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2021年01月13日09:03:02 歷史 1926

導讀:

1936年,在陝北保安,毛澤東與國際友人斯諾回憶自己的童年,當談及父親毛順生時,讓這位國際友人頗感詫異,毛澤東當時憤憤不平地說:「那時,我就學會了恨他。」到底發生了什麼,讓童年時期的毛澤東對父親擁有如此大的怨言,以致多年以後,他仍心存芥蒂,耿耿於懷呢?本文將為你細細道來。

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 天天要聞

這是毛澤東誕生的地方,韶山故居

家庭背景

今人在研讀偉人的時候,避免不了神話其根源,苦苦尋覓家族,想要給對方安排一個名氣響亮的先祖。在人們的過往印象里,偉人成就的背後必然有先天因素可以追尋。然而,翻開近代偉人毛澤東的家譜,可能會使學家們感到尷尬與難為,因為偉人的家譜實在太過於平淡,基本沒有猛料可抓。

查閱資料,毛澤東的先祖毛太華,原籍江西吉州龍城,元末為了躲避戰亂,舉家由江西搬遷至雲南,落戶在雲南瀾滄衛。等到明朝建立以後,為了生計,毛太華審時度勢走上了參軍之路,後因戰功卓著,在明朝洪武十四年以軍官身份進駐湖南。

後在湘地生育兩子,分別取名為清一、清四,等到年紀稍長,兩子在湖南湘潭相繼成家立業,從此葉落韶山。

雖祖上有為官者,但由毛澤東這輩人往上追溯五代人,再也沒有出現過官老爺,進士舉人更是無從談起。

所以說,毛澤東本人在後來一直聲稱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倒也貼切的很。

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 天天要聞

韶山毛氏族譜及有關毛澤東祖上三代的記載

話說回來,毛澤東祖上雖並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家境也算厚實,只是到了祖父輩這一代人,家道開始中落。毛澤東的祖父毛恩普,性格懦弱可欺,為人敦厚老實,沒有機警的經商頭腦,祖上唯一留有的田地,也被迫典當給了別人,日子可謂過的異常寒酸。

等到了毛澤東父親毛順生這一代,性格才變得剛毅。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毛順生年僅17歲時,便肩負起養家糊口的重擔,雖然很努力打拚,但後來終因交友不善,被人矇騙,錢不僅沒有賺到,還落下一身債務。為了生計,毛順生最後只得背井離鄉,出門尋找賺錢的營生。

好在上天眷顧,毛順生後來參加了湘軍,不僅增長了見識,還積累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創業的資本,加上靈活的頭腦,家境開始逐漸好轉。

這也是後來毛澤東能夠在貧困年代,讀得起書的原因。

毛氏族譜的如此平淡,讓研究毛澤東的史學家們心有不甘,他們苦苦尋覓,最終在一份縣誌上取得突破。書中記載,在乾隆年間,一個名叫戴炯的舉人,被毛氏族人邀請到村寨重修族譜,戴炯一來到此地,就被眼前秀麗的景色所吸引。

先生感慨之餘,信筆寫道:「夫山水秀絕,必生奇才。韶山雖不在中州往來之地,賦客騷人所不到,必將秉山川之秀,追蹤古先生其人者,為國之華,為邦之望,使人與地俱傳矣……」

未曾想到,多年以後,戴舉人當年的預言竟然成真。156年之後,1893年12月26日,一代曠世奇才在韶山誕生了。

這個傳言先不討論真假,至少已經為毛澤東的出生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 天天要聞

毛父毛順生

家中喜添男丁,毛家後續有人,按理來說應該是件全家值得歡慶的大喜事,然而讓人奇怪的是,伴隨著毛澤東的出生,毛父並沒有表現出多大歡樂,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愁雲。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早在毛澤東出生之前,其母親已經生育過兩胎,只不過很不幸,都未及成年便夭亡了。

在講究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山村,接二連三的發生這等災禍,由不得毛澤東的父母心驚肉跳,生怕這個孩子不能平安長大。

