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3月,蔣介石率領北伐軍殺進上海。
此時的他已經不是五年前那個愣頭青,那時他懷揣著一見鍾情的悸動,妄想著打動富甲一方的宋家三小姐,結果落寞而走。
這次回歸,他頗有一些意氣風發,對宋美齡的追求更勝往日,因為在他看來,他的條件足以讓宋家側目。
只是沒想到,宋家人並不是各個都如宋家大姐宋靄齡那般利益至上,宋子文、宋慶齡對這樁婚事皆不贊成。
為了能如願抱得美人歸,蔣介石用了不少手段,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讀讀舊城之前寫過的這篇文章《1927年,蔣介石為娶宋美齡不惜拋妻棄妾,親自去日本苦尋宋母倪桂珍》。
宋靄齡愛財,眼中看到的皆是利益,她抓住宋美齡愛慕虛榮的心理,曆數嫁給蔣介石的好,然後又親自去日本勸說母親倪桂珍同意這門婚事。
幾經波折,蔣介石終於如願以償娶到了宋美齡,而在婚禮上,蔣介石高調公開聲明:
我們二人決定盡我們的全力為中國革命而奮鬥。
盛大婚禮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遵循基督教儀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則在上海大華飯店遵循中國風俗,由蔡元培證婚。
至於說為何要這樣安排,這是因為宋美齡早年吃過很多年的洋墨水,是一位自認為很虔誠的基督教徒。
在她看來,她的婚禮必須得經過基督教儀式才算美滿。
蔣介石並不是基督徒,他骨子裡非常守舊,認為中式的婚禮才能抒發他內心的歡愉,畢竟有宋家的財富支撐,他根本不用擔憂鋪張浪費之事。
不過後來在宋美齡的影響下,蔣介石越來越媚外,以至於把《聖經》奉為經典,正如霍靈頓·唐與埃里克·周在一次談話中所言:
自從他們結婚後,他已成了一名虔誠的基督徒,他對《聖經》的每一個章節已非常熟悉,以至於有資格做傳教士了……
當然,蔣介石想不想做基督徒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娶了宋美齡之後,便達到了自己尋求多方支持的目的。
《大公報》創始人胡霖曾這般說道:
他希望通過成為孫中山夫人和宋子文妹夫來贏得他們,那時,蔣介石開始考慮尋求西方的支持,如果宋美齡成為他的妻子,他便在與西方人打交道時有了「嘴巴」和「耳朵」。
高調聲明
蔣宋大婚如期而至,賓客如雲,上海有頭有臉的人物幾乎全員到場慶賀。
作為政治陰謀家的蔣介石,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替自己高唱一曲:
我們結婚後,革命工作將毋庸置疑地取得更大的進展,因為從今以後,我可以安心地承擔起革命的重任,從現在開始,我們二人決定盡我們的全力為中國革命而奮鬥。
蔣介石當然不是一個合格的革命者,他在數月之前發動的反革命政變,給中國革命劃開了一道巨型的傷疤。
他的獨裁之心與反動做派已經暴露無遺,娶了宋美齡之後,這意味著他不僅得到了以宋家為首的江浙財團的支持,而且還與美國牽上了線。
當時,蔣介石已經被迫下野四月有餘,時刻想著復出的他,自然不會放過一個能抬高自己身份的機會。
所以,蔣介石在婚禮上的聲明,只是一個笑話。
伺機而動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禮儀式結束之後,他們如普通的夫妻一般,在眾目睽睽之下啟程度蜜月。
他們先是去了杭州小住,然後又去了浙江的莫干山,只是在這一旅途中,蔣介石並沒有多少心思放在宋美齡身上,而是時刻關注著國內的時局變化。
因為自從他下野之後,各路軍閥混戰不休,汪精衛根本沒有收拾爛攤子的能力,國內局勢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伺機而動的蔣介石,已經察覺到他的復出指日可待。
坐山觀虎鬥,抱得美人歸,不得不說,蔣介石的第一次下野非但沒有讓他被排擠出權力的核心,反而讓李宗仁、汪精衛等人覺得必須得儘快請蔣介石復出才行。
只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蔣介石的復出,將會在背後狠狠給他們一刀,在巨大的陰謀之中,蔣介石離獨裁專權更進一步。
在蔣介石度蜜月的當口,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接連召開了7天的會議,在會議的最後一天,中央執行委員會在蔣介石未到場的情況下恢復了他的總司令之職。
在背地裡暗自微笑蔣介石,已經悄然露出了獠牙……
參考資料:《蔣介石傳》、《宋美齡自述》等。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