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北京奧運會申奧成功,這一天,無數群眾走向街頭奔走相告,熱烈慶祝,對於國人來說,這次奧運會不僅僅只是一次普通的奧運競賽,更是我國向全球展現大國實力的絕佳機會。
當時舉辦奧運絕對是全國人民同心協力、共同支持的一件壯舉,為了辦好這場奧運,我國不惜砸進3000億,無論是場地還是開幕式全都是最頂級的。
但是到了13年後的2021年,當中國經濟周刊再次向群眾做出調研,卻發現近八成以上的。網友認為,我們以後不應該再繼續申辦奧運了。
以我們如今的實力跟08年相比,又上了好幾個台階,按理說,此時更應該舉辦奧運,讓全世界都來感受中國的實力強大,為何國人卻不願意再繼續辦奧運了?
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08年我們雖然有實力,但國外並不認可,我們需要一個大的平台來向全世界展示出我們的實力。
而在13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完完全全站立在世界之巔,不管別人承認與否,我們成為世界強國這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些歐美西方國家,即使不願意承認,現在也不得不不承認我們的強大了。
咱們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國際上存在感還是非常低的,因為清朝我國慘遭諸多列強的欺凌侵佔,在很多其他國家人的眼裡,中國就是「東亞病夫」,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
我們14年抗戰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後來又參加了朝鮮戰爭,趕走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援助越南時再次趕走了侵略者。
雖然我國當時整體實力確實比不上西方那些國家,但是憑藉著先烈們頑強不屈、英勇奮戰的精神。我們也稍微打響了一些名號,讓西方國家知道咱們不是好欺負的。
後來,我國一邊發展經濟,一邊發展軍事,兩手一起抓,不僅在經濟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軍事上原子彈、氫彈也都相繼被發明了出來,靠著實力的崛起,我國成功恢復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儘管實力早已今非昔比,但是西方那些國家,他們對我國存在著刻板印象是難以改正的,即使到了90年代,那些西方國家對我們的印象還停留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們根本就沒有睜眼去看世界。
不僅如此,像美國那些國家還非常擅長利用本國的媒體去污衊、造謠,我們的一些國際形象,既然外國人不想去睜開眼了解中國,那我們就打開國門迎客,讓全世界國家將目光齊聚在中國,讓他們能夠清醒的認識到中國如今的實力有多麼強大。
就在當時咱們申奧成功後,還有一些國家對我們提出質疑,認為我們的體量不足以舉辦像奧運會這樣的大型賽事,但是在7年後,他們的臉就被打得啪啪響。
當年鳥巢、水立方這些建築一亮相,立馬就看呆了許多外國人的眼,他們不敢相信這是中國製造出來的建築,雖然舉辦奧運會修建場館花了不少錢,但是效果卻出奇的好。
通過08年那場奧運會,我國不僅打破了西方的刻板印象,還大大增強了國際影響力,從那之後,中國的經濟開始了騰飛階段,這才有了如今的輝煌。
但是過了10多年後,再回看當初做的決定,有許多人卻提出了相反的想法,他們認為當時花這麼多錢去舉辦奧運會,完全就是沒有必要的行為,這些錢還不如花在民生、軍事或者教育上,這麼做帶來的收益和意義可能會遠超當時的奧運會。
只能說,這些人的想法實在是太膚淺了,他們只看到了我們花錢辦奧運會是為了提高國際影響力,卻沒有看到很些一些很深層次的東西。
當時那些花費在北京建了那麼多的基礎設施,比如鳥巢、水立方,還有許多地鐵線路,並不是開完一次運動會以後就不用了,不僅給北京帶來了許多地標性建築,而且讓北京的交通設施更上一層樓。
也正是看到了我們國家的強大,那些外資才會有來到中國發展的打算,而且這一舉措同樣還帶動了各行各業,比如旅遊業、餐飲業、服務行業,所以說當時辦奧運會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即使重來一次,我們依然要辦,而且變辦得更加漂亮。
但是現在,我國的實力已經來到了世界之巔,跟美國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我們正走在偉大復興的道路上。
曾經的中國製造被許多人稱為是廉價的代名詞,但是現在多少外資企業背後,其實都是中國製造。
曾經我們不管是在軍事還是科技,都落後西方國家一大截,但是現在我們的5g網路飛速發展,我們的AI技術領先全球,還有其他的各個方面,我們已經站在了世界之巔,不需要任何人去承認。
就拿甲亢哥最近的中國行之旅,通過直播鏡頭,他將中國的強大、中國的繁盛展現給了全世界,連甲亢哥自己都驚嘆連連,中國竟然如此的繁華強大。
儘管我們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但是我們依然不要驕傲,還要繼續朝著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前進,並且要謹防西方國家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使絆子。
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擰成一股繩,未來這條路只會朝著光芒越走越遠。[奧特曼]
參考資料
北京奧運會 - 百度百科
南京晨報 - 2008年8月2日:在7年的奧運籌辦過程中,北京到底花了多少錢?這些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湖南日報 - 2024年8月17日:奧運會為何燒錢,又如何賺錢?「虧本」的奧運會還值得辦嗎?