百年間積累起的大量財富,就看泰姬陵,紅堡、阿格拉堡和巴基斯坦的沙利馬爾花園這些熱門旅遊景點,每年光門票收入,都得多少錢呢?

德里的胡馬雍陵墓,也算是他家祖墳了

在貝達爾王子看來,那可是正經的「祖產」,作為其主人的直系後裔,要點補償,也算說得過去。

可惜,各種信件和申訴,全都石沉大海。直到1980年,蘇丹娜的丈夫,莫卧兒的最後一個男性繼承人,貝達爾王子去世的時候,也沒能拿到印度政府給的半個盧比。

作為莫卧兒後裔的貝達爾王子是穆斯林,不會去恆河邊上火化,而是要土葬

貝達爾王子死後,蘇丹娜失去了經濟來源,搬出了原來的房子,住進了貧民窟,為了謀生,受了不少苦。

在族人的資助下,為了養活自己和五個女兒,蘇丹娜開過幾年茶攤,但因為經常遭遇地痞流氓的滋擾,沒能堅持擺下去。

後來,蘇丹娜又找了個做衣服的活路,收入比不上開茶攤,但比較穩定。

按照印度傳統,要想女兒嫁得好,在夫家不受氣、沒有生命危險,高額的嫁妝必不可少。一個印度中產家庭,嫁出一個女兒往往都容易背上債務,傾家蕩產。

而做了寡婦的蘇丹娜,有五個女兒,其經濟負擔可想而知。

最終,跟她那代人還帶些著「皇室遺風」,講究門當戶對,看血統、論出身不同,除了四十多歲的小女兒依舊單身外,蘇丹娜缺少嫁妝的女兒們,只能草草嫁給周邊的窮人,日子過的緊巴巴,也沒有餘力幫助她。

一家人也曾經體面的生活過

繼丈夫之後,蘇丹娜也一直在向印度政府請願,試圖爭取到相應的補貼。但幾乎沒有得到過任何有實際意義的回應。

直到本世紀初,她寫給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的信(此時國大黨還是印度的執政黨),被媒體轉載,莫卧兒帝國最後的皇族——蘇丹娜夫人的遭遇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媒體們紛紛打抱不平——靠著莫卧兒家族的留下的這些富麗堂皇的宮殿、陵寢和花園,政府每年拿到了景點門票就要收上千萬盧比,它們過去的主人卻在忍飢挨餓。

那些被「土改」後的地方土邦王公們尚且能保留一棟私宅,拿到政府補償;而曾經給印度人帶來輝煌和驕傲的莫卧兒帝國,它的皇族後裔落到如此境地,政府那邊卻連人家「祖墳」都圍起來收門票了,貌似,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莫卧兒開國皇帝巴布爾的陵寢

在輿論的壓力下,印度政府做出了回應——給蘇丹娜的外孫女羅尚·阿拉安排了一份「鐵飯碗」工作。因為,羅尚·阿拉是如今莫卧兒直系皇族中,唯一一個具有大學學歷的後裔。

別的,就真沒什麼了。


除了蘇丹娜這支,莫卧兒皇族還有一支旁系族裔,在巴基斯坦過得相當不錯,經常以王子、公主的稱號出入西方上流社會,但論血統,還真不如住貧民窟的這家走的近。

莫卧兒阿迦汗薩拉公主在法國舉行的婚禮

其實,別說早在1857年就被英國人終結了的莫卧兒王朝,就算是一百年後,在印度「反封建改革」中被「革命」了的大量地方土邦王公,很多也混的十分悲慘。

1971年,印度修憲後,土邦王室相關的稱號被徹底廢掉,年金髮放全部終止。

咱們現在看到的那些印度「大君」(親王)、「王子」,「公主」的頭銜,雖然真是祖上傳下來的,但並不被印度官方承認,更沒有任何法律效應,也就是家族內部自娛自樂而已。

其中,一些本身有產業,又善於經營的王公後代,能順利躋身於當代印度的土豪階層,過著比祖先更像國王的生活。

焦代普爾王室格甲辛格大君一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注意,不是之一)

而另一些不善理財和規劃的王公後裔們,在政府停發年金後,又缺乏生存技能,也免不了最終住進貧民窟。

當然,其中也不乏自強型的,像提普蘇丹(穆斯林王公)的後代,同樣沒有財產可以繼承。和其他土邦王室後代「肩不能單擔,手不能提籃」的狀態不同,提普蘇丹的後代放下了王室的身段,學會了靠雙手謀生:有的選擇拉人力車,有的開煤油經銷店做小買賣,還有人學手藝,做了裁縫,也算活的不愁吃穿。

實際上,前朝王公貴族化作普通人,漸漸泯滅於江湖,這屬於歷史發展的大勢所趨,還是向前看得好。就說咱們中國,隨便幾個姓氏,比如,劉、司馬、元、李、趙、朱(明代藩王的後裔規模極大)、金(愛新覺羅)等等也不乏皇室後人,又有誰去申請「祖先補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