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想當皇帝,但大臣卻非要他當皇帝,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2020年12月24日16:40:35 歷史 1119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段非常混亂的時期,那就是五代十國,李存瑁在李嗣源的幫助下創立了後唐,李嗣源其實是沒有姓氏的,他原來的名字叫做邈佶烈,在他13歲的時候,李克收養他為義子並給他取了這個名字,幾年之後,李克在源驛中差點丟了性命,還是李嗣源把他救出來,也因為這件事李嗣源被得到重用。

此人不想當皇帝,但大臣卻非要他當皇帝,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 天天要聞

天佑五年,李克利用病逝的世子李存瑁繼承皇位,而同時李嗣源把梁軍攻破成為戰功第一人,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他分別攻佔了柏鄉,魏洲,保衛幽州,只要是他帶領的戰爭,幾乎就沒有失敗的。在同光元年,李存瑁正式建立後唐,而李嗣源在接下來的兩年,分別拿下鄆州以及汴州,後梁在他手中滅亡,朝廷上下幾乎沒有人能比得上李嗣源。

此人不想當皇帝,但大臣卻非要他當皇帝,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 天天要聞

這人一旦有了點成績就容易受到別人的猜疑,李存瑁茂也不例外感覺到李嗣源對他的威脅,對他不得不多加防範,又過了一年,將領元行欽污衊李嗣源有異心,而他急著向皇上證明自己,但是卻被他的長子給扣押,這時候的李嗣源不得不為了自己考慮自立為王。

他把汴州佔領之後,唐庄宗在洛陽城被一場叛亂亂箭射死,李嗣源便進入了京城,穩定局勢,他其實想等庄宗後人來繼承帝位,可是跟在他身邊的人卻把皇長子給暗殺,其他的皇子也全部都失蹤,所以他不得不登基做皇帝成為唐明宗。

此人不想當皇帝,但大臣卻非要他當皇帝,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 天天要聞

李嗣源是大字都不識一個的人,所以他能做上皇帝是因為他的戰功赫赫,所有人對於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她本意沒有做皇帝的心思,是眾人把他推上了帝位,他也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不多,為了能把國家治理好,更虛心請教大臣教給他治國的道理,在五代十國時期那麼多的皇帝中,李嗣源可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

此人不想當皇帝,但大臣卻非要他當皇帝,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 天天要聞

李嗣源不過登基七年,國家一片平和,在政治方面,只要是貪官一律不得放過,積極選拔人才擔此重任,在經濟方面,為了減輕民眾的負擔把所有的雜稅都給取消,軍事方面是他的強項,加強軍事力量,對藩鎮作亂之事嚴厲懲罰,對於他目不識丁的一個粗人來說,能做出這樣的成績真的是很優秀了。

此人不想當皇帝,但大臣卻非要他當皇帝,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 天天要聞

李思源到了晚年時期,他也犯了許多皇帝同樣的一個毛病,就是疑心太重,只要是他懷疑的臣子,就隨便殺死,而,他的次子召集軍隊密謀造反之事,這個時候李嗣源的身體越發不好,慢慢的在恐懼中去世了。其實大多數皇帝到了晚年都會有疑心病,擔心這個要造反,那個要取代自己,作為一個年老體衰的皇帝也做不了什麼,國家慢慢也就滅亡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