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抨擊儒、俠非本意,韓非子另有所指

2020年07月13日17:12:44 歷史 1166

韓非子在《五蠹》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即: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但這句話最初的含義和後來的衍生義有些差別,中間出現過流變。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抨擊儒、俠非本意,韓非子另有所指 - 天天要聞

《韓非子》:用來講述君王治國的道理

韓非子雖然也認為「儒」和「俠」這兩伙人是社會上的隱患,但真正造成這樣隱患的是君王而不是它們本身。

當然,這裡說的「儒」不僅僅是儒家,而是文人。在當時還沒有獨尊儒術,所以在韓非子等法家人士看來,儒家、名家、道家、陰陽家、縱橫家等等只是憑藉思想和口舌爭利的人都算「儒」,這和秦始皇「焚書坑儒」是一個道理。

而這裡的「俠」也不是後來的俠客,而是一些喜歡爭勇鬥狠的散客,比如一些權臣手下養活的門客、死士等等,甚至是一些身體強壯但頭腦簡單的粗人,比如經常為了利益打群架的農夫們。

韓非子認為,這些人之所以能對社會造成危害,重點不在於它們存在本身,而是君王的縱容,屈法申恩,導致了歪風邪氣。

韓非子用魯國和楚國兩個國家對於違法亂紀事情不同的處置方式進行了對比論證。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抨擊儒、俠非本意,韓非子另有所指 - 天天要聞

說魯國有個士兵隨同國君作戰,每次都當「逃兵」,不去拚命,理由是自己家裡有老父需要贍養,如果自己戰死了,那老父就沒人養活了。孔子認為這個人很懂「孝道」,於是對其進行讚賞。

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遵循了孝道,但背叛了忠義,違反了律法,導致魯國形成了軟弱的風氣。

而楚國有一位嚴明公正的令尹,他的父親偷羊被抓,令尹按照律令處死了其父親。

這樣做的結果是,令尹忠於君王,維護了律法,但違背了孝道。可這樣的行為卻使得楚國上下奸佞震懼,歪風邪氣不敢滋生。

韓非子用這兩個事迹來說明,治理國家和其他的事情有差別,很多事情都不能從源頭進行整治,那麼就需要掐斷其傳播的過程。

這是君王的責任。

所以,韓非子說,「儒」之所以能亂法,「俠」之所以能犯禁,不是因為他們本身有這樣的特性,而是君王給了他們放縱的機會。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抨擊儒、俠非本意,韓非子另有所指 - 天天要聞

明明律法規定,「亂法」者要被懲處,「犯禁」者要被制裁,但實際上作為人主,禮敬「亂法」之儒,蓄養「犯禁」之俠,這樣一來國家上下離心,怎麼可能會穩定呢?

韓非藉此說明,律法維護的是國家最高的利益,儒、俠等人的行為如果違背了律法,即使是有情可原,比如為了孝道,但也不能屈法申恩,蔑視律法。

因為前者是大義,後者僅僅是小利,沒有道理犧牲整體的利益來徇私個人的過失。

《史記》等史書:用來提醒君王治國時的隱患

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中開篇就是這樣一句話: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但是,司馬遷和後世的引用其實都把原意進行了引申,不再把責任歸咎於君王的治理,而是重點在講述「儒」、「俠」如何亂法犯禁以及他們的危害。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抨擊儒、俠非本意,韓非子另有所指 - 天天要聞

這時候的「儒」基本上就是指「儒家」,而「俠」值得不僅僅是遊俠,還有豪俠,和後世那些行善積德的俠客不是一個概念。

先來說說「儒」是如何亂法的。

還是說回《韓非子》中所講的那兩個故事,魯人和楚人對待親人不同的方式,如果要按照儒家來說,自然是認為親情要大於律法的。

因為「德治」要大於「法治」,法家用限定死的律法來樹立規矩,而儒家用潤物無聲的德化來框架社會。

儒家認為,法家的律法過於嚴苛,產生了很多酷吏,比如漢代張湯、郅都等等,以高壓形式來灌輸律法,倒不如讓百姓知道如何做是對的,如何做是錯的。

如果百姓能從心裡認同這些推行的措施,那麼自然社會就穩定了。

說實話,儒家的辦法確實要比法家更高明,更有效,所以最後能佔據主導地位,就是因為被人認可度高。

律法不是今天所謂的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的意志,用來保護所有人的正當權益,但古代律法是維護統治的工具,主要用來維護特權階級的利益。最主要的例子就是,律法是可以由最高統治者或者群體進行修改的,不用考慮底層利益。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抨擊儒、俠非本意,韓非子另有所指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律法一般來說是比較嚴苛的,所以儒家往往會反對。

