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挖了一個萬米深洞,最後被緊急叫停,地獄之門真的存在嗎?

2021年01月23日13:00:19 歷史 1146

冷戰時期,蘇美競爭激烈,從政治到經濟,從軍事再到航天航空,甚至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蘇聯就秘密實行了一個瘋狂又複雜的科學深鑽工程,也被稱為"莫霍計劃",目標是到達地殼與地幔分界的莫霍面。

前蘇聯挖了一個萬米深洞,最後被緊急叫停,地獄之門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據說,他們花了整整20年時間,在科拉半島鑽開了一個深達12226米的深洞,要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就8850米。後來該計劃卻突然停止,官方回答是由於經費不足,而一名參與了深鑽工程的科學家阿扎科夫向外界透露真相稱井內出現了一些超自然現象,他們敲開了地獄之門!

前蘇聯挖了一個萬米深洞,最後被緊急叫停,地獄之門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阿扎科夫向媒體透露稱,在鑽井達12000對米之後,遇到了一些奇怪的現象,鑽頭到達了一全新的空間,這裡的溫度極高,就連鑽頭也會被融化掉,更可怕的是,有人聽到了鑽井下傳來不斷哀嚎聲,彷彿是有人在地獄裡發出求救一樣,並用錄音機錄下了這段"來自地獄的哀嚎"流傳網路,甚至從井口處還飛出一隻全是漆黑,青面獠牙的怪物,它揮動著巨大的翅膀,速度極快的向天空飛去,轉瞬即逝,人們看到這驚人一幕才意識到,也許他們打開了一道地獄之門。為了防止更可怕的事情發生,計劃也就被迫叫停。

這個傳聞從上世紀至今就一直廣為流傳,它最早於1989刊登在一家芬蘭的報社,其報社性質類似於中國的《故事會》,而他最有知名度的作品便是這篇"來自地獄的哀嚎",不過該報社1989年就宣布倒閉。

前蘇聯挖了一個萬米深洞,最後被緊急叫停,地獄之門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此外,這個深達12226米的井口,網傳的"地獄之門"直徑只有92CM,也就一個普通人胸圍大小,試想一個靑面獠牙的怪獸是如何從這麼小的洞中飛出。同時,地球的半徑有6371千米,如果把地球比作雞蛋,那麼這些鑽井就連雞蛋殼都沒有鑽破,同時,莫霍面這層的岩漿是流動的,溫度達到1100°左右,且溫度隨深度的增加也在以200-400°的數值增加,要想在這樣的高溫下,正常運轉鑽洞是異想天開了。

前蘇聯挖了一個萬米深洞,最後被緊急叫停,地獄之門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而那段來自地獄的錄音,經過對比分析發現,不過是來自1972年恐怖電影《貴族之血》的配樂。前面提到的科學家阿扎科夫,其實也根本不存在,不過是一個挪威的老師到美國參加學術交流後,突發奇想,向媒體宣稱打開了地獄之門,再由報社渲染加工報道,並寄給多個廣播電視台擴大知名度,後來有人找到這個老師採訪,他表示就是想看一看這個捏造的謠言能產生多大的影響。

前蘇聯挖了一個萬米深洞,最後被緊急叫停,地獄之門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謠言經不起推敲,不攻自破。那麼難道地球上就真的不存在地獄之門了嗎?

其實,在位於卡拉庫姆沙漠的中部,就有一個地獄之門,全名叫做土庫曼斯地獄之門,它是一個直接大約70米的天然氣坑,坑內整整燃燒了49年無止境的大火,俯拍這個地獄之門,就如一個漆黑的深淵巨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 天天要聞

荊漢運河一旦開通,對傳統的長江航運將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荊漢運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專家團隊提出來建設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專家團隊為何要提出建設荊漢運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徹底解決長江中游地區的河道彎道太多的航運瓶頸問題,以提升我國第一大江河長江的運輸效率並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著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著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著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