於是毛母文素勤整日燒香拜佛,企圖上蒼保佑。這份擔心直到毛澤東滿一周歲後,家人看到這個孩子長得生龍活虎,體格很是健壯,這才讓父母揪著的心放下。

毛澤東的出生,不僅讓死氣沉沉的家庭氛圍變得歡快,也給父親毛順生帶來了財運。

毛順生剛從外邊返鄉的時候,因為手裡資金有限,只得從小買賣開始做起。即使很是勤勞,千省萬省,每年所剩餘額還是微不足道,僅勉強能夠維持家庭生計。

待到毛澤東出生以後,父親毛順生的財運開始好轉,在毛順生的苦心經營之下,家境日漸好轉,賺取的錢財,不僅可以維持每年的生計,還可以有多餘的資金贖回祖上當初典當的產業。

毛家人幾代的窮酸命運,在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這裡開始轉變。這讓毛澤東一家人得以在韶山揚眉吐氣,有了足夠的資本立足在這裡。

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 天天要聞

毛母文素勤

在毛澤東出生兩年之後,母親又生下了弟弟毛澤民。順著兒子的日漸增多,更加激起了毛順生的鬥志。在農業時代,人多力量大,每多生一個孩子就意味著家裡多了個勞動力,從而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

據後來的毛澤東回憶:

「我年幼的時候,家裡有45畝田地。」我的父親毛順生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個中農。後來,他又用手中的錢買了7畝田地。後來隨著小弟出生,父親又加大了資產投入,家裡變得富裕。

一家人,終於不再為生計而發愁。

有錢之後,毛順生不僅修房添地,還雇起了長短工,前後不過十年間,毛家一躍成了村裡的富戶。

父子矛盾

生長在富裕人家,不再為衣食擔憂,還能每天在學堂里讀書,在今天看來很容易實現,但在20世紀初的中國卻顯得難能可貴,所幸毛澤東便生活在這有飯吃、有書讀的好環境里。

按理來說,他應該是非常幸福的。

然而,在後來毛澤東的個人回憶中,卻並非如此。

在毛澤東與斯諾的聊天中,言辭之間,我們可以感受到年少的毛澤東對父親充滿了怨恨和壓抑。

這一切和父親毛順生的暴戾,脫不了干係。

提起對父親的記憶,毛澤東毫不避諱地說:「很早的時候,我就對對父親充滿了憤恨。」

那究竟父親毛順生對少年毛澤東做什麼,讓他對父親產生這樣大的不滿呢?

據毛本人回憶,他和父親的最大矛盾點,主要集中在讀書上。

當年,父親毛順生選擇讓他去私塾讀書,是希望讓他能夠通讀經史,以便將來能夠為自己打官司。

父親毛順生之所以對訴訟耿耿於懷,源於自己早年間就吃了沒文化的虧,讓一個佔了自己便宜的無良奸商,卻因為口齒伶俐而贏了官司。這件事對他刺激很大,他希望將來自己的孩子也能夠飽讀私塾,避免重蹈覆轍。

然而,年少的毛澤東對於這些枯燥的經書根本提不起來興趣,他的興趣點多是多讀一些引人入勝的「閑書」。

對少年的毛澤東而言,和枯燥的經書相比,《水滸傳》、《隋唐演義》、《三國演義》和《西遊記》等書,對他更具有吸引力。

隨著在課堂上,毛澤東一次次被老師抓到他在看其他的書籍,後來老師叫來了家長,毛父不僅「痛訴」了少年毛澤東的離經叛道。

很多時候更是直接上來對其拳打腳踢,這樣一來,父子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據毛澤東本人後來回憶,那天,自己被父親暴揍一頓以後,憤憤不滿的他選擇離家出走,那一年他才十歲。

因為害怕父親繼續施暴,他不敢回家,只得朝著縣城的方向走去。然而不幸半道迷路了,一直在外流浪了三天。

所幸,他最終被家人找到了。

毛澤東的這次離家出走,也是嚇壞了一家人,找回兒子的毛順生再也不敢對兒子動粗,脾氣和性格相較於以往也溫和了許多。這次無聲的抵抗,也在少年毛澤東嘗到了勝利的甜頭,自己的反抗終於迎來了轉機。

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 天天要聞

青年毛澤東離開家鄉

除了在讀書上,父子兩人有較大的分歧,在管教孩子的態度上,因為父親的蠻狠苛刻,和生活中過於吝嗇摳門,也讓毛澤東心中頗為不滿,在少年毛澤東看來,父親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暴君」。