而儒家反對的方式就是「以古非今」。

就是用之前好的時代作為榜樣,來諷刺當今的社會,以達到順從儒家意願的目的。

而這些儒家講道理是非常厲害的,畢竟實現自身目的的主要手段就是「遊說」,口舌辯論的能力自然鍛煉得無比強大,這是吃飯的本事。

再來說說「俠」是如何犯禁的。

這裡的「俠」,集解當中說得很清楚:

「立氣齊,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

這些人武力強大,欺壓鄉里,不服官府管教,甚至其背後有官府作為依靠。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抨擊儒、俠非本意,韓非子另有所指 - 天天要聞

比如漢朝的豪俠郭解,他的背後甚至有衛青撐腰,怎麼會把當地的官府放在眼中呢。即使是漢武帝令其遷往茂陵,他都敢讓衛青為其求情,甚至矇騙漢武帝。

這些人是社會上極不穩定的存在,剝削百姓、巧取豪奪是尋常事,土地兼并這種動搖國體的事情也經常做。

尤其是後者,會令國家的稅收大幅度減少,讓很多百姓無田可種,土地、金錢等等物資會流向這些豪強遊俠的口袋裡。

這就是「與國爭利」!

個人的武力對於王朝來說不值一提,其危害極小,但這些武力高強的人聚集在一起,又和權勢進行勾結的時候,其危害足以動搖王朝的統治根基。

因為當時韓非子時代里儒家尚沒有取得主導地位,百家爭鳴還未結束,所以指責君王的弊病是很多士子常做的事情。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抨擊儒、俠非本意,韓非子另有所指 - 天天要聞

而等到儒家取得主導地位之後,為了「規矩」的設定、內部派系的爭鬥和社會底層百姓的安穩,自然就不再指陳君王在這種歪風邪氣的傳播中所起到的不良表率,而是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問題本身。

所以,後人一般引用「儒」、「俠」亂法犯禁這件事,都是用了司馬遷等人的解釋,逐漸忽略了韓非子的原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救援隊救災之路,竟遭冷槍——緬甸軍政府這是瘋了嗎? - 天天要聞

中國救援隊救災之路,竟遭冷槍——緬甸軍政府這是瘋了嗎?

本文皆根據事實報道,加上主觀意見編寫而成,結尾附上事實報道要知道,緬甸大地剛剛經歷7.9級強震,山河破碎,百姓哀嚎,眼睜睜看著親人被埋在廢墟下,指望著救援的到來。而就在這生死關頭,本該感恩戴德的緬甸軍政府,卻干出了一件讓人匪夷所思、荒唐至極
廣西名人錄容縣篇——民國少將篇 - 天天要聞

廣西名人錄容縣篇——民國少將篇

容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轄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玉林市東北部,地處大容山和雲開大山兩大弧形山脈之間。容縣古稱容州,明洪武時期改容州為容縣,隸屬廣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府治在今梧州市),自此容縣之名沿用至今。容縣歷史悠久,在長期的歲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 天天要聞

張遼威震逍遙津,是孫權太菜了么?

在波譎雲詭的三國歷史中,逍遙津之戰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戲,張遼率少量兵力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威名瞬間傳遍江東。然而,孫權在這場戰役中的失利,絕不能簡單地扣上「能力不足」的帽子。
遵化義王莊:饅頭山下的歷史與傳說 - 天天要聞

遵化義王莊:饅頭山下的歷史與傳說

作者:王亭貫在遵化地北頭鎮的群山環抱中,義王莊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冀東平原與燕山余脈的交界處。這座始建於明朝的村莊,因王氏家族「正直講義氣」的家風得名,歷經六百年風雨,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犯貪污罪、洗錢罪、詐騙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80後幹部楊永被判20年 - 天天要聞

犯貪污罪、洗錢罪、詐騙罪、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80後幹部楊永被判20年

4月2日,「廉潔四川」發布案例《以案為鏡丨騙取公款投資「翻盤」 終陷「敗局」》,詳情如下:【案卷】楊永,男,漢族,1982年6月生,四川簡陽人,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簡陽市原雷家鄉人民政府,簡陽市財政局國庫支付中心、農業農村科工作。2022年1月,楊永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簡陽市紀委...
河南西峽:清明時節祭英烈 薪火相傳育新人 - 天天要聞

河南西峽:清明時節祭英烈 薪火相傳育新人

「芳草萋萋春風暖,鳥語聲聲花正妍。追憶往昔悼英魂,培育新人薪火傳。」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賡續紅色血脈,3月31日上午,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回車鎮第一初中以「追尋先烈足跡 勇擔時代使命」為主題,組織師生代表前往西峽縣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 上午8時,師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整齊列隊來到烈士陵園。他們展開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