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造紙術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西漢時期,中國已經出現了麻質纖維紙,只不過,由於麻質纖維紙造價昂貴、工藝繁瑣、質地粗糙,所以僅供皇室貴族使用,並沒有在民間普及。不過,自從蔡倫改良造紙術以來,紙張逐漸在民間普及,廣大老百姓也能享受到這一福利。
不過,「蔡侯紙」發明人蔡倫當初改良造紙術的動機,卻不怎麼單純。
蔡倫,東漢桂陽郡人,出生於東漢初年,他家的打鐵術世代傳承,發展這麼多代後,已經全國知名了。後來,衛颯當上了太守,在桂陽設立了鐵宮,自此以後,蔡家就與朝廷之間產生了一縷微妙的聯繫。蔡倫小時候,曾研讀過《周禮》、《論語》等典籍,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卻對冶煉、鑄造,種麻、養蠶等生產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18歲那年,蔡倫經人推薦入宮當了宦官,儘管有些讓人啼笑皆非,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蔡倫卻完成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壯舉——中國江南地區第一個入朝為官的人。然而,蔡倫的工作卻不怎麼好,他在掖庭當差,整天干一些臟活累活,毫無地位可言。因此,飽受欺凌的蔡倫暗暗發誓,一定要找到值得依附的大靠山,為日後的晉陞鋪路。
幾年之後,蔡倫因表現良好被升了官,成為了小黃門宦官,得到了自由出入皇宮的資格。然而沒過多久,蔡倫就攀附上了竇皇后,竇皇后覺得他辦事麻利,頭腦清晰,是個干大事的料子,因此把他視為親信,時常委以重任。當時,竇皇后沒有子嗣,而宋貴人卻因生下了太子劉慶備受寵愛,她擔心地位不保,於是便夥同蔡倫,對宋貴人進行了構陷。
建初七年,竇皇后對宋貴人下手了,她利用「巫蠱詛咒」一說,讓漢明帝誤以為宋貴人為了早日讓兒子坐上皇位密謀害他。因此,漢明帝便叫蔡倫調查此事,而早有決斷的蔡倫,自然站在竇皇后一邊,他不但憑空捏造證據,還屈打成招,最終導致宋貴人不堪受辱服毒身亡。最後,太子劉慶也遭到了廢除,被貶為清河王。
公元89年,漢和帝即位後,蔡倫的地位進一步上升,當初的竇皇后也成為了皇太后,朝中大權旁落,外戚干政的惡果隱現。竇氏一族勢力龐大,蔡倫逐漸被邊緣化,為了前途考慮,他決定剷除竇氏。後來,蔡倫一夥成功收回了大將軍印,把兵權牢牢掌控在手,彼時的竇氏一族沒了依仗,只能任由宰割。不久之後,鄧太后上位,為了降低百姓的文盲率,她亟需一種方便快捷、能與竹簡發揮同樣作用的替代品。
因此,蔡倫出馬了,他很快就利用先前積累的經驗、知識改良了造紙術,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取得鄧太后的信賴之後,蔡倫步步高升,最終被封為龍亭侯,管三百戶。然而在公元121年,鄧太后卻猝然離世,漢安帝即位後,很快就把當初謀害祖母宋貴人的蔡倫查了出來。最後,蔡倫服毒身亡,他終究選擇了一個體面的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