他看不到我閑著,不是讓我去記賬,就是讓我到田間地頭去忙農活。他性情異常暴躁,時常對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他雖然很富有,但卻吝嗇異常,平時連一文錢都不願給我們,給我們吃的也是最差的伙食。每月中旬是他對僱工們最慷慨的日子,僱工們在這一天得以吃到雞蛋。然而,對於自己的孩子們,既沒有雞蛋,更沒有肉。」毛澤東後來如此回憶道。

父親的如此冷酷,給兒時的毛澤東留下了陰影。以致多年以後,談起父親,毛澤東都表現出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

此外,毛氏父子兩人在對待窮人的態度上,也有著天壤之別。

在毛父看來,一個人之所以貧窮,多半是懶惰和命運不濟在作祟,這種人自然不值得同情與憐憫。而在這點上,毛澤東和母親的觀點是一致的,他們一致認為生活中那些弱勢群體,值得被同情與善待。尤其在災荒之年,母親常常施捨食物給窮人的舉動,這讓少年毛澤東記憶頗深。

但母親的施捨只能在父親不在場的時候實行,一旦父親在,他是不允許母親這樣做的。家中不止一次,因為母親發善心給窮人食物,而被父親斥責。

正因為敬仰母親的善舉,少年毛澤東時常站在母親這邊,和父親爭吵。

「一次,有個農戶答應把自家餵養的豬賣給毛順生,並且那家人也收了毛澤東家給的訂金,並畫了押。」可誰知道,僅僅過了幾天,豬肉漲價,這樣算下來農戶要少買好幾塊錢。

後來,父親毛順生讓毛澤東前去收豬,這時農戶就對他訴苦,說:「自己的豬肉賣便宜了,這少的幾塊錢對於你們富裕人家可能不算什麼,但確實我們幾個月的油鹽錢呀。」

在了解事情的經過以後,毛澤東二話沒說,就當場推了這樁買賣。回到家後,看到生意沒做成,知道事情真相的父親,大罵毛澤東,說他是個敗家子,盡做虧本的買賣。

血氣方剛的毛澤東面對咄咄逼人的父親,也直接回懟過去,說他是冷酷的守財奴。

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 天天要聞

青年毛澤東

另外,毛澤東與父親,在人生目標的定位上,也有著很大的差別。

最讓少年毛澤東厭煩的,是父親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為別人設定人生軌道。

很多時候,父親毛順生幾杯酒下肚後,就向兒子們訴說衷腸,將自己的宏偉藍圖強行嫁接到兒子毛澤東身上。

他時常拍打著兒子的肩膀說道:「潤之這兩年,先把田裡的擔子挑起來,這樣爹就能專心料理自己的生意了。」要麼就是「再過兩年,潤之去學做買賣,讓潤蓮接替你哥,去田裡管事。」想當年你爺爺留給我一個爛攤子,後來也是憑藉著爹爹的辛苦勞作,才有了咱們家這個基業。今後,只要咱們爺三齊心協力,勤儉持家,我敢說不出一二十年,咱毛家必是百畝良田,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戶人家。到那時,我再含飴弄孫,安享晚年,也就死而無憾了。

少年毛澤東在聽到父親美好的憧憬後,表現出一副不屑,對於貪戀錢財的土財主,少年毛澤東更是厭惡透頂。那時候的他,早已經被演義小說所吸引,滿腦子幻想的都是梁山好漢,縱橫捭略的政治風雲人物。

儘管毛澤東和父親毛順生格格不入,是因為觀點和立場的不同,然而實際分析來看,真正導致父子兩不合的深層次原因,還是兩人性迥異的性格所造成的。

毛父在性格上更加強硬,甚至有點專橫跋扈,做事喜歡一意孤行,總是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別人。他總是一副大家長的模樣,認為自己是家裡的頂樑柱,說話做事都是老子第一,吩咐安排的事情,子女妻兒必須堅決執行。

而少年毛澤東則屬於性格倔強,絕不允許別人安排自己,在他的骨子裡天生有一種叛逆心理,別人越是阻攔反對他,本人越是堅持完成它。在少年毛澤東看來,他堅持事物的真理,即使別人使用暴力手段進行恐嚇,他也依然會堅持自己的真理,絕不會動搖。

父子兩這種麥芒對針尖的性格,註定了父子兩人會有一場巨大的衝突發生。

據毛澤東回憶:

1906年冬至這一天,父親毛順生宴請親朋,讓13歲的毛澤東負責招待客人。而他不願意做這些事,惹得父親毛順生大罵他懶惰無用,為人子不孝。自尊心受到踐踏的毛澤東直接和父親懟了起來,當著客人的面直接反駁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出孝子。」毛順生被兒子這番話氣壞了,直接上手要揍他。

