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5000年葉氏家族遷徙史,葉家人速看你的祖先從哪裡來?

2020年04月04日13:09:02 歷史 1366

中華5000年葉氏家族遷徙史,葉家人速看你的祖先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秦國時期。葉公去世後,經歷戰國時代,秦國滅楚之際,其後裔為避免滅族之禍,其中一支或者數支改沈為葉,尊沈諸梁為始祖,輾轉遷居於河北河間、陝西雍州、江蘇下邳。據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南陽堂《葉氏族譜》記載,自葉公起,葉氏族人多代出河南。

●東漢時期。葉氏族人的南遷始自東漢末年,始遷祖葉望,字世賢,雁門太守,漢末時為光祿大夫,靈帝時棄官歸隱,人稱「樓舟先生」。。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的南陽堂《葉氏族譜》、安徽歙縣《新州葉氏家乘》、浙江松陽《卯峰廣遠葉氏宗譜》均視葉望為葉氏南遷之始祖。

葉望之後裔不斷向外發展,分別遷到了浙江、安徽等地。浙江松陽《卯峰廣遠葉氏宗譜》及《玉岩葉氏宗譜》中都說葉望四世傳至琚,仕錢塘令(今浙江杭州),愛民如子,號之曰「葉父」,後安家錢塘,成為當地望族。琚次子葉儉,字亞父,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為括蒼太守,授折衝將軍,宦居括蒼(今浙江麗水)。葉儉之後世居松陽卯山之右。

●晉朝時期。晉永嘉之亂期間,皇室內訌,由爭權演變為八王之亂,戰火遍及中原。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劉淵乘機起兵反晉,其族弟劉曜攻入洛陽,西晉滅亡。晉室遺族倉皇南逃,最後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重建政權,史稱東晉。在永嘉之亂中,中原士族紛紛南奔,並有大量百姓逃難過江,先後有近百萬人之多,在這次南遷浪潮中,中原葉氏族人當有不少移居到了福建、江西等地。

西晉末年,由於各少數民族問鼎中原,流徙到陝西、河北的葉姓後裔一部分向南遷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時形成了以「南陽葉氏」為代表的望族。

●唐宋時期。唐宋是葉姓遷徙最頻繁時期,有避唐末之亂的,有在宋朝為官隨宋室南渡的,其中從河南葉縣遷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對葉姓以後的流徙有很大的影響。宋末遷往福建的葉昂、葉洙、葉霆成為安柄、佛嶺、蓮溪葉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葉姓,此時也大量遷居浙江括州、寧波一帶。唐宋時期,也是葉姓名人輩出的時期,葉姓成為江南的著姓。

葉氏族人的大舉南遷在唐朝有兩次,第一次在唐朝初期。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福建泉漳之間,蠻獠嘯亂,朝廷派以陳政為朝議大夫、嶺南行軍總參,率府兵三千六百名,戰將一百二十三名入閩征討,其中眾多葉氏士卒,戰後在福建各地定居繁衍,史稱「五十八姓入閩」。第二次在唐朝末期。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光州固始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舉兵南下,中州地區的葉氏兵眾跟隨二王南下,在福建轉戰八年,王氏兄弟在福建建立「八閩王國」,葉氏將士也在福建各地定居開族。

宋朝末期是中原葉氏南遷的又一高潮。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舉南侵,戰禍遍及幾乎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造成慘重破壞:「幾千里無復雞犬,井皆積屍,莫可飲」,「菽粟梨棗,亦無人采刈」;「民多流亡,土多曠閑,遺黎惴惴,何求不獲」。靖康二年春,北宋滅亡。五月,康王趙構建立南宋政權,後定都臨安。靖康之難後,直至南宋滅亡,宋金對峙,戰亂不斷,大批北方人民為避戰亂,被迫不斷向南遷徙,持續近一個半世紀,其中不乏中原葉氏族人。

根據《葉氏族譜》記載,唐宋南遷的葉氏族人中,主要來自河南,來自河南的葉氏分別遷居到了福建、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地。福建仙游《古瀨葉氏族譜》中說:「始祖葉湛,世居雍州,五季之亂,舉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光州固始,若祖有葉炎會者,隨宋南渡,卜家仙游之古瀨。」《佛嶺葉氏譜序》中稱:「吾稽葉氏,居雍州,徙居光州囪始縣。」《思實公重修族譜序》中也說:「吾祖河南固始人也。」《明元公譜序》中謂:「吾宗自光州入閩。」江蘇吳縣《紀革葉氏支譜》中稱:始遷祖葉壽三,宋室建炎南渡,自汴遷東洞庭紀革。

浙江淳安、遂安、開化《葉氏宗譜》中記載:一世祖為葉翥,先世為河南人,因官遷居歙之黃墩。歷五世曰豪,不滿王安石新法,避地遂安承鳳,後名葉村。四川成都蓉城《葉氏宗族全譜》中記載:是族先世汴梁人,有大經者,南宋末官閩,時兵戈四起,南北道梗,遂流寓梅州程鄉縣。

●明清時期。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興起,明清時期沿海一帶的有志之士,紛紛到海外發展。明朝過海去台灣的人為數不少,到清代去台灣的開創基業的更多。可以說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的葉姓客家人,沒有那個分支不出海發展,居港、澳、台各地的葉氏都是其後裔。葉姓在台灣人口有20餘萬,在各大姓中排名第20位。特別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最多,美、加、澳、日等國也出現了葉姓的賢達與精英。旅居馬來西亞的葉亞來,其後裔在馬來群島成為大族。

熱點資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 天天要聞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12日,黑龍江省檔案館舉行慶祝「6.9」國際檔案日暨檔案開發成果公布發布會,現場《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檔案開發成果《清代黑龍江戶口檔案選編》、《鄂溫克族滿文歷史檔案譯編》首發,該資料也填補了國內外史料研究的空白。為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黑龍江省檔案館依託特色館藏,持續發力檔案價值挖潛,成功...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1942年,晉察冀軍區的某家農戶里,游擊隊隊長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滿面地沖著對面的人舉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