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2020年03月24日22:03:04 歷史 1085

東漢著名醫學家華佗應用「麻沸散」,進行了腹腔手術。從此, 「麻沸散』和華佗的名字一起,名聞遐邇,舉世皆知了。但「麻沸散」究竟是何葯?是單方還是復方?雖經後世多人研究和考證,至今仍是眾說紛紜,得不出可信的結論。於是,「麻沸散」就成為千古之謎了。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麻沸散」究竟是何葯?

「麻沸散」的方名,出自陳壽撰《三國志》和范嘩撰《後漢書》的華佗傳。可是,「麻沸散」的組成,卻沒有具體說明。由於華佗沒有專門的著作流傳下來,僅有一點關於華佗的資料,也幾乎失傳了,這就為研究「麻沸散」造成極大的困難。根據華佗傳記載,他被曹操殺害後,他的手稿盡被獄卒焚毀。華佗的資料,所以不存,是合乎情理的。不過,從歷代的醫學文獻書目來看,華佗被害後,他的著作並未絕跡,有些內容由他的弟子吳普,樊阿、李當之等保存下來。如梁《七錄》載有《華佗內事》五卷; 《隋書·經籍志》有《華佗方》十卷,《華佗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一卷、《華佗枕中灸刺經》一卷;《真日唐書·經籍志》有《華氏藥方》十卷等等。李時珍寫《本草綱目》時,曾參考過《華佗方》。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可惜,上述這些書都已流失了。甚至連李當之、吳普本人的本草書和藥物著作,也沒有很好流傳下來。至今尚存的《華氏中藏經》,可能是六朝時作品,接近華佗生活的時代,但它是後人偽托的,其中或許有華佗著作的片斷,可也無從分辨。正因為千百年來,沒有弄清「庥沸散」的主葯究竟是什麼?有人就懷疑,華佗是否真正用過「麻沸散」,中國藥物書上是真有「麻沸散」這種葯,說不定它出自不懂醫學的編年史家的杜撰和臆測。

然而,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醫學帛書《五十二病方》,這是我國早期的一種醫藥文獻。其中有「令金傷毋痛」方,方後記載麻醉藥的性能和用法:

「已飲,有頃不痛。復痛,飲葯如數。不痛,毋飲葯」。

這說明當時已知道麻醉藥的有效麻醉時間。過了有效時間,發生疼痛,可以再照原來劑量服用。如果已達到麻醉要求,就不要多服了。從東漢時成書的《神農本草經》里,可以看出,那時對羊躑躅、附子、天雄等這些有毒植物的麻醉作用,已經有所了解。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同時華佗傳中記載的腹腔手術的創囗癒合時間為「四五天」,與現代無感染創口癒合時間,也是相符合的。還有隋代巢元方等編寫的《諸病源候論》中,有「縷如法」這種縫合斷腸的常規方法。既然已經形成外科常規,說腸吻合手術已趨向成熟。因此,華佗曾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的文獻記載是可信的。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麻沸散」是單方還是復方?

後人對此有過種種猜測。日本江戶後期的名醫華岡青洲認為:「麻沸散」是由曼陀羅一斤,生草鳥、香白芷、全當歸、川芎各四錢,天南星一錢,共六味葯組成。他用這張中藥麻醉方,成功地進行了一些手術。但不少人懷疑這是華佗的「麻沸散」。因為曼陀羅這味葯,我國最早的記載,見於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在本草書上最早的記載是《本草綱目》。並且,唐代以前,沒有川烏、草烏之分,而是統稱烏頭。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 天天要聞

近人張驥在《後漢書・華佗傳補註》里說:世傳華佗的麻沸散有羊躑躅三錢,茉莉花根一錢,當歸三兩,菖蒲三分。這張方子,同見於清代趙學敏《串雅內編》(稱為換皮麻藥),以及《華佗神醫秘傳》。不過,除了《後漢書・華佗傳補註》和偽托痕迹較顯著的《華佗神醫秘傳》載明是華佗的「麻沸散」外,其餘兩種書,只說是麻藥,並未說是華佗的「麻沸散」。並且,茉莉在晉代稽含的《南方草木狀》始載。所以說,這張方子就是華佗「庥沸散」的原方,其根據也不足。

還有人依據「沸」字和「蕢」字兩音相近,推測「麻沸散」就是以麻蕢為主葯的「麻蕢散」。

也有人根據鬧羊花。又名羊躑躅,有麻醉作用,華佗家鄉安徽亳縣盛產鬧羊花。因此,認為「麻沸散」的主葯可能就是鬧羊花。

馬王堆的發現證明:華佗用「麻沸散」進行腹腔手術。配方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此外,還可以舉出一些「麻沸散」方。可惜,都因缺乏有力證據而未被大家接受。

不過,多數人則認為,華佗「麻沸散」不外乎鳥頭、茛、乳香、沒藥、鬧羊花、麻賚、曼陀羅、押不蘆這些藥物。

總之,「麻沸散」可謂千古「奇案」,至今尚未被「偵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李璐 汪龍「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陳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