毛澤東見勢跑到自家門前的小池塘,揚言父親敢靠前,自己就直接跳入河裡。父親是知道毛澤東的性格的,把他逼急了這個孩子什麼事都做的出來。

最後毛順生只能妥協。父子兩的這場戰爭算是暫時停息。

從此,毛澤東悟出一個道理:在壓力下如果溫順示弱,反而會遭受更多的打罵,只有用堅決反抗的辦法,才能保護自己。

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 天天要聞

1919年春,毛澤東、毛澤民(左二)及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附小讀書的毛澤覃(左一)和母親在長沙合影

與對父親的不滿態度相比起來,少年毛澤東對母親卻是一往情深。每當回憶起母親,他總說:「我母親為人慷慨厚道,總是願意幫助別人,是個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女性。」

在給同學的書信中,毛澤東也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崇敬,他說:「世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損人的人;可以損己而利人的人。而我母親正是這後一種人。」

對於長子毛澤東,母親對他也有著特殊的偏愛。每當父子兩發生爭執的時候,母親總是堅定地站在兒子這邊,極力維護兒子的尊嚴。儘管父子兩的關係總是劍拔弩張,但毛母一直希望父子兩能夠握手言和,她總是私下裡傳遞互相之間的好話,竭盡全力彌合父子兩的間隙。

對此,毛澤東時常用形象的比喻來形容家庭關係,在毛澤東看來:「他家分為兩個黨派:一黨是他的父親,是執政黨;他和母親、弟弟組成的是反對黨,當然有時僱工也包括在內。毛回憶說,可是反對黨的成員也不總是堅持統一戰線,母親時常在中間充當「糅合劑」的作用。當孩子們表現出情感上的反叛,或者公然翻開推翻執政黨的策略時,都會遭到母親的反對,她總是在為這個家庭的和諧付出自己的努力。

也正是在母親的極力調和之下,父子兩的關係才逐漸得以緩和,很多時候,在母親的規勸下,少年毛澤東對於父親的蠻橫無理,也多選擇忍讓的態度。

後來毛澤東回憶說:父親的冷酷態度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好處,它使我變得更加勤快,更仔細的做好父親安排的工作,以免受到不必要的責罰。

雖然在原則問題上,少年毛澤東寸步不讓,據理力爭。很多時候為了捍衛真理,甚至以離家出走,投河自盡為要挾,但總體上來說,他還是不想與父親徹底鬧翻。他所極力爭取的是自己應得的權益和尊重。

最生動得例子就是後來毛澤東向他的老朋友斯諾回憶道:「從對父親的反抗中讓他知道,如果公開反對父親,爭取自己的權益,父親多半會軟下來,如果自己溫順服從,很多時候換來的不是父親的諒解與原諒,而是父親更加殘酷的打罵。」

雖然,在對待雙親的態度上,少年毛澤東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典型的抗父愛母,但縱觀偉人的一生,我們會發現在性格方面,毛澤東的性格則受父親的影響更大。

毛澤東回憶父親毛順生:從一開始的憤恨與不解,到後來深受其影響 - 天天要聞

1919年10月,毛澤東同父親毛順生(左二)、堂伯父毛福生(左三)、弟弟毛澤覃(左一)在長沙合影

比方說,父親毛順生勤勞執著,做事果斷剛毅,對待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總是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做事理性務實,腳踏實地……這點毛澤東的性格特點。甚至是父親的剛愎、獨斷、固執都在兒子身上,烙下了深深地印跡。

當然,與父親的冷漠、呆板,甚至是一毛不拔、缺乏情趣不同,毛澤東則是情感豐富,更富有詩人的想像力,和悲天憫人的同情心理。毛澤東本人是個感性之人,常常會睹物思人,多愁善感。

這些性格特徵,又恰恰折射出了其母的身影。

一位專門研究毛澤東的學者曾指出:「讀毛澤東的詩詞,你會覺得他想像超強,思維跳躍,是一個浪漫的詩人。可你再研究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博弈,又發現他精於算計,非常謹慎,極為冷靜,不報一絲僥倖,他又是一位超理性的政治家。

令人驚奇的是,這反差極大的兩面性格,卻在毛澤東的身上,實現了完美的兼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